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廟

雲廟

雲廟位於箇舊市五一路南端,全稱雲省廟,又名雲南會館。始建於清乾隆[愛新覺羅·弘曆]三十年(1765年),復修於1918年。它是箇舊錫文化史上又一個興盛時期留下的珍貴遺產。是外來文化中英雄崇拜的產物。雲廟由主殿、礦王殿、財神殿和大小天井、 藏經樓、荷花池組成。主殿原有關雲長、關平、周倉三人塑像,門上雕刻有“八仙過海”、“二十四孝”、“漁人得利”等民間故事和典故。雕刻匠人技藝不凡,人物形象逼真傳神,反映出三百多年前箇舊民間雕刻技藝的水準。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廟雲廟
雲廟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箇舊市區五一路南端,全稱雲省廟,又名雲南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復修於1918年。天井正面是中殿,左右是廂房,殿前裝有刻著十二生肖的青石護攔,殿為五開間,雙搭兩進結構,平脊飛檐,大型品字型屋架、單檐歇山頂建築。中殿後面是雲廟主殿關聖殿,關聖殿右側是(石共)玩殿,左側為財神殿。三殿均為重檐歇山頂建築,寶頂鴟吻,翼角起翹。為清代及民國年間箇舊錫商及金融、經貿活動中心。存有“箇舊公議廠規”、“崇祀開山礦王序”、“會議箇舊廠條規序”等礦業碑記,雲廟現為箇舊市博物館所在地。1993年公布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設定布局

雲廟雲廟
雲廟全稱“關雲長廟”,座落在城南“月牙井”旁,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年。它是箇舊錫文化史上又一個興盛時期留下的珍貴遺產。是外來文化中英雄崇拜的產物。雲廟由主殿、礦王殿、財神殿和大小天井、藏經樓、荷花池組成。主殿原有關雲長關平周倉三人塑像,在“文革”中被毀壞。但珍貴的三堂十八扇鏤空木雕屏門在文化人的保護下至今安在。那門雕刻有“八仙過海”、“二十四孝”、“漁人得利”等民間故事和典故。雕刻匠人技藝不凡,人物形象逼真傳神,反映出三百多年前箇舊民間雕刻技藝的水準。殿前銅鐘鑄造於清乾隆四十九年,繼承了古代青銅器鑄造的傳統。而清代“廠規碑”、“納稅碑”具有歷史研究的價值。箇舊市博物館也開設在雲廟中。博物館萃集了迄今收集到的箇舊地區遠至新舊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到民國年間的許多珍貴文物。東漢時代的銅俑燈曾應邀到北京參加“全國文物精華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