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題詞

雨花石題詞

(現代)趙朴初
花非花,石非石。
暮之霞,朝之日⑴。
千磨堅石見丹心,
百拂圓融⑵昭素質。

注釋

⑴朝之日:六合區方誌辦、檔案館合編的《雨花石志》作“朝之光”,“光”字不合前後句“石”“質”之韻,當誤;根據文意改為“日”。
⑵圓融:佛教語。破除偏執,圓滿融通。宋蘇軾《答子由頌》:“五蘊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嶽盡圓融。”

作者

本詩作者趙朴初(1907-2000),現代著名作家、詩人、書法家、佛學家、社會活動家,安慶市太湖縣人。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他對於石頭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因其母陳氏以“拜石”為別號,因此他在故鄉寺前鎮設“拜石獎學金”,以報答鄉親,亦以紀念先母,可見他與石頭的因緣。最值得一書的是他還寫有《拜石贊》,充分體現了他對“石頭精神”的深刻理解,詩中寫道:“不可奪,石之堅;天能補,海能填;不可侮,石之怪;叱能起,射無礙;其精神,其意態,儼若思,觀自在。友乎師,石可拜。”
雨花石題詩雖然只有26字,但是充滿了詩意禪趣。表面上看雨花石,它既不像花,有開合凋謝;也不像一般的石,粗朴頑劣;實際上,雨花石既有花的爛漫絢麗,又有石的堅韌圓融;它生於地而含天質,有雲霞,有日月,是天成之作,它更主要的是具有人類所特有的“不可奪”、“不可侮”、傲然自在等高尚品質,以及堅貞的丹心,圓融的素質,可謂是天地人特質的精美結合,難怪讓那些才高八斗、傲視群雄、目空權豪的大儒碩彥們拜倒其下。趙朴初的這首詩,不僅是對雨花石的讚頌,同時也是他個人品質的展示,以及對於世間諸品的審美要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