䰾

鯉形目鯉科䰾亞科魚類的通稱。體近紡錘形,腹圓無棱。臀鰭無硬刺,分枝鰭條5(長臀䰾屬有8~10);口端位或亞下位;須大多2對,極少1對,甚至缺;吻皮止於上唇基部,下向腹部擴張。唇後溝中斷或連續;下咽齒3行。側線完全。屬於暖水性魚類,一般棲息於底層多亂石而水流較湍急的江河的中、下層,尤喜在清澈的水域中生活。以水生昆蟲和其幼蟲為主要食物,也取食小型魚類、蝦、高等植物碎片和少量絲狀藻類。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到東南亞及非洲,外高加索、菲律賓及黃河、海河也有少數種類。僅中國就約有14屬61種,向西達川西、滇南及雅魯藏布江下游。為常見食用魚,體型大小各異。多數肉味鮮美。

基本信息

詞典解釋

拼音

䰾 bā

䰾

部首筆畫

相冊相冊

部首:魚 部外筆畫:4 總筆畫:12

五筆86:QGCN 五筆98:QGCN 倉頡:NMAU 區位碼:F784

筆順編號:352512115215 四角號碼:2711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C83

筆順:撇折豎折橫豎橫橫折豎橫折

基本字義

䰾

〈名〉

䰾 bà

Barbinae;barbels

1. 鯉科䰾屬的一大類淡水魚 [barb]。原產歐洲、非洲及亞洲,典型種類的口周有一對或多對須,鱗大而亮

2. 魚類的一屬,體側扁或亞圓筒形,有口須,背鰭有的有硬刺,種類繁多。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澗溪中。

詳細字義

䰾

bà 形聲。字從魚,從巴,巴亦聲。“巴”意為“附著”、“黏著”、“匍匐”。“魚”和“巴”聯合起來表示“一種魚兒,總是附著在水底卵石之上”。本義:一種棲息在在水底卵石之間的魚。

疾病防治

隨著中華倒刺䰾養殖規模的擴大,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其病害越來越嚴重,嚴重製約了其健康養殖的發展。2009年l0月,四川雅安某養殖場的中華倒刺鮑發生持續性的死亡,其發病死亡率在20%~50%,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我們對該病的病原進行了分離與鑑定,確定其為維氏氣單胞菌和約氏不動桿菌的混合感染,並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性藥物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對該病例的診斷與防治進行總結,以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症狀

發病早期,出現食慾下降;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魚游泳緩慢,反應遲鈍,常漂浮在上層水域,並見腹部明顯膨大,鱗片豎起,眼球突出,部分病魚腹部出現明顯的充血或出血斑;解剖病魚,見腹腔內有大量淡紅色至紅色易凝固腹水;中腎嚴重腫大,呈淡紅色到灰白色,質地變脆;肝臟呈灰白色,質地變脆;脾臟充血、出血,顏色變深;腸道內無食物,有白色粘樣物質,腸壁變薄呈半透明狀。

診斷

寄生蟲檢測

對病魚體表粘液和鰓製作水浸片,顯微鏡下觀察:體表粘液和鰓均無寄生蟲。

水質分析

採用溶氧、氨氮和亞硝酸鹽快速檢測試劑盒測定養殖水體中層的溶氧、氨氮含量和亞硝酸鹽含量,結果表明:發病的養殖水體中的溶氧為7毫克/升,氨氮含量為0.1毫克/升,亞硝酸鹽含量為0.05毫克/升,符合漁業水質要求。

細菌性病原分離鑑定

從病魚的肝、脾和腎進行細菌分離,獲得兩株優勢細菌,分別編號為QBl、QB2,經革蘭氏染色和生理生化特性檢測發現,菌株QB1呈單個或兩個排列,無芽孢,為兩端鈍圓的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其鳥氨酸脫羧酶、胺基酸脫羧酶、氧化酶呈陽性;精氨酸、七葉苷、吲哚呈陽性;西蒙氏枸鹽酸鹽、丙二酸鹽、氰化鉀、水楊素、衛矛醇、肌醇呈陰性;產麥芽糖、半乳糖、果糖和甘露糖,不產鼠李糖、蔗糖和硫化氫;菌株QB2呈球形,多成對出現,無芽孢的革蘭氏陰性菌,其檸檬酸試驗、接觸酶試驗呈陽性,澱粉水解、明膠液化、M·R、氧化酶試驗、硝酸鹽還原、V·P、尿素酶試驗呈陰性。結合16SrDNA序列分析,鑑定菌株QBI~DQB2分別為維氏氣單胞菌和約氏不動桿菌。

防治

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採用氟苯尼考和恩諾沙星進行拌料投喂,其用量為30毫克/千克魚體重,連用5天;同時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進行水體消毒,濃度為0.1克/米~0.2克/米,1天1次,連用兩次,通過治療,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拼音是ba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