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竹圖

雨竹圖

《雨竹圖》是一幅繪畫作品,創作於元代。該畫館藏: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題材:竹木,流派:湖州竹派,技法:設色,形式:立軸 ,尺寸:121.60x42.10cm。

高克恭<雨竹圖>簡介

基本信息

館藏: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
年代:元代
題材:竹木
作者:高克恭
流派:湖州竹派
技法:設色
形式:立軸
材質:紙本
尺寸:121.60x42.10cm

基本簡介

《雨竹圖》是中國元代畫家高克恭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紙本,設色,縱121.6厘米,橫42.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者簡介

高克恭(1248-1310)中國元代畫家。清河書畫舫作名士安。回族。字彥敬,號房山道人,大都(今北京)房山人。曾任刑部主事、大名路總管、太中大夫。擅山水 、墨竹,尤精雲山。山水師法米芾父子,後參以董源巨然李成等人畫法,形成筆墨凝重蒼渾,淋漓酣暢的獨特風格 。墨竹師法王庭筠,並結合趙孟頫、李衎等畫竹名家之長,筆法凝練,墨氣清潤,頗得竹之亭亭玉立的蕭爽姿態。合諸家之長,自成一格,被推崇為 “當代第一”。有《雲橫秀嶺圖》、《春山晴靄圖》、《春雲曉靄圖》、《墨竹坡石圖》等傳世。

畫作欣賞

《雨竹圖》又叫《墨竹坡石圖》。畫雨竹二竿,聳立石旁,前面一竿以濃墨寫出,後一竿以淡墨寫出,葉用捺法,簇簇羅迭,錯落有致。筆勢厚重,墨彩豐腴,將秋風疏雨、玉立青竿的韻味刻畫得生動傳神。枝葉的向背紛披、俯仰疏密以及前後虛實的透視關係,也處理的恰到好處。其好友趙孟頫在此幅中題詩曰:“高侯落筆有生意,玉立兩竿煙雨中。天下幾人能解此,蕭蕭寒碧起秋風。”

張大林<雨竹圖>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 雨竹圖
【類別】 中國畫花鳥畫
【年代】 作於2006年
【作者】 張大林
【規格】100×50厘米
【屬地】現個人收藏

藝術風格

其作品畫風平易樸實、蒼渾淳厚,融大自然與傳統為造化,以筆墨底蘊豐厚、勁健、畫格清奇、文質兼備為統一。其作品中無不傳遞出作者對生活的豪邁氣度和他個性化的藝術思想,表達了作者對花鳥畫的執著與熱愛,創作了一批泱泱浩瀚的銘心佳作。
在這物慾橫流,乃至炒作的時代,他虔誠探索,默默耕耘。對一草一木一片丹心。他寄託於對自然物象的寫照,犧牲於古今諸家之蘊藉抒發著他的“性靈”。其作品涉獵之廣,氣息之正,真可謂“丹青有道,終極造化”。其以“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藝術精神為指導,借筆墨抒情懷,“效法天道,無極之極”不驕不躁,功成不居,不落凡響,借筆墨抒發出他的藝術人生,登上了中國花鳥畫藝術的高峰!

畫作欣賞

其雨竹圖,水墨淋漓、大氣逼人、清秀飄逸、氣韻優雅;既表現出作者的傳統筆墨功底,賦有哲思靈氣,畫家筆下的作品充滿力量與生命,作品中形與神的意趣,墨與色的交融,更是典雅清新,淋漓奔放,其作品既有唐宋元人的筆意,又有明清的八大遺韻。既有大膽創新,又有傳統精髓。作品中滲透著的文人正氣躍然紙上。從作品中可以看出畫家那虛心好學的求知慾望,無不傳遞著畫家那高尚人品。四十多歲的他在中國畫壇上以邁入了名畫家行列。但是其作品還是那么不驕不躁,一絲不苟。

作者簡介

張大林1963年2月出生於山東省青州市,現居北京。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現任北京知秋緣書畫院院長,中國教育電視台花鳥畫講座客座教授、中國花鳥畫研究協會理事、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授等職。在中央美術學院期間曾得到張立辰田黎明陳平畢建勛等老師的指導。其自幼酷愛繪畫,8歲習畫,從事中國畫研究20餘年,擅長寫意花鳥、山水、人物,尤長四君子、葡萄和大雞,其畫風自成一格,既有傳統筆墨功底,又有質樸生活感情,富有哲思靈氣,充滿力量與生命。
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報刊發表。並參加多項大展並獲獎。作品被多家權威單位和知名人士所收藏。中國外交部做國禮贈送外國友人。併入選《中國當代書畫選集》、《世界書畫家大辭典選集》、《中國青年書畫家藝術辭典選集》、《中國書畫家簡明辭典選集》、《國際篆刻大觀選集》等十餘部辭書。1997年被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會、世界書畫家藝術協會聯合等十餘家權威單位聯合授予“當代書畫藝術名人”榮譽稱號,並頒發證書。個人著有《張大林花鳥畫畫集》、《張大林花鳥畫小品集》《當代書畫研究——中國花鳥畫大家》等書籍。中國書畫報、大眾日報、人民日報、藝術中國報等多家報刊曾多次發表。 中央電視台、《榮寶齋》《中國美術》、《收藏界》《傳統與現代》《中國藝術名人》等近50家媒體都做過報導。作品多次被國內外美術館收藏,2006年6月被中國教育電視台《書畫課堂藝海星光》欄目聘為花鳥畫講堂特約教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