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戰爭

電腦湧進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解放了生產力。電腦有時會出現細微的錯誤,導致很多錯誤的發生。電腦戰爭,其實就是科技的比較。科技之戰將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好好了解以及認知。

簡介

1984年,在摩洛哥舉行了一次高級國際通信會議,美國一位專家說:
"我認為,用電腦進行戰爭比用核武器進行戰爭更為有效,也更現實。現在,敵對國家欲要摧毀美國,只需用高級科技擾亂美國的銀行電腦系統,一秒鐘就能盜走1600億美元,這足以使美國經濟徹底崩潰。"

電腦戰爭

電腦戰爭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是這樣可怕嗎?
隨著信息革命的到來,電腦大量湧進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大大解放了生產力。但是,依賴電腦的社會是脆弱的,因為:一、電腦對社會活動起著控制作用,一旦出現差錯就會影響很大;二、高度濃縮的信息庫一旦受到破壞,會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三、電腦網路通常建立在公共通信網上,很容易被竊聽、改動、增加、刪去,安全缺乏保證;四、由於電腦內部構造的日益複雜化,如果某些電腦專業人員圖謀不軌,局外人很難及時發現。
事實已經證明,專家們的擔心和警告是很有道理的。1980年,美國一名政府工作人員操作電腦失誤,使美國銀行的現金總額出現一筆370億美元的差錯,引起了金融混亂,使美國股票和證券市場損失370億美元。1978年,恐怖分子擊毀了義大利國家機動車輛部的電腦系統,使政府兩年內無法知道什麼人擁有車輛;1981年,丹麥數據中心職工罷工,哥本哈根市政當局3個月無法發出工資。試想,如果一個現代化國家的電腦網路全都被擾亂了,那會產生多么嚴重的後果呵!
電腦戰爭的陰雲正在世界上集結。美國已集中一批專家在秘密研究蘇聯的電腦網路,以便在形勢危急時,迅速對蘇聯實施"電腦打擊",擾亂其要害的網路系統。而為了保護自己的電腦系統,美國政府花費幾十億美元更新了儀器設備,使電腦更加先進並增加保護裝置。
在美國一個秘密的廢礦井中,一家專為政府提供電腦保護的總公司修築了一個儲藏室,裡面保存著各種數據磁帶、磁碟的副本和檔案、縮微膠捲,還有整套的電腦系統。這是以防萬一的後備電腦和數據系統。當政府或其他客戶的電腦受到破壞,他們可以馬上到這裡來重新工作。這個儲藏室只有一個入口,用一扇7噸重的鋼門把關,戒備森嚴。但它是否安全可靠,人們仍然持懷疑態度。
兩千多年前,中國軍事家孫子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次攻城。"將來的戰場上,刀光劍影將會越來越少,而絞盡腦汁的科技之戰將越來越多,對此我們要有所準備和警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