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病毒

雪松病毒

雪松病毒是一種尼帕病毒,發現於2009年,此病毒與亨德拉病毒是近親,但卻無害,在動物身上不會引起任何疾病。

名稱由來

蝙蝠同時攜帶了對其他動物危險或良性的病毒。蝙蝠同時攜帶了對其他動物危險或良性的病毒。
雪松病毒得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雪松格魯夫鎮,2009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在雪松格魯夫鎮篩查亨德拉病毒時從蝙蝠群的尿液中發現了該病毒。

病毒特性

雪松病毒能夠感染雪貂豚鼠——這些動物能夠產生針對病毒的抗感染抗體。然而,它們並沒有演變為臨床上的疾病。此外,在人類中也沒有患病的記錄。

遺傳分析顯示,雪松病毒也是一種尼帕病毒,但卻存在一個關鍵的差異。與其他尼帕病毒不同,雪松病毒並不會產生所謂的V蛋白質。而正是V蛋白質賦予了亨德拉病毒和尼帕病毒逃避人類免疫系統攻擊的能力,進而使它們具有致命性。

研究價值

吉朗市澳大利亞動物健康實驗室的分子病毒學家Glenn Marsh表示,通過比較致命和良性的尼帕病毒,“我們可以洞察是什麼讓亨德拉病毒變得如此危險”。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Benhur Lee表示,“利用遺傳工程或許能夠修改雪松病毒,從而使其產生V蛋白質,或者將來自亨德拉病毒的基因添加到雪松病毒中,進而看看這能否讓這種病毒具有致病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