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步

雲步

騰雲而行的步履。 “海陽(縣)”“登雲都”“雲步村”三個地名,也是隸屬關係。 楓溪區“雲步鄉”名稱的來歷。

基本信息

詞組意思

雲步yún bù
騰雲而行的步履。喻指輕盈的腳步。
唐 杜牧 《張好好詩》:“絳脣漸輕巧,雲步轉虛徐。” 宋 吳泳 《摸魚兒·郫縣宴同官》詞:“那箇是、紫佩飛霞仙侶,駸駸雲步如許。” 清 查慎行 《次汪紫滄同年見送原韻》之三:“雲步改遷尋丈地,《霓裳》吹散大羅天。”

登雲都雲步村

古代史籍中的地名,州郡府縣、山川勝跡,人們耳熟能詳,一般不會有大的誤解。但縣鄉以下之小地名,如果幾個放在一起連讀,要區分隸屬關係還是並列關係,卻並非易事。再加上“縣”“鄉”“村”“里”間或省略,偶爾再有一些不常見的行政區劃單位摻雜其間,標點就更為麻煩了。《明史》卷88《河渠六》下面這一段文字:“正統元年修吉安沿江堤。築海陽登雲都雲歩村等決堤。濬陜西西安灞橋河。”就屬於這種情況。點校本《明史》的標點如下:
正統元年修吉安沿江堤。築海陽、登雲、都雲、歩村等決堤。濬陜西 西安 灞橋河。(2154頁)
“陜西西安灞橋河”三個地名明顯為隸屬關係,所以點校本在三個地名之間沒有用頓號,但將“海陽登雲都雲歩村”八個字理解成四個並列地名,並用頓號隔開,卻是錯誤的。正確的標點應作:
正統元年修吉安沿江堤。築海陽 登雲都 雲歩村等決堤。濬陜西 西安 灞橋河。
“海陽(縣)”“登雲都”“雲步村”三個地名,也是隸屬關係。其中“都”是一個較為少見的區劃名稱,《宋史·袁燮傳》:“合保為都,合都為鄉,合鄉為縣。”“雲步村”的名字沿用至今,據潮州市楓溪區公眾網“歷史沿革”欄介紹:
雲步村,含雲步、巷下、四甲三個自然村。……雲步,雲步村主村落,宋末創村,因村中有一古廟名“雲里古廟”,取“雲里信步”之意,故名雲步。元代在此建著名“法光寺”。現村中尚有陸、黃、陳、楊、郭、蔡、唐、劉、盧、王、張、林、彭、翁14姓,以陸姓最多。據記載,陸姓為宋末名相陸秀夫之後,其它姓氏部分來此做生意開鋪號後落腳,如張姓來自江東元巷。
網上一個關於潮州地名由來的帖子說:
楓溪區“雲步鄉”名稱的來歷。
雲步鄉,古時原屬“登雲都”,雲步隔堤有一韓江碼頭是“登雲都”物資集散地,雲步堤頂鋪面林立、主要是賣紅糖、大米、豆油、鹽、醬、醋、茶葉、服裝、文具、紙、文房四寶、家私、農具、家具等生意特別好,從四甲堤頂至雲步堤頂三山國王廟次市街全長2里。碼頭商旅繁榮,堤向西800米處有個元朝時建的法光寺(是潮州第二大寺院,僅次於開元寺),有潮州府南門外堤頭村楊氏開基祖楊仰靜公在雲步堤頂“望江亭”題的對聯為證:
十里江亭,客商上岸登雲步:
千年寺院,佛祖顯靈耀法光。
這類問題在當地是人所共知的常識,在我們卻是難以掃盡的落葉。
讀《明史》修訂樣稿,得網路之便,發現此誤,因記於此,以作思適開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