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分析[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年版圖書]

電力系統分析[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年版圖書]
電力系統分析[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年版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力系統分析,由中國電力出版社於2010-2-1出版,作者為李梅蘭、盧文鵬。本書為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本書主要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內容全面,適應電類各專業的使用。本書共分十章,主要內容包括電力系統的基本知識,電力系統的等值電路及潮流計算,電力系統有功功率平衡及頻率調整,電力系統無功功率平衡及電壓調整,電能損耗計算及降低的措施,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分析,遠距離輸電,電網結構和典型事故分析,架空線路機械計算,電力網路設計等。

基本信息

版本介紹

電力系統分析新世紀高等院校精品教材
圖書作者: 韓禎祥 主編 吳國炎 副主編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7308010384
出版時間: 1997-12第2版
印刷時間:2005-7第7次印刷
開 本: 32
價 格(元):19

【目錄】

1 電力系統概述
1.1 電力系統及其發展
1.1.1 電力系統
1.1.2 電力系統的負荷和負荷曲線
1.1.3 電力系統中的發電廠
1.1.4 電力網的結構與結線
1.1.5 電壓等級和額定電壓
1.L 6 電力系統運行的特點和要求
1.1.7 電力系統發展簡史和我國的電力系統
1.2 電力系統基本元件概述
1.2.1 發電機
1.2.2 電力變壓器
1.2.3 電力線路
1.2.4 無功功率補償設備
22

1.2.5 高壓直流送電
2 電力系統元件數學模型
2.1 三相電力線路
2.1.1 電力線路電阻
2.1.2電力線路電感
2.1.3電力線路並聯電導
2.1.4電力線路並聯電容
2.1.5 電力線路的穩態方程和等值電路
2.2 變壓器
2.2.1雙繞組變壓器等值電路
2.2.2三繞組變壓器等值電路
2.2.3自耦變壓器及其等值電路
2.3 同步發電機和調相機
2.3.1同步發電機
2.3.2同步調相機
2.4無功功率補償設備
2.4.1並聯電容器
2.4.2並聯電抗器
2.4.3靜止補償器
2.5 電力系統負荷
2.6 多級電壓電力系統
中國電力出版社圖書編輯書名:電力系統分析ISBN:9787508398860開本:16開定價:31.60元內容簡介本教材主要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電力技術類專業的教材,也可用於職工培訓,還可作為發、供電企業和技術人員的參考書。圖書目錄前言第一版前言第一章電力系統的基本知識第二章電力系統的等值電路及潮流計算第三章電力系統有功功率平衡及頻率調整第四章電力系統無功功率平衡及電壓調整第五章電能損耗計算及降低的措施第六章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分析第七章遠距離輸電第八章電網結構和典型事故分析第九章架空線路機械計算第十章電力網路設計附錄

參考文獻

人民郵電出版社教材編輯書 名 電力系統分析
叢書名 21世紀高等院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規劃教材
標準書號 ISBN978-7-115-30716-3[1]
作 者 孫秋野編著
責任編輯 李海濤開 本 16開
印 張 16.5
字 數 410千字
頁 數 254頁
裝 幀 平裝
版 次 第1版第1次
初版時間 2012年12月
本印次 2012年12月
首印數 --冊
定 價 36.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共分10章,包括電力系統穩態暫態兩部分。穩態部分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電力系統概述、電網等值電路和參數計算、電力系統潮流計算、電力系統計算機潮流計算、電力系統有功功率與頻率、電力系統無功功率和電壓;暫態部分共4章,主要內容包括電力系統對稱故障分析、電力系統不對稱故障的分析與計算、電力系統靜態穩定性、電力系統暫態穩定性。本書重點闡述電力系統分析涉及的元件模型和計算機分析方法,全面論述發電、輸變電配電系統的構成、設計、運行以及管理的基本理論和設計計算方法,具有內容全面、實用性強、方便教學等特點。每章都有一定數量的例題和習題,以便於教師授課和學生的學習。
本書可作為電氣工程類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強電專業的教學用書,同時亦可作為從事電力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圖書信息

書名:電力系統分析(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圖書編號:1801042出版社:中國電力定價:24.0ISBN:750833756作者:陳立新、楊光宇出版日期:2005-12-01版次:1開本:16

簡介

本書重點講解電力系統短路電流的計算及其計算機算法,潮流計算及其計算機算法,調壓計算、調頻計算和經濟運行的計算;對電力系統的靜態穩定性暫態穩定性也作了一定的講解。每章都有一定數量的例題,以便於教師授課和學生的學習。本書可作為電氣工程類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強電專業的教學用書,同時亦可作為從事電力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第一章電力系統的基本概念1.1電力系統慨述1.2電力系統的額定電壓1.3電力系統負倚1.4電力系統中性點的運行方式1.5電力線路的結構第二章電力系統的計算基礎2.1架空線路的參數及其等效電路2.2變壓器的參數及其等效電路2.3同步發電機和負荷的參數及其等效電路2.4標么制2.5電力系統的等效電路第三章電力系統短路的基本知識3.1短路的一般概念3.2網路的變換和化簡3.3轉移電抗輸入電抗3.4電流分布係數第四章電力系統的三相短路4.1無窮大電源的三相短路4.2三相短路電流的實用計算4.3短路電流周期分量的近似估算4.4套用計算曲線求任意時刻短路點的短路電流第五章電力系統的不對稱短路5.1對稱分量法5.2電力系統元件的序參數5.3各序網路的制汀5.4簡單不對稱短路的分析計算5.5非故障處電流電壓的計算5.6不對稱短路時計算曲線的套用5.7非全相斷線的分析計算第六章電力系統的潮流計算6.1概述6.2電力網巾的電壓計算6.3電力網的功率損耗6.4開式網路的潮流計算6.5閉式網路的潮流分析第七章電力系統潮流的計算機算法7.1概述7.2潮流計算的數學模型7.3網路方程式7.4潮流計算的限制條件7.5選代法的潮流計算7.6牛頓拉夫遜法潮流計算第八章電力系統的無功功率和電壓調整8.1概述8.2電力系統的無功功率平衡8.3電力系統的電壓管理8.4發電機調壓8.5改變變壓器變比的電壓調整方式8.6利用無功功率補償調壓8.7通過改善線路參數調壓第九章電力系統的有功功率和頻率調整9.1概述9.2電力系統的有功功率平衡9.3電力系統的頻率特性9.4電力系統的頻率調整9.5各發電廠之間有功負荷的合理分配第十章電力系統的經濟運行10.1概述10.2電力網中電能損耗的近似計算10.3降低網損的技術措施10.4火電廠之間發電機有功出力的最優分配10.5電力系統中無功功率的最優分布第十一章電力系統的穩定性11.1概述11.2各發電機轉子之間的相對位置11.3發電機的轉子運動方程11.4電力系統的功角特性11.5電力系統的靜態穩定性11.6提高電力系統靜態穩定性的措施11.7負荷的靜態穩定性11.8電力系統的暫態穩定性11.9提高暫態穩定性的措施附錄電力線路、變壓器特性數據表

圖書信息

電力系統分析——新世紀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圖書作者:韓禎祥 主編吳國炎副主編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ISBN:7308010384出版時間:1997-12第2版印刷時間:2005-7第7次印刷開本:32價格(元):19

內容簡介

電力系統分析(analysisofelectricpowersystem)電力系統穩態運行分析、故障分析和暫態過程的分析。電力系統分析的基礎為電力系統潮流計算、短路故障計算和穩定計算。電力系統穩態分析主要研究電力系統穩態運行的性能,包括系統有功和無功功率的平衡,網路節點電壓和支路功率的分布等,解決系統有功功率頻率調整,無功功率和電壓控制等問題。電力系統潮流計算是電力系統穩態分析的基礎。

潮流計算的結果可以給出電力系統穩態運行時各節點電壓和各支路功率的分布。在不同系統運行方式下進行大量潮流計算,可以研究並從中選擇確定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安全可靠的運行方式。潮流計算還給出電力網的功率損耗,便於進行網據分析,並進一步制定降低網損的措施。潮流計算還可以用於電力網事故預想,確定事故影響的程度和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潮流計算也用於輸電線路工頻過電壓研究和調相、調壓分析,為確定輸電線路並聯補償容量、變壓器可調分接頭設定等系統設計的主要參數以及線路絕緣水平提供部分依據。

諧波分析主要通過諧波潮流計算,研究在特定諧波源作用下,電力網內各節點諧波電壓支路諧波電流的分布,確定諧波源的影響從而制定消除諧波的措施。電力系統故障分析主要研究電力系統中發生故障(包括短路斷線非正常操作)時,故障電流電壓及其在電力網中的分布。短路電流計算是故障分析的的主要內容。短路電流計算的目的,是確定短路故障的嚴重程度,選擇電氣設備參數。整定繼電保護,分析系統中負序及零序電流的分布,從而確定其對電氣設備和系統的影響。電力系統暫態分析主要研究電力系統受到擾動後的電磁和機電暫態過程,包括電磁暫態過程的分析和機電暫態過程的分析。電磁暫態過程的分析主要研究電力系統故障和操作過電壓及諧振過電壓,為變壓器、斷路器等高壓電氣設備和輸電線路的絕緣配合和過電壓保護的選擇,以及降低或限制電力系統過電壓技術措施的制訂提供依據。機電暫態過程的分析主要研究電力系統受到大擾動後的暫態穩定和受到小擾動後的靜態穩定性能。其中暫態穩定分析是研究電力系統受到諸如短路故障,切除或投入線路、發電機負荷,發電機失去勵磁或者衝擊性負荷等大擾動作用下,電力系統的動態行為和保持同步穩定運行的能力。為選擇規劃設計中的電力系統的網路結構,校驗和分析運行中的電力系統的穩定性能穩定破壞事故,制訂防止穩定破壞的措施提供依據。

靜態穩定分析為確定輸電系統的輸送功率,分析靜態穩定破壞和低頻振盪事故的原因,選擇發電機勵磁調節系統、電力系統穩定器的形式和參數提供依據。電力系統分析工具三要有暫態網路分析儀物理模擬裝置計算機數字仿真。暫態網路分析儀用阻抗模型模擬電力網用於電磁暫態過程的研究。其變壓器、線路的頻變電氣參數具有較高精度,而且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分析,有較強的實用價值。電力系統動態模擬裝置曾廣泛用於電力系統穩定研究和機電暫態分析。該模擬裝置的所有元件均為物理仿真模型,模擬產生的物理現象可與實際電力系統一一對應,可用於考核校驗實際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但由於模擬裝置中元件的數量有限,模擬試驗周期長以及計算機數字仿真的迅速發展等原因,其實際套用受到了限制。計算機數字仿真電力系統分析的主要方法。電力系統分析的理論研究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廣泛套用,促進了電力系統分析方法的進步和發展。

理論研究為電力系統分析建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例如三相交流電力系統不對稱故障和操作下電壓、電流計算的對稱分量法,以及描述同步電機的電壓電流磁鏈等電磁量與轉矩轉速等機械量之間的相互關係的派克方程。前者為現代電力系統網路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依據,而後者奠定了同步電機暫態分析的基礎。矩陣圖論數值計算等與計算機相關的套用數學分支在電力系統分析領域的套用與發展,使電力系統分析數學表達的形式、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數值計算方法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而大大提高了電力系統分析的規模和速度,適應了現代大規模電力系統(幾千個節點、上萬條支路)和實時控制快速分析的需要,這是其他分析手段無法比擬的。

目錄

1電力系統概述1.1電力系統及其發展1.1.1電力系統1.1.2電力系統的負荷和負荷曲線1.1.3電力系統中的發電廠1.1.4電力網的結構與結線1.1.5電壓等級和額定電壓1.L6電力系統運行的特點和要求1.1.7電力系統發展簡史和我國的電力系統1.2電力系統基本元件概述1.2.1發電機1.2.2電力變壓器1.2.3電力線路1.2.4無功功率補償設備1.2.5高壓直流送電2電力系統元件數學模型2.1三相電力線路2.1.1電力線路電阻2.1.2電力線路電感2.1.3電力線路並聯電導2.1.4電力線路並聯電容2.1.5電力線路的穩態方程和等值電路2.2變壓器2.2.1雙繞組變壓器等值電路2.2.2三繞組變壓器等值電路2.2.3自耦變壓器及其等值電路2.3同步發電機和調相機2.3.1同步發電機2.3.2同步調相機2.4無功功率補償設備2.4.1並聯電容器2.4.2並聯電抗器2.4.3靜止補償器2.5電力系統負荷2.6多級電壓電力系統

圖書信息

房大中,賈宏傑編著科學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定價:29.00語種:中文標準書號:978-7-03-026211-0裝幀:平裝版本:第一版開本:B5責任編輯:餘江,潘繼敏字數:353千字讀者對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頁數:268書類:本科生教育類冊/包:10編輯部:高等教育出版中心工科出版分社內容簡介本書重點闡述電力系統分析涉及的元件模型和計算機分析方法。全書共分11章,包括電力網路的數學模型、電力系統潮流的計算機分析方法、電力系統的經濟運行、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同步電機三相短路暫態過程分析、電力系統故障的計算機算法、電力系統穩定性分析中的元件模型、電力系統穩定性的基本概念、電力系統小擾動穩定性、電力系統暫態穩定性、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的措施。每章都提供了一些思考題,便於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高職、高專相關專業師生參考,還可作為電力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和培訓教材。

目錄

前言第1章 電力網路的數學模型1.1 節點電壓方程與節點導納矩陣1.1.1 節點電壓方程的建立1.1.2 節點導納矩陣元素的物理意義1.1.3 節點導納矩陣形成與修改的計算機方法1.1.4 節點方程的實數化求解方法1.2 節點阻抗矩陣1.2.1 節點阻抗矩陣表示的網路方程1.2.2 節點阻抗矩陣的特點及其元素的物理意義1.2.3 節點阻抗矩陣元素的求解方法1.2.4 節點阻抗矩陣元素的實數化求解方法思考題第2章 電力系統潮流的計算機分析方法2.1 潮流計算的數學模型2.1.1 節點的功率方程2.1.2 潮流計算中節點的分類2.1.3 電力網路的潮流方程2.2 牛頓-拉夫遜潮流算法2.2.1 牛頓疊代算法2.2.2 牛頓法的幾何解釋2.2.3 極坐標牛頓潮流算法的雅可比矩陣2.2.4 直角坐標牛頓潮流算法的雅可比矩陣2.2.5 初值的設定與元件通過功率和電流的計算2.2.6 牛頓潮流算法流程及評價2.3 快速解耦潮流算法2.3.1 快速解耦潮流算法的基本原理2.3.2 快速解耦潮流算法的評價2.4 直流潮流算法思考題第3章 電力系統的經濟運行3.1 電力系統經濟運行的基本概念3.2 火電廠間有功負荷的經濟分配3.3 水火電廠間有功負荷的經濟分配3.4 電力系統最優潮流3.4.1 最優潮流的數學模型3.4.2 最優潮流計算的降維梯度法3.4.3 解耦最優潮流思考題第4章 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4.1 abc坐標系的同步電機數學模型4.1.1 理想同步電機4.1.2 abc坐標系的同步電機方程4.2 dq0坐標系的同步電機數學模型4.2.1 派克變換4.2.2 dq0坐標系的同步電機方程4.2.3 派克變換的物理解釋4.3 同步電機的標麼值基本方程4.4 電機參數表示的同步電機數學模型4.4.1 同步電機參數4.4.2 同步電機參數與其原始參數的關係4.4.3 電機參數表示的同步電機方程4.4.4 同步電機的電磁轉矩方程4.5 同步電機的簡化數學模型4.5.1 定子電壓方程簡化模型4.5.2 轉子電壓磁鏈方程簡化模型4.6 同步電機的穩態數學模型及相量圖4.6.1 用同步電抗表示的同步電機穩態模型4.6.2 用暫態電抗表示的同步電機穩態模型4.6.3 用次暫態電抗表示的同步電機穩態模型思考題第5章 同步電機三相短路暫態過程分析5.1 同步電機三相短路物理過程分析5.1.1 同步電機三相短路的特點及磁鏈守恆原理5.1.2 無阻尼繞組同步電機空載三相短路的物理過程5.2 無阻尼繞組同步電機三相短路電流計算5.2.1 不計衰減時同步電機空載短路電流計算5.2.2 不計衰減時同步電機負載狀態下的短路電流計算5.2.3 自由電流衰減的時間常數5.3 有阻尼繞組同步電機三相短路電流計算5.3.1 不計衰減定子轉子短路電流計算5.3.2 自由電流分量的衰減時間常數5.4 強行勵磁對同步電機短路暫態過程的影響思考題第6章 電力系統故障的計算機算法6.1 三相對稱短路故障計算6.2 簡單不對稱故障計算6.2.1 序網路連線埠電壓方程6.2.2 不對稱短路故障計算6.2.3 不對稱斷線故障計算6.3 複雜故障的計算6.3.1 不對稱故障的通用邊界條件6.3.2 多重故障計算思考題第7章 電力系統穩定性分析中的元件模型7.1 概述7.2 發電機的轉子運動方程7.2.1 轉子運動方程的推導7.2.2 轉子運動方程的標麼值表示7.2.3 慣性時間常數及物理含義7.3 發電機功角及功率特性7.3.1 轉子位置角7.3.2 功角及簡單電力系統穩態功率特性7.3.3 用其他電勢表示的發電機功率特性7.3.4 複雜系統的功率特性7.4 功率特性影響因素分析7.4.1 網路參數的影響7.4.2 自動勵磁調節器的影響7.5 發電機勵磁系統7.5.1 發電機勵磁系統的構成7.5.2 主勵磁系統模型7.5.3 發電機勵磁系統數學模型7.6 原動機及調速器系統7.6.1 水輪機及調速器系統7.6.2 汽輪機及調速器系統7.6.3 原動機及調速器系統簡化模型7.7 電力負荷模型7.7.1 靜態負荷模型7.7.2 感應電動機負荷模型7.7.3 其他負荷模型簡介思考題第8章 電力系統穩定性的基本概念8.1 電力系統穩定性概述8.2 小擾動穩定性的初步概念8.3 暫態穩定性的初步概念8.4 負荷穩定的初步概念8.5 電壓穩定的初步概念思考題第9章 電力系統小擾動穩定性9.1 小擾動穩定性基礎概念9.1.1 動力系統模型9.1.2 運動穩定性的基本概念9.1.3 系統的線性化模型9.1.4 系統控制參數變動的影響9.1.5 電力系統小擾動穩定性分析步驟9.2 單機-無窮大系統小擾動穩定性分析9.2.1 不計發電機阻尼時的穩定性分析9.2.2 計及發電機阻尼時的穩定性分析9.2.3 小擾動穩定儲備係數和系統阻尼因子9.3 簡單電力系統小擾動穩定分岔分析9.3.1 系統模型9.3.2 系統小擾動穩定性分析9.4 多機電力系統小擾動穩定性分析9.4.1 系統模型9.4.2 系統初始點的小擾動穩定性分析9.4.3 系統負荷水平變動對小擾動穩定性的影響9.4.4 發電機出力對系統小擾動穩定性的影響9.4.5 綜合考慮負荷水平和調度方式變化對系統小擾動穩定性的影響思考題第10章 電力系統暫態穩定性10.1 概述10.1.1 大擾動後的暫態過程10.1.2 電力系統暫態穩定分析模型及其簡化10.1.3 電力系統暫態穩定分析方法10.1.4 暫態穩定性研究的一些新問題10.2 單機無窮大系統的暫態穩定判據——等面積定則10.2.1 發電機各階段的功率特性曲線10.2.2 暫態穩定和不穩定場景分析10.2.3 等面積定則10.3 電力系統暫態穩定分析數值方法10.3.1 常微分方程的數值積分方法10.3.2 微分-代數方程的數值積分方法10.4 單機無窮大系統暫態穩定數值分析10.4.1 電力系統模型10.4.2 不計阻尼時的暫態性分析10.4.3 影響系統暫態穩定性的因素分析10.5 多機電力系統暫態穩定性分析簡介10.5.1 暫態穩定分析的網路模型10.5.2 電力系統暫態穩定分析的一般步驟10.5.3 多機電力系統暫態穩定分析示例思考題第11章 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的措施11.1概述11.2 在電力系統規劃設計階段可採取的措施11.2.1 提高系統功率極限的原理11.2.2 改善發電機運行特性11.2.3 改善輸電線路的運行參數11.2.4 改善變壓器運行特性11.2.5 實施無功補償11.2.6 最佳化保護裝置11.3 DyLiacco安全構想和運行控制措施11.3.1 DyLiacco安全構想11.3.2 EMS系統安全監控功能簡介11.3.3 電力系統運行控制的三道防線11.4 電力系統運行控制措施11.4.1 電力系統預防控制11.4.2 電力系統緊急控制11.4.3 實際例子11.5電力系統恢復控制11.5.1 制定恢復計畫和實施恢復培訓11.5.2 有功平衡頻率控制11.5.3 無功平衡和電壓控制11.5.4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配合思考題參考文獻

高職教材

書名:電力系統分析層次:高職高專配套:電子課件作 者:張家安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03-01ISBN:978-7-111-41348-6開本:16開定價:¥33.0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八個單元,從電力系統的基本概念入手,依次介紹:電力系統基本知識、電力系統的計算、電力系統電能質量、電力系統的經濟運行和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等內容。

本書第一單元為概述,介紹電力系統的基本知識;第二單元電力系統各元件的數學模型,第三單元電力系統的潮流計算,第四單元電力系統對稱短路的分析計算,第五單元電力系統不對稱短路的分析計算,這四個單元介紹了電力系統常用的基本計算知識;第六單元電力系統頻率電壓調整,介紹電能質量兩個最主要指標的內容;第七單元電力系統的經濟運行;第八單元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書中還附有電力系統主要元件常用電氣參數和短路電流運算曲線,這些內容可供讀者在工程套用中參考套用。

目錄

第一單元電力系統的基本知識
課題一電力系統概述
課題二電力系統的額定電壓
課題三電力系統負荷
課題四電力系統的中性點接地方式
課題五電力線路的基本結構
習題
第二單元電力系統各元件的數學模型
課題一電力線路的數學模型
課題二變壓器的數學模型
課題三發電機和負荷的數學模型
課題四標麼制及電力網路的數學模型
習題
第三單元電力系統潮流計算
課題一概述
課題二開式網的潮流計算
課題三閉式網的潮流計算
課題四計算機潮流計算
習題
第四單元電力系統對稱短路的分析計算
課題一短路的基本概念
課題二無限大功率電源供電的三相短路
課題三電力系統三相短路的實用計算
課題四三相短路電流的計算機算法
習題
第五單元電力系統不對稱短路的分析計算
課題一對稱分量法在不對稱短路計算中的套用
課題二同步發電機和異步電動機的序電抗
課題三變壓器的零序電抗及其等效電路
課題四電力線路的零序阻抗和等效電路
課題五電力系統各序網路的繪製
課題六簡單不對稱短路的分析與計算
課題七不對稱短路時網路中電流和電壓的計算
課題八電力系統非全相運行
習題
第六單元電力系統頻率電壓調整
課題一電能質量標準
課題二電力系統的頻率特性
課題三電力系統有功功率平衡和頻率調整
課題四電力系統的靜態電壓特性
課題五電力系統無功功率平衡和電壓無功管理
課題六電力系統的調壓措施
習題
第七單元電力系統經濟運行
課題一概述
課題二電力網的經濟運行
課題三發電廠的經濟運行
課題四電力線路導線截面積的選擇
習題
第八單元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課題一概述
課題二同步發電機的功角特性及轉子運動特性
課題三電力系統靜態穩定性分析課題四電力系統暫態穩定性分析
課題五電力系統的振盪
課題六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的措施
習題
附錄
附錄A導線的技術參數
附錄B導線的允許載流量
附錄C電力變壓器的技術參數
附錄D電力電容器的技術參數
附錄E電抗器的技術參數
附錄F短路電流運算曲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