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陳

"雷鋒陳"是著名當代藝術家舒勇,以中國首善陳游標的身體以及中國首善這個身份為材料創作的行為藝術作品.在2012兩會期間引起廣泛的關注和爭議.並形成為一個著名社會文化事件。

"雷鋒陳"是著名當代藝術家舒勇,以中國首善陳游標的身體以及中國首善這個身份為材料創作的行為藝術作品.在2012兩會期間引起廣泛的關注和爭議.並形成為一個著名社會文化事件.

"雷鋒陳”是件時代藝術品
3月3日,頭戴雷鋒帽、身穿軍大衣、手握鋼槍,“中國首善”,江蘇省政協委員,擁有全國兩會“旁聽證”的陳游標一身標準“雷鋒”裝扮亮相湖南衛視《鋒尚之王》節目錄製現場。他成為藝術家舒勇的作品。
唐明燈媒體人
全國道德模範陳游標又一次成功地俘獲了公眾的眼球。3月3日,陳游標身著軍服,手持鋼槍,裝扮成雷鋒模樣,參加一檔電視節目,在錄播現場的鏡頭下亮相,“為祖國站崗一小時”。這件事與陳游標此前諸多聳動一時的各種行為一樣,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在網路上照例是一派毀譽交織的景象。遺憾的是,在爭議之中,無論是肯定還是質疑,多數基於陳游標長期以來在公眾心目中形成的刻板印象,其中的讚許多是空洞乏味的說辭,往往言不及義;而非議則有情緒化、簡單化的弊端,無非是陳游標是在雷人、炒作、作秀……諸如此類,也難免大而化之的嫌疑。
綜觀網上有關此事的爭議,給人以過多地沿襲了成見而新意匱乏之感,並未洞幽燭微而為增進對陳游標的認識提供信息增量。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是,在這次事件中,陳游標的角色,與他以往諸多活動中的本色表演完全不同。許多人正是忽視了或者沒有意識到這樣的事實,從而陷入陳游標已經過河了,圍觀者還在摸石頭的窘境。
如果更為公允客觀地看待和理解陳游標扮雷鋒這件事,那么,就應該承認一個不能忽略的前提:這原本是一件創作者命名為《雷鋒陳》的行為藝術作品。在這件作品中,無論陳游標、軍裝、鋼槍還是雷鋒,其實都只是構成這件藝術品的主要元素罷了。其中學雷鋒活動歷經半個世紀風雨積累的精神財富、陳游標自身的品牌積累和品牌效應,疊加上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和兩會等時機,則是這個行為藝術作品在熱點密布的現狀下脫穎而出並奪人耳目的根本原因。
藝術源於現實,高於現實,屬於藝術體驗和藝術欣賞的常識;同時,由於藝術家的價值觀迥異,有的唯美,為藝術而藝術;有的唯實,用藝術干預現實。從這個角度看,《雷鋒陳》顯然屬於後者。而參與者陳游標稱穿上軍裝拿起道具槍後,“神聖的感覺立即充盈全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歸類於藝術活動中的審美體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享受藝術過程中,觀眾雖然有多元欣賞和解讀作品的自由,但也應該尊重創作意圖,避免對作品闡釋過度。故而也應該傾聽藝術家的心聲。比如,《雷鋒陳》作者就強調,他“絕無惡搞雷鋒和陳游標之意,而是作者對雷鋒精神的全新理解,也是學雷鋒精神不斷成長的結果”。“從藝術的層面來看,陳游標這些年出格的慈善行為本身已經變成一種文化現象,需要我們去研究和發現。”
這也就是說,即使不評判藝術質量高低,《雷鋒陳》這一作品也自有其社會價值,有助於公眾更為清晰地定位和深入地了解陳游標。這位2008年因據稱率60輛工程車前往地震災區參與救援而全國聞名,繼而通過一系列別具一格的慈善活動持續活躍在公共領域的突出人物,因其人其事疑點重重,所作所為特立獨行,長期以來飽受爭議。倒是《雷鋒陳》這一行為藝術作品,以及他在3月4日發布,且由他擔綱主演的一部名叫《友愛•有愛—懷念雷鋒》微電影,意圖顯得格外透明清楚,為觀察他動向提供了參照和依據。看得出來,在慈善領域和環保領域,陳游標顯然發揮得盡情,但不夠盡興。他正在轉型,從環壇起跑,穿越慈壇,進軍藝壇—種種跡象現實,陳游標疑似一直在默念一句潛台詞:其實我只是一個演員。
唐明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