靑廬

『青廬』之名,取自趙青的上師南懷瑾大師。廬在漢語裡是“房屋”的意思,只是配上了這個青字,再配上青石,配上青綠蒼山洱海,青廬,便顯得那樣隔世脫塵。所謂“至哉坤元,滋生萬物,乃順承天。”

要去青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裡指的,並不是因為青廬置身在彩雲之南,古大理國玉幾島上。地理距離早已不會成為任何障礙,而青廬,卻是以最出塵的姿勢,以青廬的標準,嚴格地挑選著青廬的客人。

就算你是主人的至愛親朋,也一樣要遵守青廬的規矩。在青廬,很多俗世的細節都被取締,這裡沒有電視,禁止煙、酒、肉、喧譁、狂歡甚至手機。主人說,青廬就是青廬,那些不潔的事物,會破壞青廬的氣場。

“乘船行水觀青廬,寧靜和諧的氣質撲面而來,仿如大理神話裏海神們的住邸。石拱門如天虹,海納百川氣沉丹田。”在這個世界上,如果真的有青廬這樣的靈秀空間如此出塵地靜佇在蒼山洱海邊,那么也就只有像趙青這樣的人,才可能讓青廬,真正成為現在的青廬。

青廬青廬

蒼山洱海 日照靑廬

『青廬』之名,取自趙青的上師南懷瑾大師。廬在漢語裡是“房屋”的意思,只是配上了這個青字,再配上青石,配上青綠蒼山洱海,青廬,便顯得那樣隔世脫塵。所謂“至哉坤元,滋生萬物,乃順承天。”
要去青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裡指的,並不是因為青廬置身在彩雲之南,古大理國玉幾島上。地理距離早已不會成為任何障礙,而青廬,卻是以最出塵的姿勢,以青廬的標準,嚴格地挑選著青廬的客人。
就算你是主人的至愛親朋,也一樣要遵守青廬的規矩。在青廬,很多俗世的細節都被取締,這裡沒有電視,禁止煙、酒、肉、喧譁、狂歡甚至手機。主人說,青廬就是青廬,那些不潔的事物,會破壞青廬的氣場。

“乘船行水觀青廬,寧靜和諧的氣質撲面而來,仿如大理神話裏海神們的住邸。石拱門如天虹,海納百川氣沉丹田。”在這個世界上,如果真的有青廬這樣的靈秀空間如此出塵地靜佇在蒼山洱海邊,那么也就只有像趙青這樣的人,才可能讓青廬,真正成為現在的青廬。

日照青廬升紫煙

抵達青廬,是在一個冬日的正午。雲南著名的溫暖陽光從頭頂射下來,遠處的蒼山頂上履著薄雪。我們登船遠眺,有一道青石拱頂的青廬,其實就在煙波浩渺處。船越行越近,青廬就在眼前了,不知為什麼,恍惚的感覺,卻越來越濃烈。這個傳說中的青廬,還有傳說中的趙青,竟然,真的就已經伸手可及了嗎?
冬日正午的陽光,將整個青廬,籠罩在溫和而長久的日暈里。青石建成的拱頂,依山岩而建的房子,在日暈里,竟然升騰出細細縷縷的紫煙。或許這只是我的感覺,而後來,趙青告訴我,青廬的背後,就是古大理國的段王爺出家的寺院所在。而那些飄忽來去的紫煙,或許就是千百年以來,就一直存在著的了。
不得不承認,第一眼,青廬就把我給鎮住了。青廬本身具有的強大的氣場,足以將任何人,都籠蓋在它的出塵清淨之中,讓你不得不,小心地去順應和感受。
下船時,便有白族大姐在碼頭迎候。走進青廬,首先便是需要將鞋履脫下,是的,不要將外世的塵埃煩俗都帶進來。
青廬依山勢而建,雖無陡險卻也並不平緩,所有的階梯卻皆無護欄。趙青說,所以需要我們將一切都放慢,儘可能的慢,只要慢下來,就永遠不會有危險,更不會出錯。
這個在中央美院學建築設計、23歲成名、不久就因一本經書而跑回大理“蓋房子”兼靈修的傳奇人物,一再地告訴我們:讓一切都慢下來吧!只有慢下來,才可能享受到生命每一刻的繁花盛開。

美麗的木頭們

在青廬生活,應該就是人生至美境界了吧。眼前就是蒼山與洱海,身旁就是大理最有名的風花與雪月,青廬的生活理念是清靜、緩慢、優雅甚至還是時尚。碼頭邊有一棵高大的數百年原生大青樹,而在最接近洱海的端點,有一隻淺淺的銅盆盛著清水,相伴的是盆中日日更換的鮮花,以及一盞古樸的馬燈。
這裡一切都是開放式的。古老漁船的舊木頭,改制成的木幾、木椅、木沙發,配著大理特有的艷麗的蠟染布,還有處處供奉著的新鮮的花朵與水果,全部都暴露在清澈的陽光里,使得青廬的空氣里,純粹得只能餘下天籟般的物質。這些舊木頭都帶著久遠的時光的痕跡,造型又樸拙雅致,我們頓時起了擁有之欲。卻原來,這些由百年漁船收拾出來的木頭,竟然全都是花梨木,一想到現在花梨的行情,我們都集體噤聲不語了。而這樣的木質,在青廬卻是隨處可見,不能說是它們增添著青廬的自然氣息,而是,怎么看,都覺得也只有它們才可以與青廬相配。
隨處可見的美麗的木頭們,為幾,為椅,為櫃,為案,為榻、為床,為畫框,為一切。青廬是木頭與石頭的世界,就連碼頭所砌的青石,都雕出了美麗的蓮花。青廬就是由一塊塊精心雕鏤的青石建造而起,每一塊都由石匠手工打制,稍有瑕疵,趙青必會廢而棄用。

陽光午餐、壁爐、裸睡

午餐在臨海處的露庭,所有人到此,都願意在這裡長久地停留,這裡是陽光最燦爛溫暖的地方。午餐早已擺放在長几上,首先在視覺上便襲倒了我們,都是美味的素食,餐巾是一塊艷黃帶蒼綠花紋的蠟染,青廬習慣了將之稱作“陽光午餐”。青廬是不缺陽光的,被洱海折射著,映得整個午餐波光灩瀲。而在如此灩瀲之中,感覺生活的無限美好,便成了一件最輕易的事情。
青廬的每間房都是複式,空間高達5米以上。最下層那間,同時也兼了晚餐室和大堂,屋裡散漫地掛置著一些古樸誇張的首飾,很多原材質來自從民間收來的古珊瑚、老銀器,非常有設計感。而最令人鍾情的,還是每間房裡的壁爐。壁爐應該算是泊來品,在青廬,卻被設計成頗具大理白族風味,被描繪上典型的白族傳統圖案。而內部構造卻實在令人驚奇,無論爐火燒得有多旺,就是沒有一絲一縷的煙火炭氣。
入夜後,氣溫驟降,房間裡的壁爐,便會由白族大姐體貼地升起,走進來便是暖融融一團。房間的外壁全是落地大玻璃窗,處處都是360°透明,望山觀海,是最美不過的了。更巧妙的是,即使如此,也絲毫不影響房間的私密,所以,在青廬是不允許放下窗簾的。夜晚在爐火邊入睡,清晨由日光喚醒,而每一張床頭,還有一條清潔的蠟染披巾,你可以用它輕柔地將身體鬆軟地裹住。在青廬,自由的裸睡是被鼓勵的。就像走進青廬,便必須赤足,青廬是要將所有的身體的束縛都解放開來,維持著一種健康的“天人合一”。

極致的內涵

青廬的一景一物,莫不抵達極致。極致的意思,就是已超出了尋常人的想像和能力,而趙青卻將這個極致完美化了。洗手間裡鋪著純白的石粒,間中搭一塊純黑的大理石,石上是一張艷麗的蠟染布,洗手盆是雅致的青花瓷,淋浴間只用一大塊玻璃間隔;廳里有舒服的羅漢床,地上擺著CD機,青廬最適合的音樂,只可能是空靈的佛樂;角落擺一張古木沙發,枕著橙色靠墊,可以讀一本線裝的《小窗幽記》打發一段午後的時光;正中央是一艘小小的舊船,栽種著青綠茂盛的蔓綠絨,陽光透窗而來,灑上了一層金輝;床幔、靠墊、處處飄逸的布幔,都是絢麗的粉紫、橙黃、翠綠、純藍與艷紅;矮案上放著石鏤的盆,盛放著清水與新摘的花朵,在這裡,可以對弈,或是誦讀;屋內是青磚或橙磚,配著淺橙的白族傳統雕花……而一艘漁船輕輕駛過窗欞,日光讓一切都漸升紫煙。
這是一處柔媚到極致的居所嗎?當然不是的。除此,還有氂牛飾物,還有紫銅花器,還有雕石,還有紫竹,還有刷了綠色汽車漆的鋼鐵樓梯和天花,而這一切,又是如此陽剛。青廬是難以一言而盡的,那樣多的層次,教人喜歡了又喜歡,讚嘆了又讚嘆。在家居設計方面,青廬其實是在沿襲著大理當地古代仕大夫的生活傳統,換句話說,也是在現代元素的基礎上,堅持著對地方人文的支持,那些起著艷麗功能的蠟染布幔,當然更是大理民間的工藝。而主人的生活方式更是迷人:素食、靈修、打坐、吟誦、讀書、品茶、漫談、關注身與心的健康、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裡的人衣著傳統潔雅,生活節奏很慢,總是平和自足邊看海邊做事,仿如一邊聊天一邊補漁網。院裡的老者,笑容可掬,君子樣,他的工作就是呼吸著花香為你開門。”
“玻璃屋”的那道空中長廊,早已成為可以入夢的場景。有誰能夠,像趙青這樣真正隨性隨情隨心隨緣地生活著?正像他說的那樣,每個人在大自然,都有最恰當最不可替代的位置,而他自已的位置呢?我想,他早已不再需要尋找。

“君子不器”

起先我相當的好奇,按說在青廬這樣的大環境下,在居室的布置上,不是應該儘量避免過於工業感的設計嗎?而青廬除了主要的建材是青石,主要的家具材質是古木外,還大量使用了玻璃、鋼鐵,甚至還有水晶燈。而趙青卻以中國最傳統的風水五行作答。
比如最下層的那間大堂,其位於整個青廬的龍脈之下,是能量位,人呆在裡面,不管何時都會覺得非常舒服。而讓人舒服,則是風水的最精妙之處。古人說“君子不器”,而房子就是“器”,君子是不會讓這個“器”來束縛自己的,房子就是要讓住在裡面的人感覺舒服,感覺這個房子就是為“我”而存在的,而不是“我”成為房子的奴隸。整個青廬,坐南朝北,面水靠石,對應的就是蒼山洱海的風水。而“玻璃屋”的書房,則在文昌位,在那裡讀書冥想,心思最是純淨安寧。所有的家居材質,也是根據五行風水而來,玻璃屬金,而金生水,一剛一柔,才最和諧。
青廬顛覆了玻璃屬冰冷之物對居家不益的傳統風水認知,任何事物都要依據當時當地的規律,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趙青嚴格地遵循著自然的規律,甚至有兩間房間裡,還保留著裸露的原始岩石。這個多年堅持著靈性修持的男人,最懂得“天人合一”,並且,他將它具象地建造並呈現了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