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自然村

雲台自然村

雲台自然村,坐落於泉州市南安霞美鎮雲台自然村,東鄰霞美鎮埔當村,西隔溪美鎮三堡村,南面雲台連理賽山,北有雲台山。

基本信息

雲台簡介

坐落於泉州市南安霞美鎮雲台自然村,東鄰霞美鎮埔當村,西隔溪美鎮三堡村,南面雲台連理賽山,北有雲台山。處溪美鎮與霞美鎮交接處。
雲台,環境優美、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地處南亞熱帶,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溫度20.9℃,無霜期。全村管轄:金埔、石壁頭和橋仔頭三個社區。
2009年普查,現有1171個居民。有陳,林,潘,鄭,吳5個姓,以姓陳,林人數居多,均為漢族。陳氏以居住在金埔社區為主,石壁頭社區以林氏為主,潘氏、鄭氏、吳氏則居住在橋仔頭社區。
盛產水果,果樹覆蓋面積達85%,楊梅、龍眼、橄欖等名揚四海的水果,暢銷國內外,俗稱“柴山水源好,吃飽不用愁”。
當地農作物以水稻為主,飲食以米飯為主,屬閩南飲食習慣、方言為閩南語。當地文化如南音、高甲戲等,風俗節日如“做牙”,“半年”,“普度節”,“佛誕辰節(每年農曆9月廿二)”,“小佛誕辰節”,“尾牙節”等節日,屬閩南文化及節日範疇。

雲台山

雲台山,稱為雲台的天然屏障。山形如二象山林,亦名雙象峰。因地處位置特殊,前有溪河,自然的美而成為達官貴人遊玩的好去處。王延彬任泉州刺史後,即在雲台山築別館。後成為王氏時來歌舞之地。

歷史的雲台

雲台是塊天然的風水寶地。史料記載南安重要古墓(共有5個)中2個葬於雲台村,分別為五代太傅王延彬墓和宋太傅傅自得墓。
20世紀60-70年代,當地政府號召當地民眾開山建池造家鄉,先後挖掘重多歷史寶物(也毀掉眾多文物)。其中較為重大的事件是:曾出土一座26斤純金觀音像、一把宋代某將軍寶劍以及古代金銀錢財不計其數。
五代太傅王延彬墓,葬於雲台山下,現當地地名為“墓後”,位於雲台寺旁。宋太傅傅自得墓,葬於雲台山,現地名稱為“傅府山”,屬雲台山一角,山中矗坐著很多座石像,後相續被人盜走。
當地歷史悠久,按史冊記載,可追溯到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時泉州刺史王延彬(885—930)曾到雲台建造別墅,建雲台歌館,蓋望梅亭,把當地報恩寺為雲台寺,雲台雙象山改為雲台山。每年梅果熟時,就帶妻兒老小到此度假嘗梅,時邀招賢館中寓賢和泉郡名士來賦詩酣飲。自號白雲侍中,自王延彬辟梅村十里後,此地之風歷久不衰,至今猶然。雲台的萬梅鄉石碑猶存。
因王延彬治泉郡有政績,死後葬於此山。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不知何故被燒毀,尋復建。當今雲台村落依舊存在很多與雲台寺相關聯的地名。
關於雲台寺為何燒毀,至今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雲台寺廟,歷史上一度在當地香火很旺,名聲很好,眾多達官貴人、僧徒慕名前往燒香駐留。在雲台寺不遠處,有座尼姑庵(今地名為後庵),後因雲台寺廟中某一僧徒暗中挖地道直達尼姑庵,與庵里德尼姑地下有私情。後被發現,名聲敗壞,被當時皇帝命令燒毀雲台寺和尼姑庵。現雲台村金埔社區寺溝坡(雲台寺的建址所在地),挖地三尺儘是碎瓦片、磚塊。

歷史人物

雲台史國老

當過宰相,後人稱為國老,出生在雲台連理賽山下的石鼓山(當地山名),現保存有他幼年時讀書的石書房。

雲台陳大光

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西科,豐州雲台陳大光考中解元。

旅遊景點

歷史旅遊景點:王延彬別館、雲台歌館、望梅亭、招賢館、涼峰院、招福院、雲台寺、薦福報恩禪院、鳳凰寺等。

經濟

隨著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雲台先後規劃100畝為雲台工業開發區,引進三隆重工、凱盛化工有限公司、泉州華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10餘家企業入住,從而發展了經濟及帶動第三產業。人均年收入10000多元,基本實現小康水平。

交通

交通線路有X338公路(南安縣級公路),可乘坐泉州公車12路、南安公交5路、8路、12路等公交路線到雲台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