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寺[瀘州方山雲峰寺]

雲峰寺[瀘州方山雲峰寺]

雲峰寺 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方山風景區,是蜀東南佛教的發祥地,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千年古剎之一。

千年古剎

瀘州方山雲峰寺始建於宋,是方山最大最完整的禪院。位於象王峰下,與老雲峰相距千米,幾寺燈火相望,鐘磬相聞,渾然一體。楨楠蔽日,泉水潺潺,肅穆幽靜。《方山志》載:宋時悅庵禪師來此更名新雲峰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聖可禪師來老雲峰寺住持,培理新雲峰,大興土木,構成三重台式建築,結構緊湊,氣勢雄偉。寺院組成由下而上依次為迎龍橋、鏤花石牌坊、大山門、接引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藏經樓、方丈法堂、方丈客室,在其左側還有臥佛殿、觀音閣、藏珠閣等建築,構成一幅規模宏大、典雅壯觀的禪院圖景。佛法恢弘

方山雲峰寺,相傳,唐玄宗夢遊蜀南魏武帝廟,派人查訪方山。於天寶六年(747年)下詔敕建雲峰禪院。後又將漢代古名“漢皋”敕改為“回峰寺”,所以老雲峰又名回峰寺。清乾隆皇帝賜雲峰寺御匾,親書“乾坤正氣”懸於大雄寶殿之上。這表明雲峰寺的品味和威望。方山一千九百年前,就成為名山勝地。而雲峰寺之寺齡,已一千二百多年了。他始於唐,興於宋,毀於元,明復建,清鼎盛。興盛時期,“方山雲峰四八寺,黃瓦紅牆綠海中”。幾經滄桑,最後只剩下老、中、新雲峰三寺了。199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將曾被民間占用的寶峰寺產權收回,投入巨資進行修復,構成了雲峰四大禪院,總稱雲峰寺。

新雲峰寺(雲峰寺)

迎龍橋

迎龍橋在寺前虎溪上,明嘉靖(1522-1565)年間,僧人圓貴,見漲洪水時行人受阻,始建溪橋,後歷經重修。清道光七年(1828年)僧人德聞、德貴,雲遊四方,芒鞋千里,演唱化緣,再建成現今模樣。橋長二十米,寬兩米多,雙龍昂首,兩欄漁樵耕讀,雕工細膩,美觀風雅。

鏤花石牌坊

鏤花石牌坊在德聞、德貴再建迎龍橋時修建。牌坊高十米,三疊重檐,鏤空花飾石雕工藝異常精湛,有“釋迦修道”、“水漫金山”、“坡游赤壁”、“寒山泛舟”、“猿猴獻瓜”、“獅子獻寶”、“哪吒鬧海”、“兜率降生”。還配有楹聯、橫額,書法藝術亦為上乘,這堪稱雲峰佛教文化之精品。可惜在“文革”中被搗毀,現在已經維護重建。

接引殿

接引殿正中供奉的是五米多高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還有大肚羅漢彌勒菩薩,兩旁是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左龍神、右伽藍;韋陀立於後,諸聖引導眾生進入佛門,脫離苦海。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為雲峰寺的主殿。嘉慶初,寺僧見寺漸圯,舊殿狹小,高山齊壓,甚不相配,若不高大規模,不足以雄鎮名山,於是化緣籌資二十二年,鳩工大興土木,累石一點五公尺高,台闊六百多平方米,殿寬五百平方米,高三十米,歇山頂式,獅象石基,飛檐翹角,琉璃蓋瓦,四壁磚雕,雄偉挺拔,輝煌燦爛。殿內供釋迦“三身佛”,以示法、報、化三身。背面是麒麟觀音、青獅文殊、白象普賢。還供有印度玉佛。正中是乾隆御題金匾“乾坤正氣”。“文革”中被搶劫一空,連壁上浮雕也當做四舊,一一砸碎。現在已經維修重建完成,一座輝煌雄偉的大雄寶殿再現昔日風采。

藏經樓 藥師殿

藏經樓和藥師殿在大雄寶殿之後,建於康熙年間,乾隆時重建。原藏經二千五百餘冊和《方山志》二卷及其木刻版,樓下供奉西方三聖,“文革”中全部被焚毀。現在經過維修重建已經恢復原貌,藏經樓下改為藥師殿,供奉消災延壽藥師琉璃光如來。

法堂 方丈室

法堂內畫有“獅子吼”圖,此處是方丈演說佛法皈戒集會的地方,它是佛寺中僅次於大雄寶殿的主要建築。法堂也供佛像,但主要設法座。法座亦稱獅子座,堂中設高台,中置坐椅,供法師演說佛法之用。法座後掛象徵釋迦說法傳道的圖像。法座前置講台,台上供小佛像。下設香案,供置香花,兩側列置聽法席位。法堂後面天井壁上原有九龍吐水,今僅存三個龍頭。

觀音閣

沿著藏經樓左側石級而上就是觀音閣了。原建築已經損壞,新塑觀音菩薩像。在觀音菩薩蓮台下,有一股暗流清泉,水質特佳,清澈甘味,冬暖夏涼,取名為“紫竹泉”。經岩層過濾,流水不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甘露出蓮台,這一巧妙設計,在全國也屬罕見。

臥佛殿

臥佛殿在觀音閣側面,臥佛是佛的涅盤像,依釋迦佛涅盤時的情形塑造的。面南頭西,側身臥,雙腳伸直併攏,左手置身體上,右手支頤,雙目微閉,自在安詳。

《大唐西域記》中說:釋迦牟尼在拘屍那揭羅國守了最後一個弟子善賢之後,便“入寂滅樂,於雙樹間北首而臥”。人參悲戚,感嘆大覺世尊將寂滅,眾生福盡。釋迦牟尼便“右脅臥獅子床”安慰大家。這情景便是後來的臥佛形象。

靜觀樓

在觀音閣側,取“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詩意。月照山巒,正對樓門,故又名“聽月樓”。

藏珠閣

為專陳兩顆寶珠於2000年新建。此閣朱瓦紅牆,雕欄玉砌,窗明几淨,韻味十足,不失為珍藏佛珠的好地方。

第一顆寶珠:1984年10月,雲峰寺老和尚慧固禪師圓寂時,遺留一串佛珠,其中有一顆舉世罕見的寶珠,呈赭黃色,直徑一點五公分,珠中又藏一透明小圓珠,直徑約五毫米,珠內呈現一長方形圖像,上邊橫書“全堂佛像”四字楷體。下列四排二十尊佛像。僅有黃豆大小的面積,卻容納了二十尊佛像,非常清晰,還有雲山雲海,金龍抱柱,四射祥光。

第二顆寶珠:1985年1月,萬緣寺護法信眾,將一把嵌有寶珠的摺扇(系雲峰寺慧固老禪師遺物),捐獻給雲峰寺珍藏。扇長二十二公分,正面繪《鯉魚奔江圖》,背面為山水畫。在扇骨上端翡翠蝙蝠中嵌一寶珠,只有芥子那么大,卻涵景象萬千。其佛像與第一顆大體相同,唯此寶珠中還有層巒疊嶂,海洋沙灘,陽光普照,燦爛無邊,海闊無垠,浪花飛濺。另外還現出一幅聯語:“十方世界,無邊剎土;諸聖光明,悉皆普照。”

魅力方山

神奇的方山,自古就有“江陽第一山”之美譽,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是非常絕妙的。登上最高的雪霽峰,舉目四望,簇擁的諸峰有如峨眉之秀;漫遊在楨楠道上或其他喬木林中,頓覺有青城之幽;身臨一夫當關萬夫莫攻的太極門和懸崖絕壁的薄刀嶺,感到有劍門、華山之雄險。“天下名山僧占多”,方山雲峰寺自古就是飲譽全川的佛教聖地,與峨眉山、寶光寺、文殊院齊名,為蜀中八大十方叢林之一。民間早有“上朝峨眉,下朝雲峰”之說,故方山又有“小峨眉”之稱。這裡文物古蹟甚多,為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旅遊風景區,其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古建築文化、石刻文化、詩聯文化、書法藝術等等也是異常豐富。到此一游,不僅飽覽獨特的自然風光,還能受到一次高品位的文化薰陶;不僅領略到傳統文化積澱的芳香,還能享受到索道等現代文化設施的奇妙功能。真是:不了方山願,終身是遺憾。

方山,在四川瀘州市江陽區石棚鎮境內。海拔六百四十九米。它是經地殼擠壓而隆起的方形台地。因其山頂山山相連,曲折迂迴,運氣出沒無常,一日數變而名雲峰、回峰;還因山上九十九峰排列成陣,形成八角,故總稱方山。九十九峰中最高的雪霽峰,冬雪時,呈現“諸峰未白它先白,諸峰雪化它獨存”的奇景,故“方山雪霽”為舊時瀘州八大景觀之一。正因為這九十九峰的奇異景觀,引來了許多美好的傳說,最突出的要算“建文腳印”了。它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以皇家立長常規,傳位於長孫允炆稱惠帝。年號建文,故又稱建文皇帝。其叔朱棣圖謀奪位,託孤老臣劉伯溫勸建文巡遊西蜀,選地修建行宮,以俟後立。建文帶領一班文武官員來川,行至方山,見連峰陡險扼要,有心在此建宮。誰知左右官員早已被朱棣買通,都說建行宮乃百年大計,須百峰相連才能吉利。建文即令左右官員去數,他們都回來報稱只有九十九峰。建文不信,親自去連數三遍,也只有九十九峰,氣急下山回京。其時朱棣已奪了皇位,要捉拿建文。劉伯溫密叫建文改裝僧侶,從地道逃去,復來方山,聽鄉人說,方山本來就有一百座山峰,當時皇帝上來數,沒把自己站的雪霽峰數上。建文聽後,又登上雪霽峰望著群山,呆呆地望了很久,腳印都站了一尺來深,才怏怏而歸。此後,凡來方山遊覽和打柴割草的人,都要把建文腳印四周長滿的野草撇開細看,腳印上寸草不生。不信,你可親自去找找看。

由於九十九峰頗具魅力,歷代詩人詠方山都要提到它,明代新都狀元楊升庵就有“方山九十九奇峰”之句。以前曾有人搞“連環詩”這種文字遊戲來描繪它,每句七字,四句應為二十八字,可這樣排列,僅有十三字:

口 吐 清 泉 九

埡 十

九 九 九 彎 山 九

從“九十九”念起,“九十九”結尾,你能念得通嗎?

的確,這九十九峰非常引人入勝。你站在高峰上舉目四顧,千里風光,盡收眼底,群山俯首,虔誠朝拜;浩浩長江,蜿蜒東下,不時有點點船隻穿梭其間;遠處沱江,若隱若現;四通八達的公路上,汽車來往賓士,充滿活力;還有農田綠浪,村落炊煙,構成一幅幅田園風光圖。你站在乘龍門上,俯瞰薄刀嶺,有如一條青龍躍躍欲飛之勢。三國時,蜀漢名臣通吳使者秦宓,登臨刀薄嶺,書有“鬼虺之牙”的詩句,刻畫出了刀薄嶺險峭、崢嶸之形象。它兩邊窮崖絕壁,中間一條獨徑,最窄處僅二三尺,行走其上,頗感心跳,真夠刺激。這一帶是登高望遠、探險尋幽的好去處。方山頂上中部的巔池(俗稱天池),是景區眾多景點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湖水清澈,碧波蕩漾,四周青山如黛,水上野鴨嬉戲,水下群魚游弋,這簡直成了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到此觀光遊覽、划船,就會感到大自然對你的恩賜竟如此之優厚,頓覺心曠神怡;要是詩人、畫家到此,不產生靈感才怪哩!

方山不僅山美水美,滿山遍野蔥蘢的植被給它披的綠裝也很美,楨楠、馬尾松、濕地松、杉木、雜竹等植物,或成片,或交錯,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森林奇觀,特別是近千株楨楠,形成了一個大家族,許多樹齡在百年以上,有的樹高四十餘米,胸徑一米多,其中金絲楠尤為珍貴。它們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遮天蔽日,步入其中,春秋氣候宜人,夏天分外涼爽,“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它們簇擁禪院,深山古寺,鍾韻悠揚,使人陶醉,令人神往。山頂部的林海松濤,也非常引人入勝,遠觀雲海茫茫,近聽松濤陣陣,蟲鳴鳥叫,聲聲悅耳,漫步其間,別有一番風味。這無疑是修學佛法的最佳境地。過去就有人寫了一首“連環詩”來描繪這一景觀,仍是四句二十八字,可它排列起來還比前面那首少了一個字,僅十二字:

鳥音相隱霧

和 竹

鳴蟲應松雲

從“霧竹”開頭,“竹雲”落腳,請您把它讀斷,並體會其意境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