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的概述

霍亂(cholera)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僅有輕度 腹瀉 ;重者劇烈吐瀉大量米泔水樣排泄物,並引起嚴重脫水、酸鹼失衡、周圍循環 衰竭 及急性腎功能衰竭。

霍亂自古以來即在印度恆河三角洲呈地方性流行,1817~1923年百餘年間發生過六次世界大流行。於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從埃及患者糞便中首次發現了霍亂弧菌。1905年Cotschlich 在埃及西奈半島EL-Tor檢疫站從麥加朝聖者屍體分離出類似霍亂弧菌菌株,命名為EL—Tor弧菌,後將EL-Tor弧菌所致疾病稱為副霍亂。由於兩種弧菌的形態和血清學特性基本一樣,臨床表現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屆世界衛生大會決定將兩者所致的疾病統稱為霍亂。1820年該病傳入我國,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國,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後幾乎絕跡,但近年與國外交往頻繁,極易從國外再度傳入。

【病原學】

霍亂弧菌屬於弧菌科弧菌屬,依其生物學性狀可分為古典生物型和埃爾托生物型。菌體短小,稍彎曲,革蘭染色陰性,無芽胞和莢膜,長約1.5~2.0μm,寬0.3-0.4μm。菌體尾端有鞭毛,運動極為活潑,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呈流星樣一閃而過,糞塗片呈魚群排列。在鹼性(Ph8.0~9.0)蛋白腖培養基上易於生長。

霍亂弧菌具有耐熱的菌體(O)抗原和不耐熱的鞭毛(H)抗原。根據菌體O抗原的不同可分為至少78個血清群,古典型和埃爾托型均屬O-1群霍亂弧菌,國際檢疫的傳染 性病 原,以檢出O―1群為準。菌體抗原有A、B、C三種成份。A為O―1群的特異抗原;據菌體抗原成份又可分為三種血清型,即稻葉型(Inaba,原型,含AC),小川型(Ogawa,異型,含AB)和彥島型(Hikojima,中間型,含ABC)。

古典型弧菌在外環境中存活力很有限,但埃爾托型抵抗力較強。一般在未經處理的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爾托型可存活1~3周甚至更長時間。兩者對熱、乾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劑都很敏感,加熱100℃1~2分鐘或日光下暴曬1~2小時即死亡,2%漂白粉、0.25%過氧乙酸溶液和1:500000高錳酸鉀數分鐘便可將其殺滅。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患者和帶菌者是霍亂的傳染源。重症患者吐瀉物帶菌較多,極易污染環境,是重要傳染源。輕型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更大。近來已有動物(含水生動物)作為傳染源的報導,值得重視。

(二)傳播途徑本病主要通過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觸和蒼蠅媒介而傳播,以經水傳播最為重要。患者吐瀉物和帶菌者糞便污染水源後易引起局部暴發流行。通常先發生於邊疆地區、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網地區,然後再借水路、陸路、空中交通傳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區成人發病多,而老疫區兒童發病率高。感染霍亂弧菌後是否發病取決於機體特異和非特異的免疫力,如胃酸的pH、腸道的SIgA以及血清中特異性凝集抗體、殺菌抗體及抗毒素抗體等的殺菌作用。病後可獲一定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徵

自1817年古典型弧菌引起世界大流行以來,已先後波及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1991年初發生在南美洲的大流行,至今仍未熄滅,僅91年一年全世界已累計發病50餘萬人,成為世人矚目的生物公害。

1.地區分布 兩型弧菌引起的霍亂均有地方性疫源地,印度素有“人類霍亂的故鄉”之稱,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則是EL―Tor弧菌的疫源地,每次世界大流行都是從上述地區擴散而來。我國是外源性,歷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2.季節分布 我國發病季節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3.流行方式有暴發及遷延散發兩種形式,前者常為經水或食物傳播引起暴發流行,多見於新疫區,而後者多發生在老疫區。

【發病原理與病理改變】

霍亂弧菌經口進入人體胃部,當胃酸缺乏或被稀釋或入侵菌量較多時,弧菌即進入小腸,依其粘附因子(ADHerence factor)緊貼於小腸上皮細胞表面,在小腸的鹼性環境中大量繁殖,並產生大量的腸毒素,細菌崩解還可釋出內毒素。霍亂腸毒素為分子量84kd的蛋白質,由亞單位A和B組成,不耐酸,不耐熱。腸毒素藉助於亞單位B與細胞膜表面的單涎酸神經節苷脂(GM1,ganglioside)結合,使活性亞單位A進入細胞膜,A單位中具二磷酸腺苷(ADP)―核糖基轉移酶活性,刺激ADP―核糖,使其轉移到具有控制腺苷環化酶(AC)活性的三磷酸鳥呤核苷(GTP)結合蛋白中,使GTP酶活性受到抑制,GTP不能水解成GDP,使AC活性相對增強,促使細胞內三磷酸腺苷轉變為環磷酸腺苷(cAMP)。cAMP濃度的急劇升高,抑制腸黏膜細胞對鈉的正常吸收,並刺激隱窩細胞分泌氯化物和水,導致腸腔水份與電解質大量聚集,因而出現劇烈的水樣腹瀉和嘔吐。

大量吐瀉引起水和電解質嚴重丟失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重症患者每日大便排出量可達18000ml,臨床上呈現重度脫水、低血容量 休克 、低鉀和代謝性酸 中毒 ,並進而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

本病病理改變不顯著,僅見脫水、皮膚乾燥、紫紺。皮下組織和肌肉極度乾癟,內臟漿膜呈深紅色、無光澤,死後屍體迅速僵硬,腸腔內充滿“米泔水”樣液體,偶見血水樣內容物。膽囊充滿粘稠膽汁。心、肝、脾等臟器多見縮小,腎小球及腎間質毛細血管擴張,腎小管濁腫、變性及壞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