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暴力

電視暴力

電視節目中的屠殺、打鬥、體罰、綁架、關押以及限制自由等場面是動作暴力的典型場面。罵人、攻擊性的言語等是語言的暴力。

概述

電視暴力電視暴力
電視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20世紀中期以來,來電視迅速成為最重要的、最具權威性的傳播工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全球,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各種不同種類、不同內容的電視節目展現在人們眼前,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著人們的視野。

電視在豐富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電視研究的歷史顯示,電視暴力不論在哪個電視台、哪個時段或哪個節目類型,它的出現情況都十分固定。整體而言,電視暴力的比例比較穩定,電視業依靠暴力提高收視率看來是一個普遍傾向。

界定

美國著名的傳播學家格伯納(Gerbner)將暴力定義為“有意傷害或殺害的公然武力的表現”。這個定義只包括行為暴力,排除了心理暴力、口語威脅和對財物的暴力。
1988年,新加坡大眾傳播研究與情報中心對亞洲8國電視節目進行暴力監測時提出,暴力即“使用體力或言辭對某人或某些人造成心理或肉體上的傷害,以及包括對財產和肉體的毀滅”
中國的媒介研究者還沒有提出過專門的電視暴力定義。高兵在其碩士論文《電視暴力及媒介教育探究》中將電視暴力分為動作的暴力和語言的暴力。將電視節目中的屠殺、打鬥、體罰、綁架、關押以及限制自由等場面當作是動作暴力的典型場面。將罵人、攻擊性的言語等作為典型的語言的暴力。

呈現方式

在電視節目中,最常見的呈現電視暴力的方式是電視劇(包括在電視裡播放的電影)。
按照電視劇的題材劃分,武打軍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中出現的暴力行為最多,其他題材的電視劇中也時有出現。當然,電視劇的主要客群是成年人,作為以商業運作為主要目的的電視劇中出現暴力行為也無需太多異議。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暴力還常常以動漫的形式出現。隨著動漫產業的繁榮,電視卡通節目已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利。很多卡通片是以成年人為主要客群的,當這些卡通片不加選擇地呈現給青少年時,也會產生很多不利影響。還有一些暴力信息會以電視新聞的形式呈現。在這類節目中呈現的暴力信息通常都是真實發生的,這就更使客群對現實情境中的暴力與犯罪現象感到憂慮與驚恐。

影響

證據表明,在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裡,電視裡的暴力場面對孩子們的行為有著相當持久的影響。

有關電視暴力對人們行為可能帶來的效果,有人提出許多不同的假設。其中一個是關於淨化作用假說,該假說提出,戲劇主人公的侵犯行為替代性地表達了人們內心的暴力傾向,因而通過觀看電視暴力,可以降低採取實際侵犯行為的衝動。但也有幾個關於刺激暴力行為的假說預測,認為看電視暴力將增加實際的侵犯行為。另一個是模仿假說,認為人們從電視上學得了侵犯行為,然後再到外面去照樣模仿。

此外,電視暴力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現象,可能對幼兒的認知、情緒和行為產生不良影響。幼兒家長和教師、電視節目製作方以及政府主管部門應共同努力,從不同角度消除電視暴力對幼兒的危害。帶有暴力色彩的電視節目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可能引發客群的攻擊性行為。

改善

第一,要及時了解青少年對電視節目的理解程度。通過觀察他們對哪些內容感興趣、注意力集中發現其收視興趣,通過對話了解他們對節目內容的理解程度。

第二,引導青少年分辨電視信息與現實生活的差異。特別對年齡小的兒童要注意幫助他們分析科幻、神話故事與現實的區別,對死亡、暴力、鬼怪、超能力等問題有正確的認識。

第三,與青少年一起選擇電視節目。有意識地鼓勵他們看知識、教育類節目,少看或不看成人影視劇,特別是暴力行為多而積極行為少的節目。

第四,與青少年討論電視內容。要關注他們理解水平的變化,發現電視對其產生的影響,及時引導,善抑制惡。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1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12月IN辭彙總 | 噪音依賴症 | 年末拖延症 | 職場第二人 | 智慧型爸媽 | 馬上有錢 | 碎片式學習 | 被窩族 | 急怒症 | 被動運動 | 愛情曇花症 | 電視暴力 | 霾單 | 小家庭時代 | 三行辭職信 | 快餐觀點 | 消費疲勞 | 同學群效應 | 洗肺游 | 三拍幹部 | 人體光環效應 | 原始學歷歧視 | 數字遊民 | 碰瓷敏感症 | 精神離職 | 硬肩族 | 數碼原住民 | 經濟學式自私 | 拍課族 | 網路智商 | 工作劫持 | 候鳥式養老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