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天氣預報

電視天氣預報

電視天氣預報是台站利用電視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天氣實況及未來天氣預測情況,把天氣與交通、保健、飲食、旅遊、商機、服飾、民俗尤其是中國的24個節氣等等緊密連結;在句式上,採用了觀眾喜聞樂見的詩詞、諺語、歌曲、民謠等等形式。

簡介

(圖)電視天氣預報電視天氣預報
氣象電視真正融合起來。電視作為一種最接近生活原生態的傳媒方式,它的最大特點是直觀,它將畫面、聲音、文字、色彩融為一體,多通道傳播信息。而在這幾個要素中,畫面永遠是第一位的。當然這裡的畫面不止是衛星雲圖或天氣形式圖,應該是生活中一切和天氣有關的畫面。

發展史

(圖)1993年3月 趙紅艷成為首位氣象小姐1993年3月 趙紅艷成為首位氣象小姐

天氣是與我們每個人生活都密切相關的自然現象。打雷下雨打把傘,冰雹雨雪少出門,出門前看看天氣預報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煩。科學的天氣預報最早產生於西方,用於軍事用途。三國當中諸葛亮借東風可以算是中國最早最知名的天氣預報了。後來,官方開始將天氣預報向民眾發布,軍用轉民用,方便人們的生活,這一形式立刻受到大家的歡迎。天氣預報先是在電台里產生,電視產生以後,聲音預報再加上直觀的圖形展示,天氣預報遂成為老百姓們居家旅行,必備節目。

電視天氣預報自1981年7月1日開播以來,一直是全國收視率最高、最受觀眾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2008年“十一”,電視天氣預報在節目包裝、貼近性和功能性上進行較大幅度改版。新版包裝設計跳出原有模式,引進國外優秀設計理念,使節目包裝更精美。使用更多百姓通俗易懂的圖例信息,方便觀眾解讀;同時,在時長不變的前提下,增加單位時間的信息量,使天氣預報的信息量更加符合百姓需求,貼近百姓生活。

節目最早採用字幕主持人配音的形式。2001年,主持人放棄指圖棍,直接用手指圖。2007年,運用新的圖形系統,主持人開始使用背景圖形遙控器。

在主持人方面,自1997年4月以來,就固定了宋英傑、趙紅艷、裴新華和楊丹的四人組合,維持了11年不變的風格。2008年6月25日,新的主持人王藍一率先亮相《天氣預報》,王藍一曾在《朝聞天下》欄目中播報過天氣。另一位主持人馮殊也在近期的節目中亮相,他曾在CCTV4播報天氣預報,併兼顧中國氣象局的其他氣象節目。

創新

(圖)1993年3月 宋英傑成為首位氣象先生1993年3月 宋英傑成為首位氣象先生

及時了解天氣變化,對於人們來說已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必需。隨著社會發展和信息的需要,農業、商業或更多領域,都需要人們提前掌握天氣變化。自然,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天氣的預報。即便是一個足不出戶的老農民,因為擔心田地里的莊稼,因為心中牽掛遠在他鄉的孩子,也會自覺的去關注天氣情況。

可見,電視天氣預報欄目不同於一般欄目。它不是一檔娛樂節目,也不是一檔談話節目,它是一檔服務於全民的服務性欄目。當然,這並不表示天氣預報欄目在形式上應該一成不變,必須板著一副面孔示人。改變一下形式,正如人換一個髮型,未嘗不可。但不管形式怎樣變化,其目的都是要準確、及時的向人們傳達天氣信息。至於其他一切輔助手段,都必須在以準確的“預報天氣”為前提之下。即便引進了國外優秀設計理念,將節目包裝到精美絕倫,如不能準確及時的向人們預報天氣,天氣預報就形同虛設和失去意義。況且,國外的東西並不一定適合於國內。舍本而逐末或一味的追求譁眾取寵,則會使得天氣預報不像是在預報天天氣,而是一檔有些不倫不類的解說節目。

必視性

1、電視天氣預報的“必視性”需要了解已經發生的天氣對自己生活的影響,也需要了解明天的天氣來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天氣信息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之一,這是天氣預報的“必視性”價值。但是隨著媒體競爭的加劇,電視天氣預報的“必視性”價值日益受到挑戰。
今日,電視遇到了強勁的競爭對手——網際網路。網路媒體作為一個擁有更高技術含量的新生事物,有著與身俱來的優勢,它同時集聲、像、文字於一體,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它的時效性、互動性、開放性,還有空間的覆蓋能力,都是媒體競爭中的“殺手鐧”。拿天氣預報來說,絕大多數綜合性網站都有自己的天氣專欄,人們可以隨時查找國內及國外的天氣預報,同時還可以了解污染指數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活氣象指數。有的專業氣象網站(如天氣線上)還提供相當完善的天氣資料查詢。比起電視媒體,網際網路完全不受播放時間和頻道的限制,天氣信息查詢更加方便、全面,客群可以隨時隨地獲得相關訊息。人們對通過電視獲得天氣信息的依賴性逐漸減小,電視天氣預報正在逐漸失去它在“必視性”上的優勢。
除了被稱為第四媒體的網路媒體,手機簡訊天氣預報也正在分流著一部分電視天氣預報的觀眾。有關調查顯示,年輕人更趨向於通過上網或通過手機簡訊來獲取天氣信息,而且文化層次越高,這種趨向越明顯。
2、電視部門涉足天氣預報製作領域
不同媒體之間的競爭固然激烈,實際上真正沒有硝煙的戰場還在電視媒體之間。在這場以爭奪客群視線為目標的競爭中,誰的節目內容更實用更重要,誰的節目形式更活潑更新穎,誰的播出時段更合理,誰就能抓住客群眼球。正是看中了天氣預報的“必視性”價值,從2002年開始,就不斷有電視部門涉足天氣預報製作領域。
2002年1月1日,江蘇電視台城市頻道就推出了另類天氣預報《小璐說天氣》。該節目把天氣與交通、保健、飲食、旅遊、商機、服飾、民俗尤其是中國的24個節氣等等緊密連結;在句式上,採用了觀眾喜聞樂見的詩詞、諺語、歌曲、民謠等等形式。每天保證一個與天氣相關的知識點,讓天氣說得更加通俗易懂。讓人們快快樂樂地知道天氣,了解常識。
更令人咋舌的是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在2003年5月25日推出了自稱為情色類天氣預報節目的“星氣象”, 主持人以頗具誘惑的姿態與語調播報氣象及生活資訊。由於這檔節目過於大膽和開放,尚未滿月即遭到了夭折的噩運。
2002年7月,南京電視台開辦了《氣象新感覺》節目,啟用數名青春靚麗的氣象小姐,在健身房游泳池等不同的場所,以跳街舞打高爾夫球等不同的形式向觀眾播報天氣預報。
為何電視台對只有兒分鐘時間的天氣預報節目如此看中?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諮詢類天氣預報節目背後有一個深具發展潛力的大舞台。2002年抽樣調查顯示, 目前“天氣預報”己成為觀眾最愛看的節目。在國外也是如此,在美國天氣頻道入戶率第一,廣告收入居第十;在法國,天氣預報播出時間只占整個電視節目時間的1%,廣告收入卻占到了20%。電視台策劃另類天氣預報的初衷應該也在於此, 目的在於提高收視率,提升廣告效應。

2 傳統電視天氣預報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節目形式單一
傳統的天氣預報基本都是主持人對著衛星雲圖或天氣形勢圖“指點江山”播報天氣情況,城市預報則是廣告圖片加字幕加配音。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電視天氣預報沒有跳出氣象專業的圈子,沒有把氣象和電視真正融合起來。電視作為一種最接近生活原生態的傳媒方式,它的最大特點是直觀,它將畫面、聲音、文字、色彩融為一體,多通道傳播信息。而在這幾個要素中,畫面永遠是第一位的。當然,這裡的畫面不止是衛星雲圖或天氣形式圖,應該是生活中一切和天氣有關的畫面。否則,只會給人以單調之感,也無法真正發揮電視的優勢。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首先在不同的頻道開播不同風格的電視天氣預報欄目。目前,隨著電視觀眾的細分,各級電視台紛紛推出不同定位的電視頻道。比如綜合頻道、經濟生活頻道、科教頻道等等。這些頻道各有側重,而電視天氣預報也應該和這些頻道的整體風格相適應,不應該是各個頻道一張臉。其次,電視天氣預報的編導製作人員應該跳出氣象專業的圈子,用電視化的思維方式來製作每一期節目。雖然節目說的是天氣,但是要用電視的手法來表現,大力發展個性化、人文化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
(2)天氣預報內容雷同、信息量少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首先是跟節目時間短有關。目前,天氣預報一般只有幾分鐘時間,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傳遞大量的信息本身就相當困難。其次,跟天氣預報的發展水平有關。要加大信息量,就必須有足夠多的預報產品,但是目前氣象部門的基礎預報產品只有晴雨、溫度、風等幾項。而預報時效也僅限於72小時。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首先,充分利用電視的立體傳播優勢,克服時間不足的矛盾。電視有視覺符號和聽覺符號系統兩個系統,如能充分利用起來,相互補充,就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節目時間內傳遞給客群更多的有用信息,從而取得1+1>2的效果。比如主持人在介紹降雨情況的同時,用字幕打出降水量等級的劃分。其次,多增加生活服務方面的內容。第三,延長預報時效。這些改版一方面反映了氣象部門服務意識的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是媒體競爭日益加劇的體現。
(3)天氣預報播出頻次少
電視天氣預報一般只有早中晚三次。如果客群急需了解天氣狀況,或錯過了播出時間,那就只有無助等待了。目前,天氣預報的播出權仍掌握在電視台手中,增加播出頻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跟電視台協商解決,利用天氣預報自身的網站及時發布天氣信息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當遇到突發性天氣時,可考慮在電視中插播文字信息。
(4)科學性有餘而趣味性不足 缺乏親和力
在由“傳者本位”向“客群本位”過渡的傳播時代,天氣預報節目也要從“一切為客群服務”這一理念出發,不斷完善自身。天氣預報不應該只是冷冰凍的圖和數字,更應該是一種真誠的服務。要從老白姓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老白姓最想知道什麼,我就告訴他什麼。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觀眾定位安排節目內容。同時,要善於抓住社會熱點,開展針對性服務。增加天氣預報的親和力,主持人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主持人的穿著打扮完全可以隨意些、用詞活潑些、語調輕鬆些,要讓觀眾感覺到你就是他們中間的一份子,和他們一起經歷著天氣的種種變化。以服務為宗旨的天氣預報節目,一定要體現濃濃的平民化色彩。

3、大力提升電視天氣預報“可視性”
在天氣預報的“必視性”日益受到挑戰的今天,大力提升電視天氣預報“可視性”也許是唯一的出路。
(1)增加視覺符號的吸引力
當視覺符號是靜止的、色彩單一的,客群注意的穩定性就弱。色彩鮮艷、樣式新奇、活動或變化,都能增加信息目標的刺激強度。對天氣信息而言,天氣信息的卡通化是可以採取的方式,設計新穎、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是增加傳播效果的利器。 有時,無須預報員解說,一段動畫就足可以說明天氣的變化,這種方式既讓人倍感輕鬆又增加了天氣預報的吸引力。
(2)衝破地域觀念 擴大視野
天氣是沒有國界的。在交通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的活動的範圍己不僅僅局限於居住地,可以是外省外國甚至是全世界。比如居住在海南的人,要到北京出差,事先當然要了解一下北京的天氣,如果收看本省的電視天氣預報,很可能沒有北京的天氣信息,由此可能降低他對本省電視天氣預報的滿意度。如果在本省的節目中簡單介紹一下全國的天氣狀況,比如北方正在降溫,就會收到不同效果。從電視的發展現狀看,大部分省級電視台都有上星頻道,也就是省衛視,衛視信號覆蓋全國,地域限制越來越小,綜合性越來越強,天氣預報也應適應電視發展的需要,衝破地域觀念,擴大視野。

(3)創建電視天氣預報網路平台 加強觀眾互動
當代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人們的價值觀轉變的同時,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和更新。人們具有了更多的社會參與意識,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主權的要求也在進一步強化。在這種文化背景下,觀眾通過媒體來反映自己的思想也顯得十分自然。網際網路作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它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互動。第四媒體的崛起給電視提了個醒,要與網路競爭、拓展電視媒體的生存空間,就需要在“互動”上下工夫。
電視天氣預報作為一個老白姓非常關心的節目,經常會收到觀眾來信,對節目提出各種意見和建議。而電視天氣預報的製作部門也需要及時了解觀眾意見來及時調整節目定位。因此,必須在媒體與觀眾之間構建一個互動的交流平台,讓媒體與觀眾有平等對話的機會,同時也能讓媒體能夠留住更多的客群。具有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網站無疑可以勝任這一角色。觀眾可以在網上留言,對節目發表評論,電視天氣預報的製作部門也可以在網上開展調查,由此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

發展

在媒體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電視天氣預報必須發展創新。努力打造個性化、人文化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通過提升節目的“可視性”來吸引觀眾,從而確保電視天氣預報的“必視性”價值。創建電視天氣預報網路平台,加強觀眾互動,形成電視天氣預報發展的新局面。

雪的符號

(圖)電視天氣預報電視天氣預報
(圖)電視天氣預報電視天氣預報

雨夾雪:近地面氣溫略高於0攝氏度,濕雪或雨和雪同時下降。
陣 雪:降落時間短促,開始和終止都較突然的雪。
小 雪:日降水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 雪:日降水量2.5~4.9毫米。
大 雪:日降水量5.0~9.9毫米。
暴 雪:日降水量達到或超過10毫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