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縣第一中學

雲龍縣第一中學簡稱為雲龍一中,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人民路,始創於1929年,現為全日制完全中學。 該校有教學樓、學生宿舍、實驗樓等硬體設施,並曾獲得過二級三等完全中學、州級“育人環境優級學校”、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一艱難歲月 篳路藍縷

校園一角 校園一角

雲龍縣第一中學創辦於1929年春季,建國前稱為“雲龍縣立初級中學”,1950年1月改稱為“雲龍縣人民中學”,1956年又改稱為“雲南省雲龍縣第一中學”。校址現位於雲龍縣諾鄧鎮人民路58號。1929年學校開創雲龍中學教育之初,全校只有7位教師,校舍“暫假彩雲書院”,師生勤儉治學,艱難創業。至1949年總計招收11個國中班和兩個鄉村師範班,20年辦學共有畢業生500多人

二沐浴春風 鋪設藍圖

建國以來,黨和政府重視教育發展問題,穩步推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教育方針,不斷提升教育地位。雲龍一中抓住這一契機,努力改善辦學環境,加強硬、軟體設施的建設,使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96年4月被雲南省教育委員會認定為二級三等完全中學;2000被認定為州級“育人環境優級學校”;2001大理州教育局和城建局對雲龍一中進行了創建“綠色學校”驗收;2003年建成遠程教育網站;至2003年學校拆除了所有土木結構房屋;1998-2003年,建築面積4080.49m2兩幢幢學生宿舍樓拔地而起,2005年一幢學校辦學史上投資最大,設施最齊備,功能最齊全的建築面積3803.22m2的綜合樓也隨之建成,徹底告別了一窮二白的辦學狀況。2006建成校園區域網路。至2006年,學校已有教職工161人,專業技術人員142人,其中高級職稱24人,中級職稱53人。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84%;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微機室均按高完中一類標準配備,圖書室藏書23414冊,成為名符其實的雲龍縣高級完全中學。

三師恩不圖報 桃李滿天下

雲龍一中從1958年開始招收高中生,發展為完全中學,1962年貫徹“調整”方針停招高中生。1971年恢復高中招生以來,學校的辦學規模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招生規模從此前的每級2個班發展為每級12個班,至2006年,學校在校1812人,其中高中生1457人,國中生355人。自1950年-2005年累計招收國中生5519人,已畢業4841人,通過中考升入中專、高中的有1782人;1958-2005年累計招收高中生8105人,已畢業6018人,通過高考升入大專及以上院校的2180人。在祖國大江南北,到處都可尋見雲龍一中畢業生的足跡,雲龍一中成為全縣不負眾望的人才培養的搖籃。

四教育求發展 質量求生存

學校黨支部自1956年成立以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發揮著保證、監督及先鋒模範作用。2005年7月,雲龍縣委、縣政府把雲龍一中作為全縣高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試點學校,成功地實施了“校長四制”改革,為雲龍一中公開選拔了一個新的領導班子。黨、政班子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紮實工作,成為學校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辦學的核心力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長期以來,雲龍一中嚴格按國家教學計畫開設課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六個一起抓”(即:德智體美勞一起抓;育人環境和文明養成一起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起抓;優、中、後進生一起抓;教和學一起抓;課內外一起抓)。努力創設四種氛圍:融洽團結的人際氛圍、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氛圍、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和綠化美化的自然環境氛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了本校的校訓:嚴謹、求實、團結、奮進;教風:博聞、專精、至誠、奉獻;學風:刻苦、勤學、多思、善問。近幾年來,雲龍一中加強“走出去,請進來”的校際交流,在教職工中鼓幹勁,促正氣,在“實、細、苦”三個方面下功夫等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考各科目的成績和綜合評估十多年來始終保持名列全縣前茅,在縣內起到了較好的示範作用。高考成績自1999年取得歷史性突破以來,逐年都有新的進步,2005年是雲龍一中高中擴招後的首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考生數量翻番,高考上線率依然達到了72.15%。

建國50多年來,雲龍一中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新生,為當地脫貧致富奔小康建設大軍培養了大量有素質、有文化的勞動者,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全校教職工信心百倍,決心在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過程中,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再創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