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村

雪梨村

雪梨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洱源縣西山鄉勝利村委會,該村國土面積2.00平方公里,海拔2,340.00米,年平均氣溫12.0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果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梨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鎮,地處太平鎮西邊,
村委會
距太平鎮政府所在地28.00公里,到太平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9公里。東鄰芒允村,南鄰銅壁關,西鄰洪崩河,北鄰虎跳石 。轄石梯 、格奪、上下幫瓦等9個村民小組。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458戶,有鄉村人口2013人,其中農業人口 1971人,勞動力146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08人。
全村國土面積55.68平方公里,海拔85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 ℃,年降水量2,33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736.00畝,人均耕地3.9畝,林地70,000.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7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0.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736.00 畝(其中:水田1969.00 畝,旱地 5,767.00 畝),
甘蔗
人均耕地3.84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70,0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86.8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5畝,主要種植堅果、咖啡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78.00畝,其他面積 5,412.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通路,無路燈。全村有323戶通自來水,有142戶飲用井水,有14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465戶通電,
衛生室
擁有電視機農戶 21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6戶。
該村到太平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8輛,農用車15輛,機車13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69.00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未完成“一池三改”。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個8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9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0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404萬元,
該村甘蔗
占總收入的57.6%;畜牧業收入88萬元,占總收入的1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5頭,肉牛80頭);林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14.3%;第二、三產業收入109萬元,占總收入的15.5 %;工資性收入10萬元,占的1.4%;其他收入75萬元,占總收入的10.7%。農民人均純收入242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人,在省內務工30人,到省外務工14人。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465戶,共有鄉村人口2016人,其中男性1014人,女性1002人
村衛生室
。其中農業人口1976人,勞動力1239 人,從事第一產業1066元。該村以景頗族為主,是景頗、漢、僳傈族、傣族混居地,其中景頗族1623人,傈僳族85人,漢族393人,傣族3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53 人,參合率67.1%。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465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5,002.0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243人,距離太平鎮芒允中學13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0人,其中小學生183人,中學生37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6個。

人文地理

雪梨行政村隸屬盈江縣太平鎮,地處太平鎮西邊,轄9個自然村。雪梨為景頗語。以所屬自然村雪梨得名。1973年組建雪梨大隊;1988年改稱雪梨行政村。
該村以景頗族為主,是景頗族、漢族、僳傈族混居地,景頗族是大山的民族,景頗人民熱情奔放,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組織舉辦“目腦縱歌”節,節日裡他們揮舞長刀,甩動銀泡,用歡快的舞蹈跳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傈僳人民熱愛生活,能歌善舞,在每年農曆正月初十舉辦“闊時節”,他們彈起三弦、燃起煹火熱烈慶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