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樹

雨樹

豆科,雨樹屬。喬木。高25米以上,樹冠開展; 二回羽狀複葉,羽片3—6對,小葉片3至多對,斜卵圓形或圓形,長3厘米以上;花黃色,生於頭狀花序或傘狀花序上;莢果長15—20厘米。原產於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花似合歡。繁殖用種子播種,雨樹喜溫暖、潮濕。因其枝葉繁茂樹形優美,常在熱帶地區的公園和庭園種植。雨樹的莢果含糖較多,可用來作牛的飼料。因其小葉在下雨之前有合攏的特性,故名“雨樹”。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雨樹雨樹

學名:Samanea saman (Jacq.) Merr.

科屬:含羞草科雨樹屬

名 稱: 雨豆樹

別 名: 伊蓓樹|雨樹

拉丁名: Samanea saman Merr.

科 名: 含羞草科

屬 名: 含羞草科

產地分布:熱帶美洲、西印度

生長習性:光照:中性植物。生育適溫:22~31℃生長特性:生長快。耐熱、耐旱、耐濕、耐瘠、易移植。

形態特徵

雨樹花雨樹花

無刺大喬木;樹冠極廣展,乾高10-25米,分枝甚低;幼嫩部分被黃色短絨毛。羽

片3-5(-6)對,長達15厘米;總葉柄長15-40厘米,羽片及葉片間常有腺體;小葉3-8對,由上往下逐漸變小,斜長圓形,長2-4厘米,寬1-1.8厘米,上面光亮,下面被短柔毛。花玫瑰紅色,組成單生或簇生、直徑5-6厘米的頭狀花序,生於葉腋;總花梗長5-9厘米;花萼長6毫米;花冠長12毫米;雄蕊20枚,長5厘米。莢果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1.2-2.5厘米,直或稍彎,不裂,無柄,通常扁壓,邊緣增厚,在黑色的縫線上有淡色的條紋;果瓣厚,綠色,肉質,成熟時變成近木質,黑色;種子約25顆,埋於果瓤中。花期8-9月。

分布情況

中國台灣、海南和雲南(西雙版納)有引種。原產熱帶美洲,現廣植於全世界熱帶地區。

主要價值

本種生長迅速,枝葉繁茂,可為園庭綠化樹種。果味甜多汁,牛喜食之;在南美及西印度群島常植作收場蔭蔽樹和飼料樹。幼樹木材鬆軟,老樹材質堅硬,可做車輪。

配置方式

樹冠寬展且頂部較平,蔭蔽面積,花色清秀,是優良的園林樹,在城市綠化中廣泛套用。宜作園景樹,庭陰樹或行道樹。

繁殖培育

景觀用途:行道樹、庭園美化。春天開花,花淺黃色。樹冠很大,可達15米,樹形優美,非常適合南台灣燠熱的氣候。有了雨豆樹,再炙毒的陽光也不用懼怕,是很好的遮蔭樹。

相關事件

事件簡介

所謂“雨樹”指的是生長在古墓墳頭的一棵大樹,最令人驚奇的是這種樹可以在晴天自動“下雨”。虞允文墓地的這棵大樹,當地人把它叫做棉絲樹,這是一種喬木,長得高大挺拔,學名滇朴,在中國南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樹種。而這種樹的葉子,通常為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帶菱形,並不是碗狀的,也無法把水包起來。最重要的,這棵大樹在“下雨”時還沒有發出新葉,整個樹幹光禿禿的,不會是因為樹葉積存水分而出現滴水的情況。

2009年2月,這處古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棵大樹居然在大晴天自動落下水滴,這個現象被當地人廣為傳播,一時間引得四面八方的人都來觀看,每天聚集在墓地的有一萬多人。來看過的人一致認為,這是大樹在“下雨”。

人物背景

在四川仁壽縣的虞丞鄉,有一處文物古蹟,是南宋時期一位抗金名相虞允文的墓地。虞允文,生於公元1110年,字彬甫,仁壽人。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在採石(今屬安徽馬鞍山市)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水陸大戰。當年,金國皇帝完顏亮親率60萬大軍,兵分四路,直指江南。而同時,11月初,文臣虞允文以中書舍人身份代朝廷慰問採石駐軍。

但當虞允文趕到時,只見逃過江的淮西主帥王權部下的將士,三五成群地散坐路邊,士氣十分低落。虞允文立即召集將官,告訴他們,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死裡求生,奮起抗敵。隨即虞允文開始整頓隊伍,於長江南岸山間布陣,但水軍雖有戰船卻不敢出擊,虞允文立即命令當地民兵登船,共同準備抗擊金兵。從未打過仗的文官虞允文,正式身份不過是慰問團巡視員,在前線挺身而出,整肅沒有主將的敗軍,竟兩戰而挫敗六十萬金軍,使金國皇帝被部下殺死,功勞之大,讓人難望其項背。

宋克成說,據後世史書記載,虞允文在1174年病死成都,但民間卻有另一個傳說,虞丞相是因小人進讒言而被皇帝斬首的。事後,皇帝發現錯了,心生愧疚,遂命人鑄造了一個金首,配合虞丞相的身體下葬。金首的傳說使得一些盜墓賊打起了主意,而宋家作為守墓人,世代都守護著虞丞相的墓。“宋氏不絕,守墓不止”,這是宋氏家族的一句祖訓。但宋家與虞丞相到底是什麼關係?宋克成沒聽到祖輩們談過此事,《仁壽縣誌》也無記載,就是這么一代代執著地守下來了。在宋克成心中,這也許將成為一個永遠的謎。

歷史之謎

南宋丞相虞允文的墓地,是仁壽縣最出名的地方。墓地就在當地的玉屏山,山勢成圈椅形狀,墓堆就位於山勢正中。墓地里生長著各種樹木上千棵,是一處幽雅靜秀之地。李正南老人從二十歲就和丈夫宋克成居住在墓地旁邊,宋克成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丞相墓的守墓人。大樹會下雨的事情,李正南曾親身體驗,也是她發現並報告的。而在老兩口的口中,這個墓地和它的主人,本身就頗具傳奇。居然出現了大樹下雨的怪事,不由得讓人萬分驚奇。

奇怪現象

這棵樹原本並不會下雨的,但是在2009年2月中旬,這棵大樹突然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從樹下經過,樹上居然落下了毛毛細雨,這些雨滴甚至能把衣服淋濕。可是看看天上,並沒有下雨,難道是這棵大樹在下雨嗎?這件事情一經傳開,竟然引來了四面八方的百姓前來觀看。在傳出大樹下雨的當天,仁壽縣電視台的記者也趕到現場,報導了這件稀奇的事情。

仁壽縣電視台記者陳春梅說:“我們覺得很奇怪,一棵樹會下雨,而且當天晚上仁壽沒有下雨,天空中還有星星,然後我們就趕過來了。趕過來的時候這個地方已經圍了上百人了,明顯看到它在滴水。”

站在樹下,人們能感到水滴落在身上,並且只要大聲說話或鼓掌,大樹落下的水滴就更多。當地的村民說,他們也覺得很奇怪,這個丞相墓在這830多年了,一直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大家覺得很神秘。

更奇怪的是,這棵大樹正好生長在墓地的墳頭上,這樣的位置巧合,為大樹下雨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很多人因此認為,這是因為這裡具有某種靈氣,是神仙顯靈的表現,才讓大樹下起了小雨。這樣的說法不脛而走,很多人專程趕來,為的就是沾沾靈氣。

相關記載

據記載,在南美洲等一些熱帶地區,有一種所謂的“雨樹”,樹高約20多米,樹冠呈平頂狀傘形,擴張面積最大可達30米。這種樹之所以會下雨,就在於其奇特的樹葉。長約40厘米的“雨樹”樹葉呈碗狀,落到葉面上的液體都會被聚集起來,晚上葉面會捲起來,將聚集到的液體包裹其中,白天氣溫高時葉面會慢慢舒展開,聚滿的液體就會溢出葉面,形成一種所謂的“下雨”現象。

探尋原因

浙江也有怪樹下雨 原因已有解釋

無獨有偶,在浙江寧海天明山溫泉景區內,也有兩棵會下雨的奇樹。這兩棵樹,其中之一是香檀樹,生長在半山披,地勢較高。據在附近幹活的人們說,開春到現在斷斷續續出現過下雨的情景。大家都覺得很奇怪。除了這棵香檀樹,水庫下游的一棵冬青樹也有這個本事。知情者透露,有時它們會全天不停地下雨,雨量時大時小。

這兩棵樹為什麼會斷斷續續地下雨?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的植物學專家倪穗副教授認為,這多數和樹木的生活環境和自身的特殊結構有關。倪教授說,從植物學角度講,每株植物都有一種蒸騰拉力,當陽光充足的時候,這種拉力可以幫助植物從地下吸收水分,並輸送到身體的每個角落。植物滴水現象多發生於水分充足的生長環境裡。夏季光照劇烈的時候,蒸騰作用就會加強,植物在夜間的吸水能力會變得特彆強大,有時可能會吸收了過多的水分,這些過多的水分白天就會從葉片邊緣的排水孔排出來。同時,自身儲水能力弱和蒸騰作用不強的植物也會因為吸入水分過多,無法蒸騰而形成滴水現象。

海口老樹下雨的謎底更加怪異

除了這三棵樹會下雨,在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龍鴻村,也曾有一棵樹會下陣陣“細雨”。這棵樹高約15米,當地村民說樹齡約有40年了。2004年5月8日,海口晚報率先報導的龍鴻村發現“下雨樹”一事,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跟蹤報導。

當時,這棵樹樹冠上的葉子不多,枝頭上掛滿一個個翠綠的玉米顆粒大的果實,樹上還附著許多拇指般大的蟬。“下雨”的方位在樹冠,而不是樹技。由於下雨多發生在天黑後,所以看不清水源從哪裡流下來。村民們也叫不出這棵樹的名字,有村民說是小鳥銜來的種子長成的。可惜的是,一年之後,這棵下雨樹就在颱風來襲時被颳倒了。為了不影響行路,村民們把樹給砍了。

專家釋疑

仁壽縣氣象局和林業局的人來看過這棵樹,他們試圖為這件稀奇的事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氣象局的人說,因為古墓的周圍全是石板,正好那段時間這個地方的天氣特別怪,太陽很大,石板溫度可能達到了45攝氏度以上。於是氣象局的同志推測,這個現象有可能是因為這裡地形特殊的原因,氣流在大樹上空形成積雨雲,才會造成下雨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就叫做局地小氣候。

大樹下雨到底是不是局部小氣候造成的呢?親眼目睹下雨的當事人說,這種雨與人們想像中的下雨有完全本質區別,當時在樹下大聲說話或鼓掌,樹上確實能落下一些水滴,但絕不是綿綿不斷的毛毛雨,也不是真正的天氣變化現象。

但在現場尋找線索的時候的同時,李正南老人又發現了另一棵會下雨的樹。這棵樹位於李正南家後面的山坡上,距離墳頭那棵會下雨的樹有大約一百米的距離,並且也是一棵棉絲樹。有的樹在滴水,而有的樹沒有,並且滴水的兩棵樹,還相隔一定的距離,這些疑點推翻了局地小氣候的解釋。

真相大白

雨樹雨樹

經過仔細檢查,任利利在樹上發現了刺吸式口器昆蟲取食的痕跡。大樹下雨,跟樹葉上的蟲子痕跡,有沒有什麼關係呢?任利利介紹,像是蚜蟲一類的昆蟲,身體上都有一些線管或附管,能分泌一些排泄物。那么,蚜蟲會不會就是大樹下雨的真正原因?

任利利說,起初懷疑是蚜蟲,因為這種蟲子在北京有過分泌蜜露和像下雨的情況發生。但是現在看來,蚜蟲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如果樹上有蚜蟲,那么這棵樹必須有大量新鮮的樹葉,提供給蚜蟲們取食,可是現在,這棵樹的葉子全都掉光了,新的樹葉還沒發出來,所以這棵樹上不可能有蚜蟲。那么,在大樹上生活的會是什麼蟲子呢?

北京林業大學的教授駱有慶看過蟲子表示,這是一種名叫朴巢沫蟬的昆蟲。這種小蟲子,和我們常見的知了是一個家族的昆蟲,但是個頭卻比知了小了很多,只有一個米粒大小。它們依靠取食植物的汁液而生存,並且會迅速地將體內不需要的水分和糖分排出體外。因為排出的是液狀物質糖分比較多,就給它取了一個很好的名字叫做蜜露,實際上都是通過消化道肛門排出來的一些多餘的代謝物質。

原來,所謂神奇的大樹下雨現象竟然是小小蟲子在作怪,這種朴巢沫蟬,因為獨特的自然習性,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小的驚喜。它們生活在虞丞相墓的大樹上,它們靠吸食樹的汁液生存,吃飽了以後,它們把身體不需要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來,成了我們看到的雨。這就是仁壽縣虞丞相墓的大樹會下雨的真正原因。

據專家介紹,這種朴巢沫蟬,對林木的危害有限,這棵棉絲樹上發生的蟲害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也沒有太大影響,不需要對它採取什麼殺滅措施。

樹木大全

樹是具有木質樹幹及樹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將喬木稱為樹,有明顯直立的主幹,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離地面較高,可以形成樹冠。樹有很多種。俗語中也有將比較大的灌木稱為“樹”的,如石榴樹、茶樹等。樹的主要四部份是樹根、樹幹、樹枝、樹葉。樹根是在地下的,在一棵樹的底部有很多根。在樹幹的部分分為五層。第一層是樹皮。樹皮是樹幹的表層,可以保護樹身,並防止病害入侵。在樹皮的下面是韌皮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