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的歡顏

零碎的歡顏

零碎的歡顏編者:《三聯生活周刊》引編輯部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頁碼:541 頁出版日期:2009年ISBN:9787108031297條形碼:9787108031297版本:1版裝幀:精裝開本:16中文:中文叢書名:三聯生活周刊文叢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有人把“生活圓桌”和《紐約客》雜誌的“城中閒談”相提並論,我覺得這沒什麼可比的,這兩個欄目都放在雜誌比較靠前的位置上,這是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我也從來沒認真看過“城中閒談”,看《紐約客》都是看它的長篇特寫,那是雜誌寫作的最高標準。這么說並不是要否定“生活圓桌”的價值,在一開始,它是有價值的,它給我們的表述方法帶來一些變化。在十來年前,報紙雜誌上見到的短文大多是“散文”或者“美文”一路,也沒有那么多專欄和專欄作家,所以“圓桌”上比較肆意、信息豐富的短小文章還能讓人眼前一亮,當然有許多作者在這樣短小的文章中還呈現出了想像力、結構感,那更了不起。

編輯推薦

卑微的自由主義者,美的你,夜跑俱樂部,腐食者說,零碎的歡顏,機械複製時代的筆記,家有芳鄰,魚的想法。

目錄

No.1 卑微的自由主義者

阿米

安娜與我

另一個星系

關二娘

網戀不靠譜

富翁的女朋友

丁香不認識玫瑰

距離

修保險絲的人

世界是一場婚禮

博物館情人

親愛的蘇絲黃

家有智妻

女人和馬

狗皮膏藥和抹布

永結無情游

已結束的婚禮

美腰客

理智與情感

文青相親

剩女傳說

美人

卑微的自由主義者

跳樓

遍地哀鴻

路痴女青年

一見鍾情的機會

小蘭和小魯

40.30.20

鴛鴦蝴蝶漢堡包

告解

No.2 美的你

男人底色

睫報頻傳

銀行驚魂

美的你

禮物

時尚前沿

購物

信箱測試

你用手機看電視?

老時尚

完美幻覺廣告

機佬與機女

夾腳拖鞋

夏帽相回顧

浪漫的腳踏車

不買車宣言

兩個奇人

人民是不怕麻煩的

寒磣的出口

LV的鉤子

一個厭倦的神情

牛仔褲的秘密價碼

欺負你有錢

消費者剩餘

炫耀性消費

艾爾頓·約翰的衣服

鞋有千千結

看不見的鈔票

名媛

準商業行為

最難相知

時尚語文

關於Dress Code

鄉下美元

No.3 夜跑俱樂部

圍棋就是圍城

山說

腦袋的力量

小羅的腳法

被消化的足球

一球一世界

我被籃球撞了一下腰

體育生活

軟爸爸硬爸爸

當然是足球

世界盃的來信

美體真人秀

爬山痛史

船上的一下午

我的牌友們

胖人英雄譜

鼓之瑟之

不敢像馬那樣活著

SPA初體驗

丘處機的聽力

黃球

始於足下

高爾夫的袍

Fl有多快?

高原反應

京郊大地的馬拉松

高雅的標準

夜跑俱樂部

抽菸的人是可恥的

噴嚏

與世無爭的海島

出國須知

MSN之旅

在路上

空城

坐飛機你怕不怕?

張飛頭漂雲陽後

漢室家風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No.4 腐食者說

小白兔的“墮落

廚房

包子

對一筐香蕉的等待

情深者

吃法和說法

喝我,喝我

最後一頓吃什麼

行為藝術

肉食者慌

食肉心不慌

腐食者說

評書與吃飯

爆米花經濟學

猜一猜今天誰買單

嘮刀

從廚房看天下

漫漫茶事

真酒無糖

禮花香檳

酒事

食色不分家

為“蘇聯情結”去吃飯

市井男女與城市規劃

唯人與瓜難知

食品古董

玻璃午餐

青椒炒雞蛋

春的摭憶

速食麵軼事

消夜

亂世佳人

No.5 零碎的歡顏

No.6 機械複製時代的筆記

No.7 家有芳鄰

No.8 魚的想法

後記

…… [看更多目錄]

序言

我在1995年9月接任《三聯生活周刊》執行主編,籌備《三聯生活周刊》正式以半月刊方式連續出版的時候,設計最後一個欄目為《生活廣場·大家談》。就欄目而言,是沿襲原來的設計。在我接手《三聯生活周刊》之前,錢鋼在《三聯生活周刊》創辦試刊期間,就設計了“生活廣場”這個欄目,楊浪在《三聯生活周刊》以月刊方式正式創辦時,改成為“百姓廣場”。“廣場”是當時三聯書店的領袖董秀玉先生特別喜歡的一個概念,那是一個無拘無束開放交流的文化空間。

雖為“廣場”,其實能做到集會、演講交匯之氣勢並不可能,要想將一種思想有寄附之地,文字在千字之內也不可能。我一開始求助於文學圈最熟悉的朋友,王小波、余華、蘇童、史鐵生,他們都具備最好的文字表達能力。記得王小波在“生活廣場”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叫《個人尊嚴》,提出的問題是,“一個人不在單位里、家裡,不代表民族、國家單獨存在時,居然只能算是一塊肉”。余華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叫《簡潔有效的金錢關係》,這篇文章後來在朋友圈裡。

文摘

關二娘

有人說,就是因為關二娘太健談,把下巴都說歪了。其實不是這樣。“我一落地,渾身通紅滿嘴泡沫,我爸就發現我長了個兜齒。這哪兒行?他就連夜做了個矯正器,一個皮套兩根繩,兜住下巴,繩掛耳朵上,打算把我下巴給別過來。沒想到,他做的繩一長一短,於是下巴就歪了。”說這些的時候,關二娘縮在大學宿合的小鋪位上,腳擠在我腿下,冰涼。由於宿舍暖氣不足,關二娘的聲音在空氣里嘎嘣乾脆,像冰糖葫蘆一樣。幾個串門的拿著包準備去自習,看到關二娘又開講了,索性坐下來。

頭一次見關二娘是入學第一天。剛把行李放妥,她衝進門,自己介紹說是隔壁高年級的姐姐。“哪裡人?自己來的?領了被窩嗎?交過學費了?飯卡領了嗎?”轉身又招呼進門的另一個。再轉頭,“適應這裡嗎?失望嗎?剛來的時候都這樣……”活脫脫王熙鳳的范兒。後來慢慢發現關二娘實在能說。即便是平常事,經了她的嘴,也會情節跌宕勾人魂魄。說出來都是段子,還總帶著判斷句式的生活哲學。

“優秀是種習慣。”

“我們來這兒學什麼的?就是學在禁忌與禁忌的縫隙里穿行。”

“世間有一半動物無法在豐乳肥臀下逃生,所以美貌風情前永遠會有人掏出金錢和××。”

這些狠叨叨的話讓我們觸目驚心。一群沒見過世面的小姑娘,關二娘像麗舂院的老鴇一樣,傳授著過來人刻骨銘心的經驗。畢業後再也沒遇到關二娘這樣的人。有事說事,沒事就乾坐著,對著手裡的物件發獃,彼此彼此,都呆在那兒。大學裡無所事事的談論是那么肆無忌憚,關二娘總是靈魂人物。

最近關二娘搬了新居。用兼職的錢買下一套小複式。頂棚很低,“我自己不覺得壓抑就行,又不是為男人預備的”。洗手間沒有門,“住到這兒了,還怕我看?”關二娘讀完碩士讀博士,兼職的錢養房養車養自己,生活中唯獨缺個男人。“好男人人人愛,消費不具有排他性;好女人只能等個識貨的主兒,沒等來就滯銷了。我還在等,眼瞅就要過季。”幾年下來關二娘熬成老姑娘,男女間的事情更讓她滔滔不絕。她說自己一生的理想就是當個賢妻良母,可語氣急促,腔調激昂,一點聽不出對賢良生活的嚮往,倒像是對男人的控訴。她拾起茶座上的琵琶,彈起一曲《漢宮秋月》,寂寥清冷的樂聲從她流轉的指間滲出,倒覺得此時的關二娘身上罩著一股悲戚。可她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停住,依舊的雀躍語氣:“忘告訴你了,我最近跟個比我小5歲的男孩交往,他太可愛了。”我有點沒緩過神兒來,她又解釋:“已經沒人能使我臉紅,那我就找個我能使他臉紅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