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中的舞蹈形象

雲岡石窟中的舞蹈形象雲岡石窟中的舞蹈形象 gan 雲岡石窟中的飛天中國古代舞蹈形象中國古代舞蹈

雲岡石窟中的舞蹈形象

內容

雲岡石窟中的舞蹈形象
dancing figures in Yungang caves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開鑿於北魏中期(398~494),現存主要洞窟53個。窟內有許多造型宏偉的佛像,最大的高達17米。在草廬型窟頂、中心塔柱四周的佛龕、門楣、明窗以及石壁上,有許多手執樂器、翱翔飛舞的伎樂飛天,體態健美,造型生動,富於舞蹈感。12窟前室北壁上部一排14名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其樂器都是當時生活中常見的。在天宮伎樂的上下,又有一排構圖嚴謹、姿態各異的飛天。與此相類似的伎樂、飛天,每個洞窟都有北魏孝文帝(471~499)推行漢化政策以前,飛天大多袒裸上身,斜披絡腋,赤足,舞姿豪放剛健;推行漢化政策以後,飛天多著短衣、長裙,不露足,舞姿柔婉典雅。
 另外,還有一些舞蹈人形,分散而不規則地雕刻在前室石壁或窟頂等處,錯落有致地與其他裝飾花紋組合在一起。其中有的張臂作“按掌”姿式,有的揮臂作“推掌”姿式,有的在朵朵蓮花中間,舞姿各異,形態優美,構圖協調、巧妙9窟前室連臂踏歌的人群形象、10窟前室和12窟外室窟頂類似今新疆民間舞的舞姿雕刻造型,以及胸前掛鼓拍擊的近似山西民間花鼓的舞蹈雕像等,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族風格。另外,還有動作詼諧有趣的侏儒對舞群像。雲岡石窟的舞蹈形象,反映了北魏時代各民族舞蹈的風貌,對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宗教、風俗舞蹈等都有重要意義。

配圖

雲岡石窟中的飛天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舞蹈形象
中國古代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