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珠水的故事

孫中山的故事 廖仲愷的故事 梁毅文的故事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廣州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平裝: 399頁
開本: 32
ISBN: 9787546205731
條形碼: 9787546205731
尺寸: 20.8 x 14.6 x 2.4 cm
重量: 540 g

內容簡介

李焜朴編著的《雲山珠水的故事》內容介紹:廣州是一座有山有水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時期,廣州的先民便在這塊土地上耕耘獵漁,繁衍生息,創造了廣州地區的原始文化。從公元前214年的秦朝始建至今,廣州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歲月滄桑,春來秋去,廣州由一個小漁村發展為一個大都市,極具地域色彩的嶺南風物在這塊沃土上不斷衍生、積澱,充滿豐富而又神秘的色彩。《雲山珠水的故事》分享做廣州人的自豪!

目錄

上編
五羊傳說
珠江傳
白鵝潭傳說
珠江三石
沒有觀音的觀音山
雄鎮海疆鎮海樓
鎮海樓前貪泉碑
萬古流芳節馬圖
鮑姑與崔煒
白雲山上鄭仙崖
出自九童之手的九龍泉
景泰禪師卓錫出清泉
浮丘公雷鎮百足精
虎頭岩與瘦狗嶺
炮轟瘦狗嶺奇聞
雄踞珠江的廣州三華表
“猛虎回頭”戲鬼子
仙鍋煮出來的從化溫泉
來自長江邊的蘿崗香雪
何仙姑與增城掛綠
烏欖和白欖
楊桃與七姐果
用柳枝插出來的蕭崗菜心
靠黏的波羅雞
掘尾龍拜山
得名源於楊孚的“河南”
步雲折桂雲桂橋
燕子送花種荒村變芳村
白鶴仙落戶黃村變鶴洞
眾說紛紜十八甫
文昌廟與文昌路
天河神話
金花姑娘與惠福路
沉冤昭雪西瓜園
因“流花”得名的流花湖
高第街的得名
仰慕直臣的仰忠街
“太平煙滸”太平沙
跌跛解元的龍虎牆
人傑地靈福地巷
沾了佛門福地光的盤福路
天字碼頭有段“古”
京茶大王王老吉
同心濟世陳李濟
皇上皇和八百載
清香遠溢蓮香樓
“山水名茶”陶陶居
餅揚名成珠樓
去國懷鄉的波羅神
光塔趣事
五仙觀敲不得的“禁鍾
惠能光孝論風幡
未有海幢寺先有鷹爪蘭
海幢寺濟公搬羅漢
清真先賢古墓和四十一墳
明火白粥一煲就熟”
倫文敘與狀元及第粥
荔枝灣“馳名艇仔粥”
神乎其技的娥姐粉果
潮州老婆做的老婆餅
清熱解暑:京粉糕
罵出來的“薩其馬”
粒粒脆南乳肉
沙粿條的傳說
蔣介石也愛吃的黃埔蛋
小沙彌偶創白雲豬手
罈子煨菜“佛跳牆”
縣太爺秘制太爺雞
鹽焰雞的由來
江太史始創“龍虎鬥”
飲茶須行扣手禮
除夕“賣懶
春節行花街
三月初三睇飄色
清明拜山
端午扒龍船
七月初七“擺七夕”
八月十五豎中秋
重陽登高轉大運
冬至大過年
下編
王勃揮筆成塔記
蘇東坡與廣州的兩段緣
敢於批評皇帝的張鎮孫
“鬼才”倫文敘
湛若水收徒不問長幼
陳子壯慘遭“鋸刑”壯烈捐軀
屈大均的一字之師
張維屏以詩寫史
洪秀全的故事
李文田“名在孫山外”
張之洞創建廣雅書院
劉永福廣州二三事
鄧世昌獻身黃海
劉學詢聘用西人抬轎
康有為為陶陶居寫招牌
梁啓超的學識與人品
孫中山的故事
陸皓東的故事
陳少白與“鬼屋”
廖仲愷的故事
于右任送蔣介石對聯
潘達微的黃花情結
譚延闓的兩大嗜好
汪精衛逸事
朱執信的讀書方法
劉紀文與廣州市市花
陳濟棠篤信鬼神
蔡廷錯幽默論“長腿”
宋子文在廣州
朱德的蘭花情結
毛澤東珠江擊浪
彭湃伏“虎”記
葉挺的愛情故事
古大存賦詩遭橫禍
葉劍英與廣州起義
周恩來心繫勞苦大眾
張太雷改造社會化巨雷
陳毅的儒將風采
陳鐵軍二三事
許世友在廣州
朱光舊事
陶鑄魂歸白雲山
詹天佑的為人處世
鍾榮光與嶺南大學
魯迅與“北新書屋”
郭沫若蘿崗結詩緣
容庚的品格
商承祚的秉性
歐陽山“批鬥與我無關”
陳蘆荻趣聞
劉逸生學海苦航
秦牧讀書“鯨吞牛嚼”
何竹林破腹穿腸能活命
梁毅文的故事
楊官磷棋人棋事
陳鏡開的驚世一舉
容國團“人生能有幾回搏”
“畫怪”李鐵夫
何香凝軼事
陳樹人以子為師
沈仲強“餓死也不當漢奸”
關山月軼事
廖冰兄“騙富濟貧”
何柳堂與《賽龍奪錦》
白駒榮力挽頹風留佳話
馬師曾開創“乞兒腔”
廖俠懷嬉戲謾罵揚正氣
薛覺先的戲德
桂名揚三摑梁蔭棠
“嶺南一寶”紅線女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