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眾學

電影觀眾學指研究電影觀眾個體及群體的心理、構成、特性及其與電影之間的關係和規律的理論。


詳述

研究電影觀眾的理論著述在電影誕生不久後便已問世。1916年德國心理學家雨果·明斯特伯格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最早涉及電影觀眾的心理學,研究了電影創作心理和觀眾觀賞心理的關係。20世紀40年代,德國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的《從卡里加里到希特勒》、法國作家安德烈·馬爾羅的《電影心理學概論》和英國學者梅耶爾的《電影社會學》等,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探討了電影創作與觀眾接受心理之間的關係。英國電影理論家羅傑·曼威爾的《電影與觀眾》(1950),提出系統研究電影與觀眾的社會學關係的主張。電影觀眾學廣泛涉及文藝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經濟學等學科,是藝術創造論與藝術社會功能論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電影觀眾學的主要研究範疇包括電影觀眾的構成、觀影心理機制、審美要求及心理特徵、觀眾的預期心理、觀眾成分的演化、潛在觀眾轉化為現實觀眾的預測、不同文化和年齡層次觀眾的電影消費需求及欣賞趨向等。電影精神分析學對作為主體的觀影者在電影經驗中的心理機制的研究,是西方電影觀眾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麥茨在《想像的能指》中強調觀影者的能動作用,指出唯有在觀影者的注視下,電影才成為電影。精神分析學不僅探討攝影機、放映機和銀幕的工具性基礎,也探討作為欲望主體的觀影者如何變成電影機制的客體和合作者,研究分析了電影對觀影者的影響,認為電影既能催化又能制約觀影者的欲望。意識形態電影批評和女權主義電影批評,分別討論了種族、階級、歷史文化因素和性別差異對觀影者的深刻影響,開闢了電影觀眾學的新領域。20世紀三四十年代,夏衍、洪深等電影藝術家和評論家開展過對電影觀眾的研究,引導電影觀眾的審美取向。唐納的《小市民層與中國電影》一文,以影片《姊妹花》(1933)的驚人的票房業績為依據,分析了中國電影觀眾的結構和審美心理。長期以來,中國電影批評把教育大眾、普及知識當作電影的重要功能,但是,對觀眾的認識也經歷過曲折。1957年,鍾惦在《電影的鑼鼓》一文中呼籲“絕不可以把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和影片的觀眾對立起來;絕不可以把影片的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和影片的票房價值對立起來;絕不可以把電影為工農兵服務理解為‘工農兵電影’”。作者為此而蒙冤。1981年,鍾惦蓒發表了《話說觀眾學》一文,探討了電影觀眾學的一般內容和研究對象。在《電影美學:1982》中,鍾惦蓒再次呼籲:“我們的電影美學一刻也不能脫離我國的廣大觀眾。這是我們的電影美學意識中最根本的意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