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巴黎

電影巴黎

《電影巴黎》是彭怡平編著的一部圖書,是經歷十年思索及研究的成果,概括了作者對法國電影界的整體文化現象的觀察與省思,通過近兩百幅攝影作品、原版電影海報、電影院文宣、節目手冊、電影雜誌與電影會員卡等一手資料,作者希望將自己於法國求學時期的電影經歷傾囊分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2005-11-01

版 次:1

頁 數:192

裝 幀:平裝

紙 張:膠版紙

定 價:¥29.00

內容簡介

法國人重視電影,並將電影當作藝術一樣尊重,不僅法國觀眾對電影的態度如此,電影院經營者亦然!僅有近四十個座位的藝術實驗電影院,竟然存續了一個世紀;而法國政府運用電影政策維護世界電影文化資產、鼓勵法國本土電影,促使法國擁有全世界最健全完善的電影環境:擁有為數眾多的電影觀眾、專業的電影評論界,以及收藏豐富的電影書店、電影海報博物館與電影圖書館;影展策劃者也不斷挑戰傳統的電影放映形態,呈現創意的巧思;非營利的官方影像機構如美術館、大使館或者民間藝廊也跟進,使得電影藝術普及於民間。

希望這本圖文並茂的著作,能夠使大家注意到法國電影院經營者的創意與獨特的經營策略,以及法國“國家電影局”與巴黎市政府為了推廣電影藝術所做的種種實質的努力,對於藝術電影在巴黎之所以興盛有多面向且深度的了解。

作者簡介

彭怡平,台大歷史系畢業,巴黎索邦第一大學電影電視系博士候選人。現專職寫作與攝影創作。

通曉英、法、日、德、拉丁文,是個熱愛電影、欣賞藝術、崇尚旅行、喜愛美食與音樂的“生活藝術工作者”。

專攻劇本、紀錄片拍攝,對法日文化做過深入的探索,發表專文數篇,並應邀至日本京都現代藝廊Gallery Sowaka以日文舉辦“日本電影中的女性”專題演講。

以法文創作長片劇本《太極》以及多本美食電影劇本,探討層面擴至文化、性別、社會等議題。其中《Marianne的櫥櫃》在三百多名候選的激烈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得到法國ESEC電影院1995年度最佳短片劇本獎;《巴黎、夜、爵士》一書榮獲法國2002年度藝術家贊助。

於高雄餐旅管理學院教授“世界餐飲的文化與藝術”、“法國料理的藝術與文化”。法國國寶六星級主廚亞倫·杜卡斯應邀到台灣觀摩教學時的指定全程同步翻譯者。曾於國內某葡萄酒專賣店擔任國際部研發經理以及專業葡萄酒雜誌《酒客》之顧問。

研究與創作主題從世界飲食文化與藝術、電影藝術、國家歷史文化,發展至爵士樂與攝影藝術,對影像藝術的創作與探索努力不懈,並致力於將學術研究成果普及於大眾,以落實生活藝術於民間。

在大陸已出版的著作:《隱藏的美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開麥拉美味幻想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紅色列車》(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等。

目錄

作者序——人文·藝術·電影院

人文篇

反射咖啡館

“寶塔”的愛情故事

《貝殼與牧師》首映會

“香坡”的放映間

西蒙·西蒙西的最愛

“拉丁區”的影迷

巴黎首座電影院

電影圖書館:BIFI與安德烈·馬勒侯

電視概論影展

巴黎電影節

六十元的電影節

電影雜誌

影片信息手冊Pariscope & Officiel

世界第一的電影書店

東西古今並陳的電影看板

從無聲到有聲

藝術篇

電影院招牌

“乞丐”電影藝廊

電影海報歷史博物館

向文德斯致敬的“時光電影”

最成功的電影廣告

“開拍”的LOGO

電影院篇

拉丁區的藝術實驗電影院

“佳龍得”的洛基恐怖秀

“哈辛”的周五午夜場

特呂弗的電影院“香坡”

賈克·塔蒂的一百歲生日

戈達爾的電影院“拉丁區”

薩特的“英雄館”

五月影院“三盧森堡”

浴火重生的“聖米榭空間”

電影夢想家的“聖安德雷藝術”

搶救“聖傑曼都雷”

最古老的電影院“烏蘇林”

菜市場裡的電影院“木劍”

拉丁區外的藝術實驗電影院

藝術實驗中心“夜禱”

重返人間的幽靈戲院“布拉迪”

色情電影院的故事“巴黎電影群島”

實驗短片電影院“交替”

第二人生的起點“倉庫”

導演的電影院

異國風情電影院

……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