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度表

電度表

電度表指累計電能的電錶,俗稱火表。有直流電度表和交流電度表兩種。交流電度表又分為三相電度表和單相電度表兩種:三相電度表用於電力用戶;單相電度表用於照明用戶。家用電度表多是單相電度表。

簡介

自從其誕生初,就開始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時至今日,電作為一種最重要的能源跟我們的工作、生活緊密地聯繫著,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了電,人類社會就不能正常地運轉,整個社會就會混亂。電作為這么重要的能源,如何來計量它就具有了重要的意義。但若要談及計量它,首先必須知道如何計算電能
在物理課里我們知道常用的電能單位是“”,科學一點的叫法是“千瓦時”。它代表的就是在一個1伏的直流電壓,給某個燈泡供電,電流是1安的情況下,點亮一千個小時所消耗的電能。這是在簡單的直流電情況下“度”的含義。在交流電的情況下其計算比較複雜,而工程上由於使用電壓和電流的有效值,使得其意義與直流電的情況基本上一致。
從電能單位的定義可見,要累計某段時間耗費了多少電能,必須把電流的安數、電壓的伏數、時間的小時數全都測出來,然後把三者相乘,才能得到瓦時數。此數除以1000就是電能的度數。這看起來挺複雜,但就是安在各家牆上的電度表輕鬆地完成了上述計算功能。

外形

從外面看,電度表上除了有類似燃氣表的滾輪計數器之外,最突出的特點是有個圓形的鋁盤,能繞著豎軸轉動。盤邊上還畫了一道紅油漆,用電時鋁盤一轉就看到紅漆記號向右邊動。用電越多(電流大)那紅道就動的越快。

工作原理

1、電度表組成
電能表由驅動機構、制動元件和積算機構組成。驅動機構主要包括固定的電壓電磁鐵、電流電磁鐵和可轉動的鋁盤。制動元件主要指卡著鋁盤裝設的永久磁鐵。積算機構包括鋁盤轉軸上的蝸桿及蝸輪、計數器等元件。
2、電度表原理
電度表工作時,電流元件和電壓元件產生的交變磁(通)場使鋁盤感應出的渦流與該交變磁場相互作用,驅使鋁盤發生轉動。鋁盤轉動切割永久磁鐵的磁力線,產生制動力矩即反作用力矩),使鋁盤轉動的轉速與負載的功率成正比。鋁盤轉動時,由蝸桿、蝸輪及計度器中的一套齒輪,將鋁盤的轉數折換成被測電能的數值,並由一系列“字輪”顯示出來。隨著鋁盤的不斷轉動,計度器隨時都能反映出電能積累的總數。
3、電度表參數
單相電能表的額定電壓多為220伏,三相電能表的額定電壓為380伏(三相兩元件)、380/220伏(三相三元件)及110伏(高壓計量用)。
電能表常數:電能表每1KW·h對應的鋁盤轉數。通常標註在銘牌上。
在設計電能表積算機構的傳動比中,已考慮了這個常數,因此從字輪視窗上可直接讀出電能KW·h(度)。1度電=1KW·h
4、接線:電流線圈與負載電路串聯,電壓線圈與負載電路並聯。(電壓線圈匝數多,導線細;電流線圈匝數少,導線粗)配用電流互感器,一次側接線路,二次側接電度表電流線圈。電壓互感器一次側接線路,二次側接電度表電壓線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