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漢字釋義]

霸[漢字釋義]
霸[漢字釋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霸,拼音為bà,主要含義有奉行強力政策,或實行強力占有等含義以及可作為姓氏。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霸
◎指依杖權勢或武力欺壓他人的人或集團:~王。稱~。惡~。
◎奉行強力政策,或實行強力占有:~占。~權。~道。~略。
◎古代稱諸侯的盟主:~主(a.中國春秋時勢力最大並取得首領地位的諸侯;b.在某一領域或地區稱霸的人或集團)。~業。春秋五~。

方言集匯

◎粵語:baa3
◎客家話:[海陸豐腔]ba5[客英字典]ba5[沙頭角腔]ba5[客語拼音字彙]ba4[梅州腔]ba5[陸豐腔]ba5[東莞腔]ba5[台灣四縣腔]ba5[寶安腔]ba5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霸bà
〈名〉
(1)(形聲。字從雨,從“革肉”,“革肉”亦聲。“革肉”意為“以皮革裹體”。“雨”和“革肉”聯合起來表示“暴雨如注,似鞭子抽打人體,人體只能用皮革裹體來抵擋”。本義:暴雨。轉義:1.被強暴者。2.赤體(被強暴者扒光的身體);赤地(被暴雨沖光莊稼的田野)。3.強暴者。施暴者。說明:1.從“赤體”可以轉義指月亮的體魄。2.本字的造字手法與“需”一樣。可點擊連結參考。辨析:魄和霸。在周代金文月相術語中,“魄”字也可用“霸”字代替。如“既生魄”、“既死魄”可以寫成“既生霸”、“既死霸”。但“魄”與“霸”還是有差別的:“魄”可以指“滿月”,“霸”不能指“滿月”。因為“霸”雖然有“剝去人體全部衣服,使人露出全部軀體”的意思,但考慮到春秋“五霸”的每一霸都只統治了一片雖大但並不完整的天下土地,而有“國土殘缺”的意思,但不同於帝王,帝王統治的是全部“天下”。因而“霸”字用為月相詞語時,只能指除了“滿月”和“新月”以外的所有月相,也就是只能指所有“殘缺的月亮”)
(2)假借為伯。指古代諸侯聯盟的盟主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職。——《白虎通》
管仲以其君霸。——《孟子·公孫丑上》
霸者,長也。言為諸侯之長。——《孟子·離婁·丁音》
五霸不同法而霸。——《商君書·更漢》
(3)又如:春秋五霸;霸王請客;強留(歇後語)
(4)依仗權勢或實力橫行一方的人
薛家系金陵一霸。——曹雪芹《紅樓夢》
(5)又如:漁霸;惡霸
◎霸pò
指各種形狀的殘月,但不能指“新月”和“滿月”。金文有“既生霸”、“既死霸”、“哉生霸”、“哉死霸”、“旁生霸”、“旁死霸”等專用月相術語。“霸”或作“魄”。但“魄”可以指“滿月”。《說文.月部》:“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周書》曰:“'哉生霸。”今本《書.康誥》作“哉生魄”。段玉裁注引《正義》:“前月大,則月二日生魄,前月小,則三日始生魄。”一說,指月未盛明時所發的光。參閱王國維《觀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詞性變化
◎霸bà
〈動〉
(1)稱霸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禮記·祭法》
遂霸有天下。——《史記·項羽本紀》
(2)又如:各霸一方;獨霸天下;霸道(指行事蠻不講理)
(3)霸占
硬把樺林山這座天生天化的東西霸成他自己的家產。——《呂梁英雄傳》
(4)[文采、才能等]過人
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文心雕龍》
常用詞組
◎霸道bàdào
古時指以武力、刑法、權勢等統治天下的政策。所謂王道,跟霸道一樣,也是封建統治者統治人民的一種手段
◎霸道bàdao
(1)做事專橫
這人夠霸道的
(2)酒]烈
這酒真霸道,不能多喝
◎霸權bàquán
所處的操縱或控制其他國家的地位
旨在爭奪世界霸權
◎霸上Bàshàng
地名,也寫灞上,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即霸水西邊的白鹿原(今陝西省長安縣接藍田縣界)
還軍霸上。——《史記·項羽本紀》
◎霸市bàshì
壟斷市場
◎霸頭bàtóu
(1)把頭
(2)在某一領域或地區稱霸的人
◎霸王bàwáng
(1)古時指霸和王,也用來尊稱霸主,特指西楚霸王項羽
(2)比喻非常蠻橫的人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字部】霸·康熙筆畫:21 ·部外筆畫:13
〔古文〕《唐韻》《廣韻》《正韻》普伯切《集韻》《類篇》《韻會》匹陌切,音拍。《說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從月聲。《增韻》月體黑者謂之霸。《玉篇》今作魄。《書·武成·旁死魄釋文》魄,普白反。《說文》作霸,匹革反。《前漢·律曆志》四月已醜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旣旁生霸。《師古曰》霸,古與魄同。《韻會補》歐陽曰:俗從西作覇,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必駕切,音灞。《玉篇》霸王也。《孟子》以力假人者霸。《禮·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注》共工氏無錄而王,謂之霸。《左傳·成二年》五伯之霸也。《注》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或曰齊桓、晉文、宋襄、秦塆、楚莊。《疏》伯者,長也。言為諸侯之長也。鄭康成云: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敎,故其字或作伯,或作霸也。《史記·項羽紀》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按毛氏曰:五伯之伯讀曰霸。伯者,取牧伯長諸侯之義,後人恐與侯伯字相溷,故借用霸字以別之。又周伯琦曰:今俗以為王霸字,而月霸乃用鯨字,非本義。王霸當借用伯字,月魄當用霸字,其義始正。 又《集韻》一曰月始生也。 又州名。《韻會》秦上谷郡地,唐置霸州,五代周攺莫州。 又霸陵,漢縣名,屬京兆尹,故芷陽,文帝更名,見《前漢·地理志》。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注》霸水,出藍田谷,北入渭。師古曰:茲水秦塆公更名,以章霸功視子孫。《史記·項羽紀》沛公軍霸上。 又姓。《韻會》益州耆壽傳有霸栩。 又葉搏故切,音布。《劉歆·列女贊》非刺虞丘,蔽賢之路。楚莊用焉,功業遂霸。 又葉補過切,音播。《韋孟·諷諫詩》興國救顚,孰違悔過。追思黃髮,秦繆以霸。

姓氏

1、為黃帝第九代孫籛謬之後代裔孫,是正宗的姬姓後代,源出錢鏐出使中原進貢之途的霸州(今河北霸州)。由於霸州地處古益津,北依燕京、東牽渤海,西攬太行,“帝闕下臨通萬國,行人至此望燕山”,當時以“晴波遙映、菡萏飄香”的水鄉風情享譽遐邇,錢鏐在霸州設定了由王族親信負責的貢品中轉運輸站,世襲罔替,其後人漸以地名為姓氏,稱霸氏。
2、源於古羌族,出自党項族西夏王朝同盟部落史委部的後代,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說文解字

【卷七】【月部】霸
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從月䨣聲。《周書》曰:“哉生霸。” ,古文霸。普伯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必駕切。以為霸王字。

拼音是ba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