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上調方案

與此同時,在近期多方有關“電廠巨虧”的輿論背景下,電價上調的預期也逐漸增強。 在這種情況下,電監會近期預警稱,中部六省份今冬明春或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電力短缺,部分省市將再次面臨拉閘限電的考驗。 如不及時上調電價,已經虧損嚴重的電力企業將更加缺乏發電積極性,而缺電對巨觀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事件核心

隨著冬季取暖用電高峰來臨,全國電力緊張形勢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在近期多方有關“電廠巨虧”的輿論背景下,電價上調的預期也逐漸增強。

事件背景

電力企業正面臨著2008年以來最為嚴峻的運營壓力,局部地區電荒苗頭再現,部分省市或再次面臨拉閘限電考驗。在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的背景下,電價近期在全國範圍內上調的必要性、可能性正進一步加大。同時,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火電廠排放新標準,也增加了上調電價的緊迫性。
電力企業正面臨發電虧錢的窘境。從電力企業三季報可以看出,前三季度電力板塊利潤額同比下滑逾26%。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巨大,有部分電廠負債率已經接近150%。
在這種情況下,電監會近期預警稱,中部六省份今冬明春或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電力短缺,部分省市將再次面臨拉閘限電的考驗。目前已進入供電供暖旺季,推升動力煤價格季節性上漲的因素增加,這將使電力企業的日子更加難過。
另外,《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據中電聯初步測算,環保標準的提高將每年增加火電廠900億-1100億元的運行費用。在脫硝電價尚未出台的情況下,電力企業很難在已經嚴重虧損的情況下承擔如此之大的運行成本。
基於上述因素,短期內保障電力安全供應的必要性大增。如不及時上調電價,已經虧損嚴重的電力企業將更加缺乏發電積極性,而缺電對巨觀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官方回應

儘管此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已明確表態,在通脹壓力減弱的情況下,將啟動價格矛盾的“梳理”工作,其中便包括市場煤與計畫電之間的矛盾,但究竟何時調整,監管部門仍三緘其口。
針對前日媒體曝出的國家發改委近期將大面積調整電價,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昨日回應表示,尚未看到上調方案。業內人士指出,市場煤與計畫電矛盾已久,加之煤炭資源稅改革可能緊隨油氣被提上日程,如果不及時調整,將嚴重影響電企發電的動力,電荒恐越發嚴重,因此應在新的煤炭資源稅開徵前儘快啟動電價調整,綜合考慮,明年上半年可能成合適視窗。

電價上調方案或近期公布

國家有關部門本周一開始組織地方相關部門及電力企業代表共同商議電價調整方案。市場普遍預計,此次上網電價調整幅度在每千瓦時2分左右,調整覆蓋的地區較廣,方案可能近期對外公布。
資料顯示,最近一次火電上網電價調整——今年4月10日上調了11個省份的上網電價,上調0.01元/千瓦時,兩個月後,15個省市的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上調了0.067元/千瓦時。市場人士說,這次調整也將會沿襲先調上網電價再調銷售電價的規律,不會“驚動”居民的用電價格。
上調電價的訊息在業內並不算意外。廈門大學中國信託網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報記者表示,上網電價調整2分左右,對實體經濟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但對目前“連連叫虧”的火電發電企業來說有扭虧為盈的可能。
“目前的確存在電價上調的可能,一是因為CPI的下降留出一定的利得財富漲價空間,二是要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讓高耗能企業節約用電,三是要保護髮電企業的積極性,保證冬季用電供應。”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長單葆國告訴記者,今年煤價上漲過快給發電企業造成的壓力較大,不少火電發電企業借停機檢修之名減少了機組運行時間,而水電減發使得對火電的依賴更大,因此,國家從保障冬季電力供應的角度上調上網電價也是必然之舉。
記者從電監會也了解到,四季度和迎峰度冬期間,華北華中華東和南方等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南方和華中部分地區用電形勢嚴峻,全國電力缺口可能在2600萬千瓦左右。預計今後一段時間煤價仍將維持高位運行,進一步上漲的風險較大,部分地區將出現電煤供應緊張的局面。如果電煤供應得不到保障以及遇到嚴寒氣候條件,缺口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