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崇拜

雷神崇拜

簡介“雷神崇拜”的問題在徐山《雷神崇拜——中國文化源頭探索》一書中已有詳細的討論。

簡介

“雷神崇拜”的問題在徐山雷神崇拜——中國文化源頭探索》一書中已有詳細的討論。

《雷神崇拜——中國文化源頭探索》,徐山著,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6月版。

引言

該書系統地考釋甲骨文字的原始含義,並以文獻資料相佐證,闡明漢語言的核心語義系統反映的是上古社會對雷神的崇拜,而祭祀雷神的原始方式是燎祭;進而展示了雷神語義系統在語言方面和神話歷史藝術哲學等方面的種種表現,說明中國文化的各個側面大都從雷神崇拜這一文化源頭派生、演變而來。

目 錄

一 雷神語義系統的重構

(一) 雷神語義系統的核心

1. 雷和神

2. 雷和靈

3. 雷和龍

4. 雷和鬼

5. 雷和帝

6. 雷和王

(二) 雷神語義系統的性質

(三) 雷神崇拜的普遍性

1. 我國少數民族的信仰

2. 印度因陀羅

3. 希臘宙斯

4. 《聖經》中的上帝

5. 《古蘭經》中的真主

6. 國外其他民族的信仰

二 雷神語義系統在語言方面的表現

(一) 祭祀方式——燎祭、焚人

1. 主、示、宗

2. 、拜、奏、奉、對、埶、

3. 冊、典

4. 帀、萬、賓

5. 乎、兮、於、雩、丂、平

6. 焚人、暴尪

7. 烄、赤、粦、烝、 、艱、黃、羌

(二) 祭祀者——稱謂、職官

1. 父、叟、考、兄、公

2. 尹、君、僚、史、吏

3. 士、匕(妣)

4. 工、巨

5. 陽、眾、昆

6. 巫、舞、爽

(三) 祭祀場所——政治中心

1. 才、在

2. 中

3. 土、社

4. 姓、氏

5. 豐、封、邦

6. 方、韋、亥、邑、國

7. 者、都

8. 郊

9. 市

10. 岳、河、漢

(四) 漢字形體所表現的天人關係

1. 上下結構中下為“口”的一組字

2. 部件“ ”的意義:頂蓋;蓋天說

3. 臣、望

4. 上、下、尚、冋、旁

5. 上下方向的垂直運動

(五) a音位——原始的擬聲音位

1. a音位在雷神語義系統中的演變

2. 漢語中原始語音層次的擬聲性質

3. 第一人稱代詞

4. 第二人稱代詞

5. “人”在語音系統中的位置

6. 疑問代詞

7. 漢語起源於感嘆說

三 雷神語義系統在文化方面的表現

(一) 神話

1. 洪水母題:災、昔

2. 大禹治水

3. 啟

4. 女媧補天

5. 共工

6. 混沌

7. 雄虺九首

8. 鍾馗

9. 壽

10. 彭祖

(二) 歷史

1. 夔

2. 華、夏、華夏、赤縣神州

3. 夏商周三代的關係

4.黃帝皇帝軒轅

5.伏羲女媧

6.羲和

7. 吳

8. 粵

(三) 藝術

1. 陶器、青銅器紋飾

2. 十字圖形、甲

3. 顏色

4. 歌、舞、龠

5. 禮

6. 占卜

7. 鼎、貞、真

8. 燎柱的演變

9. 燎祭的文化凝聚性

(四) 哲學

1.《老子》的“道”

2.德

3.是

4.太極圖

5.天人關係的演變

結 語

弗雷澤《金枝》的比較:金枝即燎炬

附 錄

漢語言提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