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芭蕉芋豬

雷波芭蕉芋豬

雷波芭蕉芋豬,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特產,指在雷波縣境內以生鮮或曬制的芭蕉芋莖、葉、塊根,經粉碎發酵後作為主要原料餵養的生豬,當地俗稱“芭蕉芋豬”。雷波用芭蕉芋(又稱蕉藕)餵豬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用芭蕉芋作為飼料出欄的豬肉具有色澤一致,肉質紅潤,食之鮮嫩,可口化渣的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

基本信息

品質特點

雷波縣用芭蕉芋(又稱蕉藕)餵豬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後得到快速發展。用芭蕉芋作為飼料出欄的豬肉具有色澤一致,肉質紅潤,食之鮮嫩,可口化渣的特點。據檢測,芭蕉芋豬肉中所含能量為218千卡、蛋白質17.7g以上、碳水化合物24.7g,並富含鈣、鐵、鋅、硒、鈉、鉀等微量元素;無砷、鉛、鉻等有毒有害物質及獸藥、農藥殘留且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青睞。

生產條件

雷波縣從20世紀60年代引進種植芭蕉芋,從金沙江河谷的柑子、中田、穀米等鄉,到高海拔的箐口、谷堆等鄉,均有它的蹤跡。到2007年,全縣農戶自發性種植芭蕉芋的面積48000畝。芭蕉芋,學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旱芋、煎芋、蕉茅,屬曇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塊莖富含蛋白質、蛋氨酸、賴氨酸等營養成份,具有生長範圍廣、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等特點,是飼養畜禽的一種優質飼料。
在雷波,用芭蕉芋作主要飼料餵養的生豬,肉質細嫩、滋潤,板油潔白如玉,煉油時化渣快、油渣少。農戶餵養的芭蕉芋豬,一般自己宰殺食用,少有出售。

生產情況

2007年起,雷波縣通過廣泛調研和深入論證,決定推廣芭蕉芋飼餵生豬這一項目,打造無公害的“芭蕉芋豬”及其產品,實施品牌戰略,使畜牧產業加速惠民富民進程。2007年在杉樹堡鄉建立了“芭蕉芋豬”生產基地,以基地示範輻射帶動項目實施。為把發展芭蕉芋豬發展成為當地農民民眾增收致富的一項特色產業,雷波縣按照“科學規劃、科學養殖”的原則,依靠科技生產推動發展該項目的發展。一是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規範管理”的原則,抓好養殖小區與畜牧業結構調整,正確引導養殖戶做好發展規劃,重點培養扶持一批懂技術、懂經營的養殖大戶,以點帶面、典型示範帶動有條件的地區和農戶發展芭蕉芋豬項目。二是實施畜牧科技進村入戶工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芭蕉芋豬養殖戶進行包片掛點,一對一的幫扶,開展科學養殖技術培訓,解決養殖戶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三是研究和推廣芭蕉芋豬科學生產綜合配套技術,配套實施“畜-糧”、“畜-沼-糧”、“畜-沼-果”等循環經濟生產模式,改善和提高芭蕉芋豬養殖及配套設施條件,推動了芭蕉芋豬的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
到2009年,全縣已建4個芭蕉芋豬科技示範園區,2009年全年出欄芭蕉芋豬2.5萬頭,產值4000萬元。《雷波芭蕉芋豬養殖技術規程》成為涼山農業地方標準,到2010年,該縣已建成芭蕉芋豬園區(養殖小區)6個,培育規模化、標準化重點示範戶152戶,年可出欄“芭蕉芋豬”12萬頭。2011年通過了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

地理標誌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四川省雷波縣畜牧站申請對“雷波芭蕉芋豬”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於2011年8月17日準予登記。

保護範圍

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境內,包括錦城、南田、汶水、黃琅、永盛、西寧、上田壩、莫紅、山稜崗、馬頸子、卡哈洛等,共33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3°45′00″~103°47′00″,北緯27°36′00″~27°49′00″。

技術規程

AGI2011-01-00574。

產品標準

DB5134/T192―2010
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雷波芭蕉芋豬的分布、特徵、質量控制、飼料調製、生產性能、肉質標準、鑑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涼山州行政區域內雷波芭蕉芋豬的飼養、鑑定、評定、銷售。
2、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對於本檔案的套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檔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檔案。
DB 5134/T182 雷波芭蕉芋豬養殖技術規程
NY 5029 無公害食品 豬肉
GB/T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GB/T5009.5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
GB/T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測定
GB/T5009.6 食品中脂肪的測定
GB/T5009.88 食品中膳食纖維的測定
GB/T5009.92 食品中鈣的測定
GB/T5009.87 食品中磷的測定
GB/T5009.90 食品中鐵、鎂、猛的測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3、術語和定義
雷波芭蕉芋豬是在雷波縣境內以生鮮或曬制的芭蕉芋莖、葉、塊根,經粉碎發酵後作為主要飼料,按照DB5134�T182飼養的商品豬,稱之為“雷波芭蕉芋豬”。
4、分布及特徵
4.1、分布
主要分布在雷波縣所轄33個鄉(鎮)、海拔1800m以下的山區和乾熱河谷地區。
4.2、特徵
雷波芭蕉芋豬具有所選用的本品種固有的特徵,生長周期長,肉色鮮紅、肉質細嫩,口感好,香味濃。
5、質量控制
雷波芭蕉芋豬的飼養以各鄉鎮建立科技示範園區、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養殖重點戶(場)為主,各轄區畜牧獸醫站提供技術支撐,加強飼養過程監管、質量監控。按照DB 5134/T182 雷波芭蕉芋豬養殖技術規程執行。防疫、檢疫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有關規定執行。
6、飼料調製、飼餵
飼料用生鮮的芭蕉芋莖、葉、塊根洗淨(或曬乾)粉碎後,與玉米面、麥麩、米糠等一種或多種載體按一定比例混合,發酵處理調製而成。飼餵時不加任何添加劑,飼料取出後直接飼喂,不需蒸煮。
7、生產性能
7.1、體尺測定

表1 雷波芭蕉芋豬各育肥階段體高體重胸圍測定
性別 指標 4-6月齡 6-8月齡 8-10月齡
公豬 體高cm 69-72cm 75-79cm 82-86cm
體重kg 83-90kg 98-115kg 115-130kg
體長cm 112-115cm 118-132cm 124-139cm
胸圍cm 108-115cm 117-126cm 126-135cm
母豬 體高cm 67-69cm 71-76cm 79-82cm
體重kg 70-85kg 86-101kg 110-126kg
體長cm 105-112cm 110-121cm 118-136cm
胸圍cm 107-111cm 109-115cm 120-132cm
 註:表中所測量的豬均為閹割後育肥豬
7.2、肥育性能
胴體產肉量適中,肌肉間脂肪含量偏高,胴體品質好、眼肌面積大、瘦肉率中等。在70~130kg階段,日增重641.96±38.92g,每公斤增重耗混合精料3.34kg。體重140kg時屠宰,屠宰率69.31±2.49%,膘厚3.06±0.25cm,眼肌面積26.93±1.2c�,胴體瘦肉率59.35%,背最長肌大理石紋明顯。
7.3、肉質及營養成分標準
雷波芭蕉芋豬肌肉有光澤、色澤紅潤,肌間脂肪含量較高、口感好、清香味濃。雷波芭蕉芋豬豬肉(眼肌)所含水分低於其它豬4~6%,含鐵量高於其它豬8~10%,肌間脂肪含量高於其它豬40~60%,能量高於其它豬30~35%。雷波芭蕉芋豬肉感觀指標見表2,芭蕉芋豬肉(眼肌)檢測指標見表3。
8、鑑定方法
雷波芭蕉芋豬鑑定方法見附錄A
9、綜合評定
9.1、雷波芭蕉芋豬豬肉感官指標應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項目 鮮片豬肉 凍片豬肉(解凍後)
色澤 肌肉色澤鮮紅或深紅,有光澤;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 肌肉有光澤,色澤暗紅;脂肪呈乳白,無霉點。
彈性 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 指壓凹陷恢復稍慢。
組織狀態 肌纖維清晰,有堅韌性,有彈性。 肉質緊密,有堅實感。
黏度 外表微乾或微濕潤,不黏手。 外表及切面濕潤,不黏手具有凍豬肉正常氣味。
氣味 具有鮮豬肉固有的氣味,無異味。 具有凍豬肉固有的氣味,無異味。
肉 湯 煮沸後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於液面,清香味濃,湯表面大量油滴聚集。油脂氣味和滋味鮮美。 煮沸後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於液面,油脂氣味及滋味淡。
 9.2、雷波芭蕉芋豬肉(眼肌)檢測指標應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項目 指標
水份(%) ≤67.5
粗蛋白(%) ≥17.5
粗灰分(%) ≤1.0
粗脂肪(%) ≤13.5
不溶性膳食纖維(%) ≥6.5
能量(MJ/kg) ≥8.8
鈣(mg/kg) ≥13
磷(%) ≥0.1
鐵(mg/kg) ≥16
 9.3、檢驗方法
9.3.1、豬肉感官指標
採用目測、鼻嗅、指壓、品嘗的方法檢驗。
9.3.2、豬肉(眼肌)檢測指標
9.3.2.、水份:按照GB/T5009.3規定執行。
9.3.2.2、粗蛋白:按照GB/T5009.5規定執行。
9.3.2.3、粗灰分:按照GB/T5009.4規定執行。
9.3.2.4、粗脂肪:按照GB/T5009.6規定執行。
9.3.2.5、不溶性膳食纖維:按照GB/T5009.88規定執行。
9.3.2.6、能量:按照《食物成分表》規定執行。
9.3.2.7、鈣:按照GB/T5009.92規定執行。
9.3.2.8、磷:按照GB/T5009.87規定執行。
9.3.2.9、鐵:按照GB/T5009.90規定執行。
9.4、雷波芭蕉芋豬綜合評定應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質量控制 飼料調製、飼餵 體高體重胸圍體長指標 綜合評定
全面符合 全面符合 全面符合 全面符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