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鉗

電壓鉗

電壓鉗(voltageclamp)又叫電壓鉗制或電壓固定,該技術由Cole和Marment設計,後經Hodgkin和Huxley改進並成功地套用於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研究。

電壓鉗電壓鉗
電壓鉗(voltageclamp)又叫電壓鉗制或電壓固定。
該技術由Cole和Marment設計,後經Hodgkin和Huxley改進並成功地套用於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研究。其設計原理是根據離子作跨膜移動時形成了跨膜離子電流(I),而通透性即離子通過膜的難易程度,其膜電阻(R)的倒數,也就是膜電導(G)。因此,膜對某種離子通透性增大時,實際上時膜電阻變小,即膜對該離子的電導加大。根據歐姆定律V=IR,即I=V/R=VG,所以,只要固定膜兩側電位差(V)時,測出的跨膜電流(I)的變化,就可作為膜電導變化的度量,即可了解膜通透性的改變情況。
電壓鉗裝置(附屬檔案1)有兩個微電極插入細胞,一個是測量膜電位的微電極Em,它通過高阻抗前級放大器(XI)檢測膜電位(Em),並將信號輸入反饋放大器(FBA);另一電極I’與FBA輸出端相連,用作向細胞內注入電流,FBA的兩個輸入端中一個接受電位Em的輸入,另一個接受指令電位(C),當兩者電位相等時輸出電流為零,當兩者出現差異時,FBA經電極I’輸出向細胞內注入電流,該電流在膜兩側產生趨向於指令電位C的電位變化,如此構成一個使膜電位始終等於指令電位C的反饋電路,此時記錄的Im就可反映膜電導G的變化。其實Im就是經電極I’注入的電流,後者在電壓鉗制期間精確地對抗通道電流而使膜電流保持恆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