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區東南部,緊鄰信江江畔,隔江與市區相望,公園總面積1009.3公頃,是國內唯一臨江與市區相連的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屬丘陵地貌,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勢高低錯落連綿起伏,主峰雲碧峰海拔252.2米。雲碧峰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達85%,植物種類豐富,共有108科307種,其中省級以上保護的珍稀植物25種,公園內有國家一級有珍稀植物南方紅豆杉,二級珍稀植物厚朴和鵝掌楸,以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活化石”銀杏等大量的古樹名木和重要景觀樹。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孕育了較豐富的動物資源,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種,從而豐富了森林的“聲景”“動景”景觀效果。由於生態保護良好,公園的土壤和水氣等環境要素的質量均達到了一級標準,其中負氧離子含量達5萬個/立方厘米。

基本信息

簡介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於2005年12月由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位於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東南部,北鄰信江河,融山、林、江、寺為一體,經營面積872.5公頃。公園林木茂密,氣候涼爽,四季鳥語花香,以亞熱帶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為主,森林覆蓋率65%,植被種類豐富,有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307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有15種,還有銀環蛇、眼蛇、貓頭鷹等國家保護動物。是上饒市市區最大的一塊森林綠地,具有城市公園和森林公園雙重功能。雲碧峰峰巒疊嶂,信江水穿城而過,山水相依形成了饒城動靜結合、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致。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與上饒信州區市區僅一橋(長塘大橋)之隔,森林覆蓋率84.6%,登高遠眺,浩瀚的林海綠浪滾滾,疊翠的上巒競秀,使人心曠神怡;進入茂密幽深的森林,到處古木崢嶸,蒼藤蒙絡,濃蔭蔽日,鳥叫蟬鳴,是游山、登高、健身、尋幽探秘的絕佳去處。雲碧峰主峰海拔252米,公園以森林生態環境為主體,集水體景觀、生物景觀、人文景觀、天象景觀於一體,是以生態遊憩為特色,突出自我參與,融休閒度假、娛樂健身、生態保護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多功能綜合性森林公園。

植物觀賞區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植物園建於劉家塢以東的山地,占地12.8公頃。植物園劃分為5個區,即管理區、實驗區、樹木園區、蔭生植物區和花卉展覽區。實驗區用於引種、馴化、研究和保存上饒乃至江西特有植物資源;樹木園區分為裸子植物區和被子植物區;蔭生植物區建於陰濕的地區,種植蕨類、秋海棠屬、紫金牛屬、蘭科和鳳梨科等植物;花卉展覽區利用各種形式的花壇花境,展出各種花灌木、彩葉植物和草本花卉。
竹園建於東山林家西南緩坡地,占地6.5公頃。擬伐除過密的林木,增加觀賞竹類種和品種,如紫竹、桂竹、羅漢竹、鳳凰竹、黃金間碧玉竹、斑竹、碧玉嵌黃金竹、花毛竹、金鑲玉竹、佛肚竹,並補植春花(梅、桃、紫玉蘭),秋實(紫金牛)及紅葉(紅葉李、槭、漆樹科)及彩葉樹(灑金桃葉珊瑚、變葉木),與竹相映。
茶花園建於樟樹塢西北的山麓,占地11.4公頃。保留原有油茶,增加觀賞價值高的山茶科植物,如浙江紅、花油茶、廣寧紅花油茶、山茶和茶梅品種。
杜鵑園建於雲碧閣東南海拔150-200m的山麓,占地面積11.2公頃。引進杜鵑科植物,如鹿角杜鵑、黃山杜鵑、馬銀花和井岡白花杜鵑等。
桂花園建於下水尾以南海拔100-150m的坡地,占地7.6公頃。保留殼斗科植物,引進“四季桂”“金桂”“銀桂”“丹桂”等桂花品種,植種秋色葉樹種和梔子、迎春、木槿、月季等花灌木。
木蘭園建於劉家塢北的坡地,占地7.3公頃。引種木蘭科植物,如木蘭、玉蘭、白蘭花、厚朴、廣玉蘭、木蓮、含笑、深山含笑、鵝掌楸、八角、莽草等,並配置山茶、杜鵑和槭樹等花木。
藥用植物園建於東山林家西北坡地,占地7.2公頃。引種梔子、澤瀉、枳實、薄荷、半夏、野菊、桔梗、黃連、土茯苓等百餘種藥用植物。
岩石植物園建於採石場以東的山地,占地7.6公頃。模擬自然山野風光,對於裸露地面的岩石進行裝飾,或依照自然山石的位置,地面上堆置石塊,在石塊中間種植岩生植物。岩生植物選用菊科、石竹科、鳶尾科、金絲桃竹、景天科、薔薇科和十字花科中低矮、葉叢或花朵美麗的灌木和草花。

人文景觀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上饒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境內僅歷代宰相就有23 人,進士2097 人,狀元13 人。例如漢時被尊為“番君”的長沙王吳苗;晉時有“神機明鑑似魏武,忠順勤謹如孔明”的政治家、軍事家陶侃;唐代有“大曆十才子”之一的詩人吉中草;宋朝集理學大成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茶聖陸羽也於此寫出了世界聞名的《 茶經》 ,宋代大理學家朱熹,京張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近代更是紅色政權的搖籃,這裡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方誌敏的出生地和戰鬥地。葛源革命舊址是方誌敏烈士身前開展革命活動的主要地方。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六大紅色根據地之一。全市共有文物保護單位264 處館藏文物達1萬7千餘件。上饒市毛家嶺還有關押革命烈士的上饒集中營舊址。進行了大規模改造,館內陳列了大量珍貴文物,現作為愛國主義基地對外開放。
上饒還是道教文化的重要所在地。博山寺、南岩寺、葛仙觀等等。其中三清山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源地;葛仙山既是江南千年道教聖地,又是風光旅遊佳境。被道教尊稱為“太極左仙翁”的道教靈寶派創始人葛玄,晚年於此“收功丹鼎”“治病濟民”。佛教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博山能仁寺自韶禪師肇基以來,便成為江南名剎之一,是“天下第二叢林”,歷代佛教界巨璧匯聚於此;上饒始建於宋朝紹興年間的東嶽古廟,歷經幾代修繕,現在仍是香火不斷,遊客不絕;還有龜峰寺、真如寺、雙岩寺、靈鶩寺等等。
公園內的人問景觀主要為東嶽廟。東嶽廟處於雲碧峰北坡的山谷之中,景色幽靜。始建於宋紹興年間,後經明、清幾代修葺擴建,一度成為規模壯觀得古代建築群。除主體建築正殿外,右有瞿陽祠,左右聖母殿,後右文昌閣,總面積計600 多平方米。正殿為前後進,雙天井,硬山屋頂,台梁式磚木結構,進深20 . 8 米。正殿門前設三重台階,揮埃大幅九龍壁。今正殿宇保存完好,偏殿損壞嚴重。現有廟宇建築約3000平方米,融儒、釋、道為一體,香火很旺,是上饒市重要的民俗宗教活動中心。現在一些寺廟建築正在改擴建之中。1983年,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山體地貌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雲碧峰森林公園緊挨市區,區內信江穿城而過,既是森林公園重要的景觀,又是城市中一江兩岸的重要組成部分。山雖不高卻得水而活,水雖不深卻得林而靈,林雖不奇卻得城而郁,城雖不廣卻得山而秀。山、水、林、城在此處有機結合、互為一體。在喧囂的都市中顯得更加清新、淡雅。
森林公園園內平緩海拔最高252 米,最低63 米,相差僅有189 米,相對平緩。由於地形多為小丘陵地,各個山峰高差較小,基本都可以觀賞和遊憩。有一條寬約2 米的毛石登山步道從山腳蜿蜒而上,在疏疏密密的林間或隱或現,直通峰頂。
雲碧閣就坐落在雲壁峰頂,站在閣樓上登高遠眺,整個園區一覽無餘。雲碧峰西北向,清澈見底的信江隔岸相望,周邊被茂密植被覆蓋的山巒處處顯示著它生機盎然的繁榮。雲碧峰東南向還有部分農田、村舍。是一幅標準的江南水鄉風光,使人不禁想起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景致。
在公園的林科所入口處,有一處好漢坡。坡長50 米,寬2 米,但坡度達到了近45 度,從底下向上望,前一登山者幾乎是踩著後一登山者的頭頂,非常驚險。
公園內有防空洞有2個,現可作景點開發:一是東嶽廟防空洞,海拔147 米,寬3 . 5 米,高3 . 5 米,長350 米;二是石橋塢防空洞,海拔120 米,寬3 . 5 米,高4 米,長巧O 米。夏天即使洞外艷陽高照,洞內始終涼爽宜人,而且洞身蜿蜒曲折,非常適合探險類遊戲活動的開展。

生物景觀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公園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地帶性森林植被類型為亞熱帶人工林和次生林。公園具有低山丘陵、山麓、溝谷和湖泊等複雜地貌類型,森林植被在垂直和地域分布、林層結構及林相變化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景觀特點。但由於相對高差較小僅189 米,自然植被垂直分布不明顯,各種類型的景觀相互交叉,獨特而不獨立。公園內主要植物種類有:馬尾松、杉木(人工林)、楓香、木荷、楊梅、油茶、毛竹等,成塊狀混交,長勢良好。馬尾松、杉木(人工林)、楓香、木荷等為優勢木樹種,針闊混交林深淺交錯,季相色彩豐富。針葉林景觀是公園的主要常綠林景觀類型,形成公園森林景觀的基調,多分布在山體中、上部,樹種以馬尾松為主,杉木次之,其中,天然次生林是公園典型植被;平均樹高較低,但樹形優美,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吸引度,其混生主要樹種有楓香、木荷、楊梅、油茶、毛竹等;在人工林中,多混生刺槐、黑松、濕地松、栓皮棟、朴樹等樹種,體現了公園針葉林景觀林中的樹種多樣性。針葉林景觀林下的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種類、多度及分布,受地形、土壤厚度和水分影響,差異性較小,灌木主要有忍冬、中國繡球、薔薇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百合、桔梗、薄荷等。豐富的林下灌草植被,成為針葉林景觀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園落葉闊葉林,系由暖溫帶落葉樹種組成,主要有杉木林、木荷林、雜木林、經濟林等景觀林類型,主要分布山體中下部及溝谷坡麓。闊葉林的季相變化明顯,春季群花怒放,夏季綠樹濃蔭,秋季層林盡染,冬季山舞銀蛇。與常綠景觀林互動分布,使森林景觀更加斑斕。杉木林是公園的主體森林景觀類型之一。多分布於公園山體的中.
通過引種、馴化,集中展示了江西傳統中藥和民族民間藥總計數十種,主要有金銀花、當歸、石蒜、麥冬、黨參、黃連、構祀、山碴、黃桅子、杜仲、厚朴、薄荷和羊蹄甲等。藥用植物園的主要功能是開展科學研究,進行科學普及,林藥高產栽擠示範和觀光旅遊。園內按照植物的生態習性巧妙配植,通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的高低錯落,創造“開、閉、聚、暢”的環境空間。在彎曲的石階小路四周,遍植著美麗的藥用花灌木,低處旬甸的各種草藥和地被植物,形成了明暗不同、收放自如的園林小空間,巧妙地實現了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
園內野生動物資源也較豐富,並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 種。鳥類有貓頭鷹、雛、山雀等;獸類有野兔、野豬等;爬行類有眼鏡蛇、銀環蛇等;昆蟲類有蝶、蛾、蝗蟲等。銀環蛇、眼鏡蛇、貓頭鷹等野生動物均為國家保護動物。由於公園地處城市邊緣,體型動物種類相對較少,多數時候能夠觀賞的主要為鳥類和魚類。公園共有鳥類25 科49 種,鳥類不僅豐富了森林的“聲景”、“動景”景觀效果,同時也是森林害蟲的天敵,是森林景觀的有力護衛者。

水域風光

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雲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雲碧峰森林公園最重要的水體資源是信江。信江,古代稱為余水,又名上饒江,在江西省東部。發源於贛東北的懷玉山區,玉山縣東北部三清山大崗主峰平家源西南麓,南流稱金沙溪。穿過七一水庫稱玉山溪;南經棠梨山、雙明等地,在玉山縣城納入滄溪之後西流,始名信江。主河道西北流折向北流,經上饒、鉛山、弋陽、貴溪、鷹潭、餘江、餘干等縣市。幹流全長313 千米,流域面積1.6 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9 立方米/秒,自然落差746 米。信江流經公園的區段長約1800 米,河面寬約100~150 米,中高水位時,平均水深2.2 ~2. 6 米以上,河道中多粗沙、卵石,年徑流量140 億立方米,最枯流量每秒9.12 立方米。江水清澈見底,偶有魚蝦游過,檢測達到1、2 類水質標準。也是上饒市重要的生活用水水源之一。
森林公園範圍大致為一個三角形,信江位於森林公園西北邊,同時也是森林公園的西北邊界。信江北岸就是喧囂的都市,而南岸則是濃郁的森林。強烈的對比,更激發了人們回歸自然的心情。信江緊緊依託雲碧峰主山,依山傍水、繞城而過,景觀資源較好。從雲碧峰峰頂望去,信江猶如一條玉帶從山腳輕盈飄過,傍晚時分,晚霞映襯下,江面一片火紅,景色美不勝收。江岸南畔為大面積河漫灘,長約1000 米,地勢開闊平坦,是開發濱江景觀帶,發展娛樂休閒的理想地段。主要通過營造“水”的空間意境,挖掘水文化內涵,體現靈活應變、玲瓏剔透的氛圍。
園區內還有多個零星的壩塘、水庫,規模較小,但數量眾多。大多分布於公園東部和南部,村莊周邊,水面面積10 - 100 畝不等,主要為農家養魚、灌溉之用。這些壩塘、水庫象珍珠一樣,點綴在游道和林間,這些都可開發成為供消閒和游賞的“小品”景點。

天象景觀

公園內最高峰雲壁峰,座落在它之上的雲碧閣是最佳的天象景觀觀賞點。由於信江的小氣候調節作用,使得公園內濕度較大,雲海、霧海等天象景觀也是時有發生。輕柔的薄霧或層層疊疊似魚鱗,或連綿奔涌如黛山,景色秀美,水文景觀資源調查:使得整座山變得猶如仙境一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