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桑葉

雞桑葉

雞桑葉,中藥名。為桑科植物雞桑Morus australis Poir的葉。分布於河北、山東、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表,宣肺止咳之功效。常用於風熱感冒,肺熱咳嗽,頭痛,咽痛。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甘、辛,性寒。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解表,宣肺止咳。

主治

用於風熱感冒,肺熱咳嗽,頭痛,咽痛。

相關配伍

1、治感冒:雞桑葉、魚鰍串、毛秀才各15g,水煎服。

2、治咳嗽:雞桑葉、矮地茶、岩白菜各10g,水煎服。

3、治咽喉腫痛:雞桑葉15g,牛蒡子、射干各10g,水煎服。(1-3方出自《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雞桑又名小葉桑、集桑、山桑、野桑、小岩桑。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冬芽大,圓錐狀卵圓形。葉卵形,長5-14厘米,寬3.5-12厘米,先端急尖或尾狀,基部楔形或心形,邊緣具粗鋸齒,不分裂或3-5裂,表面粗糙,密生短刺毛,背面疏被粗毛;葉柄長1-1.5厘米,被毛;托葉線狀披針形,早落。雄花序長1-1.5厘米,被柔毛,雄花綠色,具短梗,花被片卵形,花葯黃色;雌花序球形,長約1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雌花花被片長圓形,暗綠色,花柱很長,柱頭2裂,內面被柔毛。聚花果短橢圓形,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紅色或暗紫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於石灰岩的山坡林中。分布於河北、山東、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清熱解表。主治感冒咳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