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蝗蟲區系分布格局及適應特性

雲南蝗蟲區系分布格局及適應特性

《雲南蝗蟲區系分布格局及適應特性》是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1年5月1日出版發行的書籍。

圖書信息

雲南蝗蟲區系分布格局及適應特性雲南蝗蟲區系分布格局及適應特性
作者:毛本勇(作者), 任國棟(作者), 歐曉紅(作者)
出版社: 中國林業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外文書名: Fauna,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Adaptability on Acridoidea from Yunnan
精裝: 336頁
開本: 16
ISBN: 7503861517, 9787503861512
條形碼: 9787503861512
商品尺寸: 26.4 x 19 x 2.4 cm
商品重量: 862 g

內容簡介

毛本勇、任國棟歐曉紅所著的《雲南蝗蟲區系分布格局及適應特性》在比較全面地考察雲南蝗蟲物種及其地理分布的基礎上,首次系統報導和總結了蝗總科的區系分類、區系組成與起源、分布格局、適應進化及地理區劃等方面的內容。全文共記錄雲南蝗總科昆蟲6科29亞科92屬226種(亞種),科學新發現16新種、1新雌性和l中國新記錄種;指出4個異名屬、1個異名種和4新組合種。系統分析了225種的區系性質,表明雲南蝗總科特有種豐富,東洋區系成分占絕對優勢。詳細分析了雲南蝗總科昆蟲地理分布特點及物種豐富度空間分布格局,結果表明,在世界動物地理區中,雲南蝗蟲區系成分與非洲界的淵源關係較近;在東洋界中,與印度亞界的淵源關係較近;特有屬呈狹域分布特點,特有種呈島狀間斷分布特點;物種豐富度居全國之冠並隨海拔、緯度和經度的增加物種豐富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區系起源和演化的分析結果表明了雲南蝗蟲的本土起源性質並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特別是與岡瓦那古陸成分的交流;嘗試提出了斑腿蝗科在中國西南的起源中心及西雙版納區系淵源。根據統計結果提出雲南蝗蟲特有種趨同進化的基本趨勢,認為中、低海拔地區翅退化現象是長期適應草棲生境的結果,高海拔地區還與有效提高體溫有關等結論。最後依據柵格聚類的結果,提出雲南省蝗總科昆蟲地理區可劃分為2亞區8小區的建議。
《雲南蝗蟲區系分布格局及適應特性》可供大專院校師生、科研人員、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和昆蟲愛好者參考。

編輯推薦

毛本勇、任國棟、歐曉紅所著的《雲南蝗蟲區系分布格局及適應特性》包含了三個層次研究內容,即雲南有些什麼蝗蟲?在哪裡分布?為什麼會存在在那裡以及它們是怎樣生存和發展的?前一個層次的研究結果奠定了後一個層次研究的基礎;後一個層次研究結果是前一個層次研究內容的深入,其結論能相互滲透,從而深化了對所涉及問題的認識。除本書記述的科學新發現外,作者對雲南蝗蟲的區系分析和區系起源方面、特有種的趨同進化方面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體現了明顯的創新性。該著作超越了一般蝗蟲志的內容,無疑將對雲南蝗蟲研究產生推動作用。

目錄


前言
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內容
三、研究方法
(一)標本採集、處理及製作
(二)分類鑑定、繪圖及術語
四、雲南自然地理概況
(一)自然歷史
(二)地貌
(三)植被
(四)氣候
種類記述
蝗總科ACRIDOIDEA
一、瘤錐蝗科CHROTOGONIDAE
溝背蝗亞科Taphronotinae
(一)黃星蝗屬Aularches Stal,1873
橄蝗亞科Tagastinae
(二)似橄蝗屬Pseudomorphacris Card,1916
(三)橄蝗屬Tagasta Bolivar,1905
雲南蝗亞科Yunnanitinae
(四)雲南蝗屬Yunnanites Uvarov,1925
(五)湄公蝗屬Mekongiana Uvarov,1940
瀾滄蝗亞科Mekongiellinae
(六)擬瀾淪蝗屬Paramekongiella Huang,1990
二、錐頭蝗科PYRGOMORPHIDAE
負蝗亞科Atractomorphinae
(七)負蝗屬Atractomorpha Saussure,1862
三、斑腿蝗科CATANTOPIDAE
梭蝗亞科Tristrinae
(八)梭蝗屬Tristria Still,1873
(九)大頭蝗屬Oxyrrhepes Still,1873
稻蝗亞科Oxylnae
(十)板角蝗屬Oxytauchira Ramme,1941
(十一)野蝗屬Fer Bolivar,I.,1918
(十二)芋蝗屬Gesonula Uvarov,1940
(十三)稻蝗屬Oxya Audinet-Serville,1831
(十四)偽稻蝗屬Pseudoxya Yin et Liu,1987
(十五)稞蝗屬Quiha Still,1860
卵翅蝗亞科Caryandinae
(十六)龍川蝗屬Longchuanacris Zheng et Fu,1989
(十七)卵翅蝗屬Caryanda Still,1878
(十八)舟形蝗屬Lemba Huang,1983
蔗蝗亞科Hieroglyphinae
(十九)蔗蝗屬Hieroglyphus Krauss,1877
板胸蝗亞科Spathosterninae
(十二)板胸蝗屬Spathosternum Krauss,1877
(二十一)華蝗屬Sinacris Tinkham,1940
擬凹背蝗亞科Pseudoptygonotinae
(二十二)擬凹背蝗屬Pseudoptygonotus Cheng,1977
黑蝗亞科Melanoplinae
(二十三)版納蝗屬Bannacris Zheng,1980
(二十四)越北蝗屬Tonkinacris Carl,1916
禿蝗亞科Podisminae
(二十五)小翅蝗屬Alulacris Zheng,1981
(二十六)清水蝗屬Qinshuiacris Zheng et Mao,1996
(二十七)異色蝗屬Dimeracris Niu et Zheng,1993
(二十八)刺禿蝗屬Parapodisma Mistshenko,1947
(二十九)曲翅蝗屬Curvipennis Huang,1984
(三十)蹦蝗屬Sinopodisma Chang,1940
(三十一)雲禿蝗屬Yunnanacris Chang,1940
(三十二)擬裸蝗屬Conophymacris Willemse,1933
(三十三)梅荔蝗屬Melliacris Ramme,1941
(三十四)香格里拉蝗屬Xiangelilacris Zheng,Huang et Zhou,2008
課蝗亞科Conophyminae
(三十五)庚蝗屬Genimen Bolivar,I.,1918
(三十六)擬庚蝗屬Genimenoides Henry,1934
(三十七)珂蝗屬Anepipodisma Huang,1984
刺胸蝗亞科Cyrtacanthacridinae
(三十八)刺胸蝗屬Cyrtaeanthaeris Walker,1870
(三十九)棉蝗屬Chondracris Uvarov,1923
(四十)沙漠蝗屬Schistocerca Stal,1873
(四十一)厚蝗屬Pachyacris Uvarov,1923
(四十二)黃脊蝗屬Patanga Uvarov,1923
切翅蝗亞科Coptacridinae
(四十三)凸額蝗屬Traulia Stal,1873
(四十四)阿薩姆蝗屬Assamacris Uvarov,1942
(四十五)黑紋蝗屬Meltripata C.Bolivar,1923
(四十六)點翅蝗屬Gerenia Stal,1878
(四十七)罕蝗屬Ecphanthaeris Tinkham,1940
(四十八)胸斑蝗屬Apalacris Walker,1870
(四十九)斜翅蝗屬Eucoptacra Bolivar,I.,1902
(五十)切翅蝗屬Coptacra Stal,1873
(五十一)疹蝗屬Ecphymacris Bi,1984
(五十二)十字蝗屬Epistaurus Bolivar,I.,1889
斑腿蝗亞科Catantopinae
(五十三)斑腿蝗屬Catantops Schaum,1853
(五十四)直斑腿蝗屬Stenocatantops Dirsh,1953
(五十五)外斑腿蝗屬Xenocatantops Dimh et Uvarov,1953
黑背蝗亞科Eyprepocnemidinae
(五十六)黑背蝗屬Eyprepocnemis Fieber,1853
(五十七)素木蝗屬Shirakiacris Dirsh,1957
(五十八)長夾蝗屬Choroedocus Bolivar,I.,1914
(五十九)棒腿蝗屬Tylotropidius Sffd,1873
麗足蝗亞科Habrocneminae
(六十)龍州蝗屬Longzhouacris You et Bi,1983
(六十一)勐臘蝗屬Menglacris Jiang et Zheng,1994
蛙蝗亞科Ranacridinae
(六十二)蛙蝗屬Ranacris You et Lin,1983
四、斑翅蝗科OEDIPODIDAE
飛蝗亞科Locustinae
(六十三)踵蝗屬Pternoscirta Saussure,1884
(六十四)車蝗屬Gastrimargus Saussure,1884
(六十五)飛蝗屬Locusta Linnaeus,1758
斑翅蝗亞科Oedipodinae
(六十六)綠紋蝗屬Aiolopus Fieber,1853
(六十七)異距蝗屬Heteropternis Sffd,1873
(六十八)平頂蝗屬Flatovertex Zheng,1981
(六十九)小車蝗屬Oedaleus Fieber,1853
(七十)金沙蝗屬Kinshaties Cheng,1977
(七十一)疣蝗屬Trilophidia Stal,1873
(七十二)束頸蝗屬Sphingonotus Fieber,1852
五、網翅蝗科ARCYPTERIDAE
竹蝗亞科Ceracrinae
(七十三)竹蝗屬Ceracris Walker,1870
(七十四)擬竹蝗屬Ceracrisoides Liu,1985
(七十五)錫金蝗屬Sikkimiana Uvarov,1940
(七十六)雷蓖蝗屬Rammeacris Willemse,1951
網翅蝗亞科Arcypterinae
(七十七)雪蝗屬Nivisacris Liu,1984
(七十八)缺背蝗屬Anaptygus Mishchenko,1951
(七十九)隆背蝗屬Carinacris Liu,1984
(八十)暗蝗屬Dnopherula Karsch,1896
(八十一)牧草蝗屬Omocestus Bolivar,I.,1878
(八十三)奇翅蝗屬Xenoderus Uvarov,1925
(八十三)雛蝗屬Chorthippus Fieber,1852
六、劍角蝗科ACRIDIDAE
長腹蝗亞科Leptacrinae
(八十四)卡蝗屬Carsula Stal,1878
細肩蝗亞科Calephorinae
(八十五)細肩蝗屬Calephorus Fieher,1853
綠洲蝗亞科Chrysochraontinae
(八十六)滇蝗屬Dianacris Yin,1983
(八十七)小戛蝗屬Paragonista Willemse,1932
佛蝗亞科Phlaeobinae
(八十八)黃佛蝗屬Chlorophlaeoba Ramme,1941
(八十九)佛蝗屬Phlaeoba Sffd,1860
(九十)華佛蝗屬Sinophlaeoba Niu et Zheng,2005
劍角蝗亞科Acridinae
(九十一)戛蝗屬Gonista Bolivar,I.,1898
(九十二)劍角蝗屬Acrida Linnaeus,1758
雲南蝗蟲總科區系特點及地理分布格局
一、雲南動物區系在世界動物區繫上的歸屬
二、雲南動物區系在中國動物區繫上的歸屬
三、分布型
四、種級階元的區系性質及分布格局
五、屬級階元的地理分布分析
六、科級或亞科階元的分布格局
(一)缺乏癩蝗科和槌角蝗科種類
(二)瘤錐蝗科分布格局
(三)錐頭蝗科分布格局
(四)斑腿蝗科分布格局
(五)斑翅蝗科分布格局
(六)網翅蝗科分布格局
(七)劍角蝗科分布格局
七、分布格局特點
八、雲南蝗總科物種空間分布格局
(一)物種豐富度
(二)物種豐富度的空問格局
雲南蝗總科區系起源和演化
一、雲南古地理與昆蟲起源的關係
二、雲南蝗總科昆蟲區系起源和演化
(一)聯合古大陸時期直翅目起源階段
(二)二疊紀一第三紀岡瓦那古陸、勞亞古陸成分在川滇古陸交融階段
(三)第四紀物種分化和不同區系成分的融合階段
三、雲南蝗總科物種區系屬性與毗鄰地區的關係
四、雲南蝗總科物種起源與進化實例
(一)推測為岡瓦那古陸起源的類群
(二)推測為中南半島一華南區起源的類群
(三)推測為橫斷山地區起源的類群
(四)推測為西南區起源的類群
(五)推測為華南區起源的類群
(六)推測為華中區起源的類群
(七)推測為古北界起源的類群
五、區系的變化發展趨勢
雲南蝗總科物種的適應與進化
一、雲南蝗蟲的生活型
(一)地棲類
(二)樹棲類
(三)草棲類
(四)禾棲類
二、特有種趨同進化的特點及其在不同環境中的進化趨勢
(一)特有種趨同進化的特點
(二)特有種在不同環境中的進化特點
三、關於重要適應特徵的探討
(一)翅退化的生態適應意義
(二)體小型化的生態適應意義
(三)體色的生態適應意義
(四)反捕適應
雲南蝗總科昆蟲地理區劃
一、雲南動物地理區劃觀點
二、雲南蝗總科昆蟲特有分布區的劃分
(一)雲南蝗總科特有種分布特點
(二)特有分布區的劃分
三、雲南蝗總科昆蟲生態地理區劃
英文摘要(Abstract)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