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岫寺

雲岫寺

雲岫寺位於德清縣城武康東南5公里的雲岫山煙霞塢中,有飛泉瀑布。雲岫寺、廣法寺、玉屏峰、浮屠峰、塔山等勝跡。周圍環山擁抱,林木蒼鬱,竹樹成林,環境深幽。雲岫寺始建於宋涼熙八年(1181年),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寺得三藏經12部,慈禧“藏經閣”匾額。現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配殿、藏經閣等50餘間,具有宋代風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雲岫寺雲岫寺

雲岫寺在德清縣二都鄉雲岫山中。始建於宋淳熙八年(1181),後幾度興廢。元至正五年(1345)重修。雲岫山舊有青雲塔,故又名塔山。寺背倚玉屏峰,周圍有大牛山、轎子頂、猢猻山、宜秋嶺等,群峰環抱,竹猻山、宜秋嶺等,群峰環抱,竹翠松茂。

寺內側有宋梅和四季古桂,景色宜人,為遊覽勝地。清光緒十三年(1887)住持廣嚴禪師奉旨進京,欽賜龍藏(清內務府所刊佛教藏經)12部及全副蠻駕,回山傳戒。慈禧、光緒帝、恭親王分別手書。慈禧書“藏經閣”、“清淨圓通”、“大雄寶殿”匾額。其時有僧徒達七八十人,殿屋99間半,大鐘1口,大香爐l只。

近百年來,歷經戰亂,香火漸衰。解放初,尚存宋代風格的大雄寶殿以及清代修建的金剛殿、配殿、觀音殿、藏經樓、齋堂、戒堂等40餘間,面積2200平方米。198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國家文物局撥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築維修中心設計,按宋代風格進行恢復修整,使800年古剎重現光彩。今朱門粉牆,翼角騰空,雄健古樸。1989年12月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介紹

雲岫寺雲岫寺
藏經閣,又稱法堂,是寺院講經說法藏經的場所。原藏經閣藏經移貯法堂,故法堂又稱“藏經閣”。法堂翻修為五楹大殿,內貯元、明、清三代大藏經,計5480卷;達摩面壁影石、少林拳譜秘笈、明《大藏經》銅版、拳譜、木刻《少林寺志》版本等。東西兩壁經櫃,貯《中華大藏經》、《敦煌大藏經》、《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高麗大藏經》及佛教、少林武術等典籍。藏經閣前碑刻很多,這也是少林寺“三多”(碑多、塔多、壁畫多)特色之一。閣內藏有儒、釋、道各種經書,文、史、哲各庫精典。其中有《道藏》、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全唐文》等重要文獻,還有金石、繪畫、書法、建築、雕塑等中華文化諸多門類的學術著作,價值在數百萬元以上。窗台下石刻經文是道家《清靜經》、佛家《金剛經》、儒家《尚書》、《顏氏家訓》等,十分珍貴。
雲岫寺雲岫寺
金剛殿是寺中主要建築,面闊5間24.7米,進深11.3米,單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綠剪邊。其餘尚存後寢殿、藏經樓、西殿及東西配房。單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綠剪邊。其餘尚存後寢殿、藏經樓、西殿及東西配房。殿內莊嚴氣氛。殿內柱子布列是美觀與適用相結合的範例。為擴大殿內空間,除檐柱一周外,前檐內柱減去兩根,將明間兩側金柱設於次間中線上,其上用大額坊和由額荷載梁,給禮佛活動以寬敞和方便。檐柱高6米,金柱高957米,柱身收剎較大,而柱卷剎甚小。檐柱柱礎多為方形料石,與地面相平。殿內前槽四根金柱之下有雕花復盆柱礎,柱礎圖案秀美,雕刻精細,堪稱中國金代柱礎的精品。柱頭用欄顏和普柏繞周貫聯,斷面是丁字形疊構,至較角處十字搭交,成為穩固柱身、承托檐頭荷重的重要結構部件。

大雄寶殿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寶殿中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號。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群魔的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稱為大雄。寶殿的寶,是指佛法僧三寶。大殿兩側多供奉有十八羅漢像。據說,佛涅盤以前,囑咐了十六位大羅漢,讓不要涅盤,常住世間為眾生培植福德。這十六位羅漢是:一賓度羅跋羅惰闍、二迦諾迦伐蹉、三迦諾迦跋厘惰闍、四蘇頻陀、五諾矩羅、六跋陀羅、七迦理迦、八伐闍羅弗多羅、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羅怙羅、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見《法住記》和《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五代以後,或加上《法註記》的作者難提密多羅和《因果識見頌》的作者摩拿羅多,成為十八羅漢。或者錯將第一尊賓度羅跋惰闍分為二人,加上難提密多羅(慶友)而作為十八羅漢。

景區建設

雲岫寺雲岫寺

雲岫寺是始建於宋代的一座古剎,坐落於深山之中寒來暑往已800餘載,以前通往廟裡的只有一條石徑小道,遊客上山、運輸物質只能靠步行。一條上山公路已經從山下的三合鄉寶塔山村修到了寺廟前。上山公路的建成,為周圍土地升值、農民增收帶來了希望。日前,一位杭州老闆看中了寺廟前的一塊空地,已準備在那兒開辦一家農家樂;村里也有了建停車場及設旅遊紀念品、土特產攤點的構想。

從寶塔山村梁家底到雲岫寺的公路全長2.53公里,總投資需180萬元,雲岫寺為建這條路出資100萬元。雲岫寺住持福源法師說,上山公路建成後,將為今後寺廟的維修、建設節省下大筆的材料運輸費,同時也將造福一方百姓。寺與村的關係是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路修好了,對寺、對村都有好處。山下從寶塔山村至武康的康莊公路也正在修建中,寶塔山村支部書記駱掌興說,山上開路挖下來的宕渣正好用來鋪山下的路,僅這一項,就可為村里節省修路資金100多萬元。雲岫寺在兩條路的修建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雲岫寺相似的是,位於三合鄉康介山村平頂山上的法華寺也為當地引來了不少遊客,幾位腦筋活絡的當地村民看到了商機,去年已經在法華寺前開了一家“平頂山土菜館”,生意還不錯。法華寺抗戰時期曾焚於戰火,2006年已被上級主管部門批覆為合法宗教活動場所,寺廟重修後修築了上山公路,還引來了一位駐寺僧人。正在上海積極募集資金,準備擴建寺廟、拓寬上山公路,並已制定了寺廟擴建方案。雲岫寺上山公路的建成以及法華寺的修復,將兩座寺廟納入了大旅遊範圍之內。同時公路的修建也改善了村莊環境,方便了百姓出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