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蜂房

露蜂房

露蜂房,別名蜂腸、蜂窠、百穿、紫金沙。蜂葉子為胡蜂科昆蟲黃星長腳黃蜂或多種近緣昆蟲的巢。群棲性,營巢於樹木上或屋檐下。露蜂房補充信息;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蜂房、炒蜂房、蜂房炭、酒蜂房。【毒性】毒性:露蜂房水提取液小鼠靜脈注射半數致死量為12.00±0.38g/kg,皮下注射半數致死量為33.33±2.318g/kg。露蜂房:洗淨,蒸透,剪成小塊,曬乾;或略炒至微黃色。露蜂房適合人群:氣虛血弱及腎功能不全者慎服。露蜂房食物相剋:露蜂房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簡介

露蜂房-中藥材露蜂房-中藥材

名稱: 露蜂房

釋名: 蜂腸、蜂窠、百穿、紫金沙,蜂葉子,野蜂房。

氣味: 甘、平、有毒。

主治:

1、小兒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濃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

2、手足風痹。用黃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個、或小者三、四個,燒成灰,加獨蒜一碗,百草霜一錢半,一起搗爛敷痛。忌生冷勞腥。

3、風蟲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熱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內以鹽填實,燒後研為末,擦患處,待一會,鹽湯漱增。或取一塊咬齒間。又方:用露蜂房一個、乳香三塊,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細辛煎水含漱。又方:用璐蜂房同蠍。研末擦患處。

4、喉痛腫痛。用露蜂房灰、白僵蠶,等分為末。每服半錢,乳香湯送下。

5、舌上出血。竅如針孔。有紫金沙(即露蜂房頂上實處)一兩、貝母四錢、盧會三錢,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溫服。如吐血,則用溫酒調服。

6、吐血、鼻血。治方同上。

7、崩中漏下。用蜂房末三指撮,溫酒服下,極效。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8、小兒下痢。赤白痢。用蜂房燒末,水送服五分。

9、小兒咳嗽。用蜂房二兩,洗淨燒研。每服一、二分,米湯送下。

10、二便不愛。用蜂房燒末,酒送服二、三錢。一天服二次。

11、陰萎。用蜂房燒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錢。

12、絛蟲、蛔蟲病。用蜂房燒存性。酒送服一匙,蟲即死出。

13、乳石熱毒(悶,頭痛口乾,小便渾濁,赤少)。用蜂房煮汁五合服下。乳石末從小便中排出。極效。

14、頭上瘡癬。有蜂房研為末,調豬油塗搽。

15、婦女妒乳(乳癰,汁不出,內結成腫,即為妒乳)。用蜂房燒灰,研為末。每服二錢,以水一小碗,煎至六成,去渣,溫服。

16、蜂螫腫痛。用蜂房研為還想,調豬油敷塗。用蜂房煎水洗痛處亦可。

藥用價值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雷公炮炙論》:蜂房有四件,一名革蜂案,二名石蜂案,三名獨蜂案,四名是草蜂窠也。入藥以革蜂寅為勝。

2.《唐本草》:此蜂房用樹上懸得風露者,其蜂黃黑色,長寸許,非人家屋下小小蜂房也。

3.《蜀本草》:《圖經》云:露蜂房,樹上大黃蜂窠也,大看如瓮,小者如桶,今所在有,十一月、十二月采。

露蜂房-中藥藥材露蜂房-中藥藥材

4.《本草衍義》:露蜂房有兩種,一種小而其色淡黃,窠長六、七寸至

【拼音名】 Lù Fēnɡ Fánɡ

【別名】蜂腸、革蜂案、百穿、蜂剿、蜂房、大黃蜂窠、紫金沙、馬蜂包、馬蜂窩、虎頭蜂房、野蜂房、紙蜂房、長腳蜂窩、草蜂子窩、蜂巢。

採收和儲藏:一般10-12月間採收,采後曬乾,倒出死蜂,附去雜質,剪成塊狀,生用或炒、煅用。

【原形態】黃星長腳黃蜂,雌蜂黑色,長20-25mm。頭三角形,複眼1對,單眼3個。觸角1對。顏面、頭頂、後頭、唇基、上顎及頰部都有黃褐色斑紋,胸部有刻點,前胸背部後緣及中胸背板中有2條黃色縱線。翅2對,前翅較後翅大。胸腹節呈黑色,有4條黃褐色縱線。腹部紋錘形,各腹節中央有黑色縱線,尾端有毒針。足3對,細長,內褐色。飛行時常伸長6足,呈下垂狀。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群棲性,營巢於樹木上或屋檐下。

資源分布:他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化學成份】大黃蜂巢含露房油,蜂蠟,樹脂,多種糖類,維生素和無機鹽等。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露蜂房水提取液每日2次,每次灌胃30g/kg,對巴豆油誘發的小鼠耳廓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小鼠摘除腎上腺後其抗炎作用仍然存在;大鼠皮下注射該品5g/kg,對蛋清所致的足墊腫脹、棉球誘發的肉芽組織增生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2.其它:露蜂房皮下注射3.3-9.9g/kg,對正常及摘除腎上腺小鼠可使體溫明顯下降,4小時後恢復正常;對醋酸誘發的扭體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該品乙醇、醚、丙酮浸劑有止血作用,並能增強心臟收縮及有暫時性降壓與利尿作用。

【毒性】毒性:露蜂房水提取液小鼠靜脈注射半數致死量為12.00±0.38g/kg,皮下注射半數致死量為33.33±2.318g/kg。

炮製

露蜂房:洗淨,蒸透,剪成小塊,曬乾;或略炒至微黃色。煅蜂房:取蜂房碎塊入罐內,鹽泥封固,煅存性,露去火毒。

作用與功效

1.《本經》:火熬之良。

2.《本草匯言》:剪碎,酒浸一宿,火上炙用。

【性味】味微甘;性平;小毒

【歸經】肝;胃;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玫毒消腫;殺蟲止癢。主風溫痹痛;風蟲牙痛;癰疽惡瘡;

瘰癧;喉舌腫痛;痔漏;

風疹瘙癢;皮膚頑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研末服,2-5g。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摻或調敷。

【注意】氣虛弱及腎功能不全者慎服。

各家論述

1.《

綱目》:露蜂房,陽明藥也。外科齒科及他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兼殺蟲之功耳。

2.《滇南本草》:治一切虛證,陽痿無子,采服之。

3.《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發汗除濕,清陰熱。

3.《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舒筋活絡,法風濕,利尿。治

風濕性關節炎,腰膝濕痹,腎炎水腫。

臨床套用

1.治療急性乳腺炎:取露蜂房剪碎置於鐵鍋中,以文火焙至焦黃取出,碾為極細粉末,每次1錢,用溫黃酒沖服,每4小時1次,3天為一療程。一療程後未痊癒者,可再服一療程。若已有化膿傾向者本法無效,應考慮手術治療。重症患者配合局部毛巾熱敷。治療26例,痊癒23例,進步1例,無效2例。平均治癒時間力2.1天。據觀察,病程在10天以下者,大都可以消散痊癒,服藥期間未發現 毒性反應和副作用。

2.治療化膿性感染:取蜂房1兩,加水1000ml,煮沸15分鐘,過濾去渣。用於浸泡或沖洗創而,每日1-2次,每次以洗淨創面膿液、污物為度,洗後創面用消毒紗布專用敷蓋,本法對外傷性感染。手術後傷口感染、癤、癰。燙傷、蜂窩織炎。 新生兒皮下壞疽等均有一定療效,特別對於壞疽性(潰爛的)和化膿性的瘡面更為有效,藥液具有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等作用,並能促進創口早期癒合,但對伴有發熱及全身中毒症狀者,則應酌情配合其他藥物治療。

【摘錄】《中華本草》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

主要含蜂蠟及樹脂.尚含一種有毒的揮髮油“露蜂房油”及鈣、鐵、蛋白質、水分等.

藥理作用

1. 促進血液凝固作用 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浸出物皆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尤以丙酮浸出物的作用最強,且較市售各種止血劑為優.

2.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 浸出物均能增強心臟運動,使血壓一時下降,並有利尿作用.

在家兔耳灌流液中注入蜂房提取物,可使家兔耳血管明顯擴張.在離體蛙心灌流實驗中,0.05%的蜂房成分溶液可使心運動 振幅稍增大,0.5%之溶液可使振幅明顯增大,5%溶液反使振幅減小,運動不規則,搏動率減少,並幾乎接近停止.但若更換新灌流液並稍加機械刺激,仍可恢復正常.

3. 抗炎作用 蜂房水提取液給 小鼠皮下注射或口服,對小鼠巴豆油性耳水腫有明顯 抑制作用,對於切除雙側腎上腺的小鼠該作用仍出現.蜂房水提取液對 大鼠蛋清性足腫脹、小鼠棉球性肉芽腫亦有明顯抑制作用.皮下注射蜂房水提取液5.0g/kg,其抗炎作用與氫化可的松50mg/kg相仿.

4. 鎮痛、降溫作用 蜂房水提取液給 小鼠灌服,對腹腔注射醋酸誘發的扭體反應有顯著 抑制作用;給小鼠皮下注射,可使小鼠正常體溫降低,該作用與 柴胡粗 皂甙及阿司匹林降低正常 大鼠體溫的作用相似.

5. 其他作用 露蜂房的揮髮油尚有驅殺絛蟲的作用,但因其毒性強,能致急性腎炎,故不宜作驅蟲藥.

營養知識

露蜂房知識介紹:露蜂房為胡蜂科昆蟲黃星長腳黃蜂及多種近緣昆蟲的巢。黃星長腳黃蜂具群棲性,營巢於樹木上或屋檐下,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一般10至12月間採集,采後曬乾,倒出死蜂,除去雜質剪成塊狀,生用或炒、煅用。

露蜂房完整者呈盤狀、蓮蓬狀或重疊形似寶塔狀。商品多破碎不完整,呈法則扁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整齊的六角形房孔,孔徑3至4毫米,或6至8毫米。背面有黑色突出的柄。體輕,質韌,略有彈性。氣微,味辛、淡。

露蜂房補充信息: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蜂房、炒蜂房、蜂房炭、酒蜂房。炮製後的藥材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壓,防蛀。

露蜂房適合人群:氣虛血弱及腎功能不全者慎服。

露蜂房食療作用:露蜂房味微甘微鹹、性平,有小毒,歸肝、胃經;

體輕竄散,可內可外;具有祛風鎮痛,功毒散結,殺蟲止癢的功效;

主治驚癇寒熱,風濕痹痛,風蟲牙痛,癰疽疔瘡,瘰癘,乳癰,喉癰,喉痹,痔漏,頑癬,風疹瘙癢。

露蜂房食物相剋:露蜂房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露蜂房做法指導:

1. 小兒風熱久積,手足抽搦,多驚不睡者雜品與硃砂、南星、牛黃、全蠍等配伍。

2. 癰疽初起,局部見紅,堅硬腫痛者,可與天南星、赤小豆、生草烏、明礬為末,米醋調塗。

3. 頑癬久不愈者,可與白礬煅炭為末醋調敷。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6至10克;研末,2至5克。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摻或調敷。

風濕止痛藥酒的製作:

主料:白酒8000克,烏梢蛇45克,豨簽草150克,川烏頭15克,附子15克,露蜂房45克,甘草15克,紅花30克,青風藤30克。

輔料:絡石藤60克,南藤60克,穿山甲45克,蜈蚣30克,全蠍45克,地鱉45克,牛膝15克,桂枝45克,桑寄生45克,白砂糖2000克

教您風濕止痛藥酒怎么做,如何做風濕止痛藥酒才好吃

1.將以上各藥碎斷,裝入布袋,放在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攪拌一次,浸泡30-40天后取出布袋壓榨,合併,過濾,濾液加白糖,攪拌溶解,密封,靜置15天,過濾,即成。

2.每日服二三次,每次服10-15克,孕婦及小兒忌服。

風濕止痛藥酒的製作要訣:此方劑中用到的甘草為蜜甘草,蜜甘草即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狀莖,經蜂蜜炙而成。

小帖士-健康提示:

祛風散寒,除濕通絡,適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症.

小帖士-食物相剋:

川烏頭:川烏頭反半夏、瓜蔞、川貝母、浙貝母、白蘞、白及,惡藜蘆,忌豉汁。

附子:附子反半夏、瓜蔞、白蘞、貝母;惡蜈蚣;畏防風、黑豆、甘草、黃芪、人參、烏韭。

露蜂房:露蜂房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甘草:甘草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絡石藤:絡石藤與鐵落、菖蒲、貝母相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