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線通信

電力線通信

電力線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英文簡稱PLC)技術是指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和媒體信號的一種通信方式。該技術是把載有信息的高頻載入於電流然後用電線傳輸接受信息的適配器再把高頻從電流中分離出來並傳送到計算機或電話以實現信息傳遞。電力線通信全稱是電力線載波(Power Line Carrier – PLC)通信,是指利用高壓電力線(在電力載波領域通常指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中壓電力線(指10kV電壓等級)或低壓配電線(380/220V用戶線)作為信息傳輸媒介進行語音或數據傳輸的一種特殊通信方式。電力貓即“電力線通訊數據機”,是通過電力線進行寬頻上網的Modem的俗稱。使用家庭或辦公室現有電力線和插座組建成網路,來連線PC,ADSL modem,機頂盒,音頻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其他的智慧型電氣設備,來傳輸數據,語音和視頻。它具有即插即用的特點,能通過普通家庭電力線傳輸網路IP數位訊號。

基本信息

概念

電力線通信電力線通信
電力線通信(PowerLineCommunication,英文簡稱PLC)技術是指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和媒體信號的一種通信方式。該技術是把載有信息的高頻載入於電流然後用電線傳輸接受信息的適配器再把高頻從電流中分離出來並傳送到計算機或電話以實現信息傳遞。
電力線通信全稱是電力線載波(PowerLineCarrier–PLC)通信,是指利用高壓電力線(在電力載波領域通常指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中壓電力線(指10kV電壓等級)或低壓配電線(380/220V用戶線)作為信息傳輸媒介進行語音或數據傳輸的一種特殊通信方式。
電力貓即“電力線通訊數據機”,是通過電力線進行寬頻上網的Modem的俗稱。使用家庭或辦公室現有電力線和插座組建成網路,來連線PC,ADSLmodem,機頂盒,音頻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其他的智慧型電氣設備,來傳輸數據,語音和視頻。它具有即插即用的特點,能通過普通家庭電力線傳輸網路IP數位訊號。

發展歷程

電力線通信設備電力線通信設備
電力線通信技術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套用電力線傳輸信號的實例最早是電力線電話,它的套用範圍是在同一個變壓器的供電線路以內,將電信號從電力線上濾下來。1991年美國電子工業協會確認了三種家庭匯流排,電力線是其中一種。1997年10月,Northern Telecom公司宣布進行數字電線技術的開發,這項技術將使電力公司能夠在電力線上以1Mbps的速度傳送數據和話音業務。後來西門子的PLC技術將電力線匯流排的家庭擴大到小區的電信接入網連線埠,而且能以1Mbps的速率傳輸數據。
技術進展後來逐漸加快。由思科、英特爾、惠普、松下和夏普等13家公司成立“家庭插電聯盟”(HomePlugPowerline Alliance),致力於創造共同的家用電線網路通訊技術標準。
歐洲也不示弱。在德國漢諾瓦信息技術大展上,德國電力工業巨頭RWE電力公司推出了名叫電力網的新技術,這種新的傳輸技術將能通過電源線路傳輸各種網際網路數據信號,從而大大推進網際網路的普及。用戶只需花上幾分鐘時間,把特製的數據機與普通的電線插口相接,就可以上網瀏覽,速度也可達到每秒2兆比特的寬頻標準。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上院新近通過一項議案,批准使用能使網際網路信息通過電力線和牆上電源插座傳輸的技術。
日本將在2001年內制定出連線裝置的技術標準。日本九州電力公司和東京電力公司與三菱電機、富士通、松下電器等合作,開發通過電力線路傳送和接收圖像的技術,並定於2001年內推出實用產品。
在中國,20世紀40年代已有日本生產的載波機在東北運行,做為長距離調度的通信手段。從1999年起,中國電科院就開始對高速PLC進行研究,並在2001年8月,在瀋陽建立了第一個實驗網路。又從2001年12月起,國電通信中心開始組織國內外廠商在北京居民區開展PLC套用試驗,這些公司包括韓國的Xeline(14Mb/s系統)、瑞士ASCOM公司(4.5Mb/s系統)、美國Leap公司(14Mb/s)、西班牙的DS2公司.福建電力試驗研究院(10Mb/s系統),以及電科院(14Mb/s系統)等。中國福建省電力試驗研究院研製成功“數位化輸電線路技術“的核心產品——電力數據機及多個相關產品,其傳輸速率達到10M。同時國電通信中心採用國內外電力線通信(PLC)組網設備,在北京某生活小區成功地進行了lnternet接入試驗,並獲得了較理想效果。隨著研究的深入,PLC也向更高速率發展。例如將速率提高到100Mb/s,甚至200 Mb/s。屆時,高速PLC將為寬頻接入通信作出更大貢獻.

過去

電力線通信技術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套用電力線傳輸信號的實例最早是電力線電話,它的套用範圍是在同一個變壓器的供電線路以內,將電信號從電力線上濾下來。1991年美國電子工業協會確認了三種家庭匯流排,電力線是其中一種。1997年10月,NorthernTelecom公司宣布進行數字電線技術的開發,這項技術將使電力公司能夠在電力線上以1Mbps的速度傳送數據和話音業務。後來西門子的PLC技術將電力線匯流排的家庭擴大到小區的電信接入網連線埠,而且能以1Mbps的速率傳輸數據。
技術進展後來逐漸加快。由思科、英特爾惠普、松下和夏普等13家公司成立“家庭插電聯盟”(HomePlugPowerlineAlliance),致力於創造共同的家用電線網路通訊技術標準。
歐洲也不示弱。在德國漢諾瓦信息技術大展上,德國電力工業巨頭RWE電力公司推出了名叫電力網的新技術,這種新的傳輸技術將能通過電源線路傳輸各種網際網路數據信號,從而大大推進網際網路的普及。用戶只需花上幾分鐘時間,把特製的數據機與普通的電線插口相接,就可以上網瀏覽,速度也可達到每秒2兆比特的寬頻標準。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上院新近通過一項議案,批准使用能使網際網路信息通過電力線和牆上電源插座傳輸的技術。
日本將在2001年內制定出連線裝置的技術標準。日本九州電力公司和東京電力公司與三菱電機富士通松下電器等合作,開發通過電力線路傳送和接收圖像的技術,並定於2001年內推出實用產品。
在中國,20世紀40年代已有日本生產的載波機在東北運行,做為長距離調度的通信手段。從1999年起,中國電科院就開始對高速PLC進行研究,並在2001年8月,在瀋陽建立了第一個實驗網路。又從2001年12月起,國電通信中心開始組織國內外廠商在北京居民區開展PLC套用試驗,這些公司包括韓國的Xeline(14Mb/s系統)、瑞士ASCOM公司(4.5Mb/s系統)、美國Leap公司(14Mb/s)、西班牙的DS2公司.福建電力試驗研究院(10Mb/s系統),以及電科院(14Mb/s系統)等。中國福建省電力試驗研究院研製成功“數位化輸電線路技術“的核心產品——電力數據機及多個相關產品,其傳輸速率達到10M。同時國電通信中心採用國內外電力線通信(PLC)組網設備,在北京某生活小區成功地進行了lnternet接入試驗,並獲得了較理想效果。隨著研究的深入,PLC也向更高速率發展。例如將速率提高到100Mb/s,甚至200Mb/s。屆時,高速PLC將為寬頻接入通信作出更大貢獻.

現狀

電力通信網是為了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而應運而生的。它同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控制系統、調度自動化系統被人們合稱為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電網調度自動化、網路運營市場化和管理現代化的基礎;是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是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由於電力通信網對通信的可靠性、保護控制信息傳送的快速性和準確性具有及嚴格的要求,並且電力部門擁有發展通信的特殊資源優勢,因此,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電力公司都以自建為主的方式建立了電力系統專用通信網。
中國的電力通信網經過幾十年風風雨雨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通過衛星微波、載波、光纜等多種通信手段構建而成了一個以北京為中心覆蓋全國30個省(市、區)的立體交叉通信網。整箇中國電力通信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單技術到當今先進技術,從較為單一的通信電纜和電力線載波通信手段到包含光纖、數字微波、衛星等多種通信手段並用,從局部點線通信方式到覆蓋全國的幹線通信網和以程控交換為主的全國電話網、行動電話網、數字數據網,無不展現出電力通信發展的輝煌成就。隨著通信行業在社會發展中作用的提高,以電力通信網為基礎的業務不再僅僅是最初的程控語音聯網、調度時時控制信息傳輸等窄帶業務,逐漸發展到同時承載客戶服務中心、行銷系統、地理信息系統(GIS)、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OA)、視頻會議、IP電話等多種數據業務。電力通信在協調電力系統發、送、變、配、用電等組成部分的聯合運轉及保證電網安全、經濟、穩定、可靠的運行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並有利的保障了電力生產、基建、行政、防汛、電力調度、水庫調度、燃料調度、 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遠動、計算機通信、電網調度自動化等通信需要。雖然電力通信的自身經濟效益目前不能得以直接體現出來,但它所產生並隱含在電力生產及管理中的經濟效益是巨大的。同時,電力通信利用其獨特的發展優勢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
(1) 近67萬km的35kV及以上輸電線路是架設電力特殊光纜的極好資源,經濟、快速、安全、可靠; 
(2) 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電纜管道和電桿是建設光纖接入網的極好資源;
(3) 電力線通信(PLC)技術的日益成熟,為用戶接入提供了首選手段;
(4) 其它具有電力特色的技術,如無源光纖接入、無線寬頻、多點擴頻系統等,使電力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和發揮。

展望

傳統的電力線載波通信(PLC)主要利用高壓輸電線路作為高頻信號的傳輸通道,僅僅局限於傳輸話音、遠動控制信號等,套用範圍窄,傳輸速率較低,不能滿足寬頻化發展的要求。目前PLC正在向大容量、高速率方向發展,同時轉向採用低壓配電網進行載波通信,實現家庭用戶利用電力線打電話、上網等多種業務。國外如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家正在開展低壓配電網通信的研究和試驗。由美國3COM,Intel,Cisco,日本松下等13家公司聯合組建使用電力線作為傳送媒介的家庭網路推進團體--"Homeplug PowerlineAlliance",已經提出家庭插座(Home Plug)計畫,旨在推動以電力線為傳輸媒介的數位化家庭(DigitalHome)。我國也正在進行利用電力線上網的試驗研究。可以預見,在將來人們可以使用電力線實現計算機聯網及Internet接入、小區安全監控、智慧型自動抄表、家庭智慧型網路管理等業務,以低壓電力線為傳輸媒介的載波通信技術必將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和研究。未來的PLC應該能實現通信業務的綜合化、傳輸能力的寬頻化和網路管理的智慧型化,並能實現與遠程網的無縫連線。
目前,還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1)硬體平台:主要包括通信方式的合理選擇、通信網路結構的最佳化選擇等。擴頻方式、OFDM技術和多維格線編碼方式各有優點,哪一種適合低壓網還有待研究,或者也可以採用軟體無線電的思想為這三種方式提供一個統一的平台。電力網結構非常複雜,網路拓撲千變萬化,如何最佳化通信網結構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2)軟體平台:主要包括進一步研究PLC通信理論,改進信號處理技術和編碼技術以適應PLC特殊的環境。除了研究適合電力線通信的調製技術、編碼技術外,還需要研究自適應信道均衡、回波抵消技術、自適應增益調整等,這些技術在低壓PLC對保障通信尤為重要。(3)網路管理問題:除了上網、打電話外,低壓電力線還可以完成遠程自動讀出水、電、氣表數據;永久線上連線,構建的防火、防盜、防有毒氣體泄漏等的保全監控系統;構建的醫療急救系統等等。因此利用電力線可以傳輸數據、語音、視頻和電力,實現"四網合一",也就是說家中的任何電器都可以接入到網路中,和骨幹網連線。但是如何實現四種網路的無縫連線,以及由此帶來的非常複雜、龐大的網路管理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基本原理

在傳送時,利用調製技術將用戶數據進行調製,把載有信息的高頻載入於電流,然後在電力線上進行傳輸;在接收端,先經過濾波器將調製信號取出,再經過解調,就可得到原通信信號, 並傳送到計算機或電話,以實現信息傳遞。PLC設備分局端和數據機,局端負責與內部PLC數據機的通信和與外部網絡的連線。在通信時,來自用戶的數據進入數據機調製後,通過用戶的配電線路傳輸到局端設備,局端將信號解調出來,再轉到外部的Internet。具體的電力線載波雙向傳輸模組的設計思想:由調製器、振盪器、功放、T/R轉向開關、耦合電路和解調器等部分組成的傳輸模組,其中振盪器是為調製器提供一個載波信號。在發射數據時,待發信號從TXD端發出後,經調製器進行調製,然後將已調信號送到功放級進行放大,再經過 T/R轉向開關和耦合電路把已調信號載入到電力線上。接收數據時,發射模組傳送出的已調信號通過耦合電路和T/R 轉向開關進入解調器,經解調器解調後提取原始信號,並將原始信號從RXD 端送到下一級的數字設備中。

接口類型

電力線通信設備常用的接口如下:

RJ-45

RJ-45接口是乙太網最為常用的接口,RJ-45是一個常用名稱,指的是由IEC(60)603-7標準化,使用由國際性的接外掛程式標準定義的8個位置(8針)的模組化插孔或者插頭。

USB

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列匯流排是由IntelMicrosoft、Compaq、IBM、NEC等幾家大廠商發起的新型外設接口標準。USB1.1的傳輸速度12Mbps,USB2.0可達480Mbps;電纜最大長度5米。USB電纜有4條線,其中2條信號線,2條電源線,可提供5伏特電源。USB電纜還分禁止和非禁止兩種,禁止電纜傳輸速度可達12Mbps,價格較貴,非禁止電纜速度為1.5Mbps,但價格便宜;USB通過串聯方式最多可串接127個設備;支持即插即用和熱插拔

調製方式

電力線通信通常採用的調試方式為OFDM,即正交頻分復用。OFDM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HpmePLUG1.0的規範覆蓋4-21MHz的通信頻段,在這個頻段內劃分了84個OFDM通信信道。OFDM的原理是幾個通信信道按90度的相位作頻分,這樣的結果是當某一個信道波形過零點時相鄰信道的波形恰好是幅值最大值,這樣就保證了信道間的波形不會因外來的干擾而交疊、串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