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花華蟹傘甲

雙花華蟹傘甲

雙花華蟹傘甲所屬被子植物門,菊亞綱,莖粗壯,具粗厚塊狀根狀莖及多數纖維狀根,廣布於全世界。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莖粗壯,具粗厚塊狀根狀莖及多數纖維狀根。基部徑8—10毫米,中空,高達150厘米,乾時具明顯條溝,無毛。基部及下部莖葉花期凋落,具柄,中部莖葉葉片三角形或五角形,長8—15厘米,寬9—20厘米,基部截形或淺心形形,邊緣具銳具小尖頭齒,厚紙質,上面深綠色,被疏短糙毛或近無毛,下面淺綠色,沿脈被疏蛛絲狀毛及短柔毛,具3—5條基生掌狀脈;葉柄較粗壯,長3—5厘米,基部擴大且半抱莖,被疏短柔毛或無毛;上部莖葉漸小,最上部葉卵狀三角形,具短柄。頭狀花小,多數排成頂生復圓錐狀花序,花序軸及總花梗被黃褐色短柔毛;花序梗短,長2—5毫米,通常具2—3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小苞片;總苞圓柱形,長8—10毫米,寬1.5—2毫米;總苞片4—5,線狀長圓形,寬0.5—1.5毫米,頂端鈍,被微柔毛,邊緣狹乾膜質,無毛,具不明顯3條脈。舌狀花2,黃色,管部5.5毫米;舌片長圓狀線形,長10—12毫米,寬0.5—1.5毫米,頂端具2小齒,具4條脈;管狀小花2,稀4,花冠黃色,長8毫米,管部長2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披針形,長1.5毫米,頂端尖;花葯線狀長圓形,長3.5毫米,基部具短尾,附片卵狀長圓形;花柱分枝外彎,長1.5毫米,頂端鈍,具乳頭狀微毛。瘦果圓柱形,長約3毫米,具4肋,無毛;冠毛白色,稀變紅色,長5--6毫米。花期7—8月。

地理分布:產陝西(山陽)、四川(寶興、峨眉山、康定、天全、灌縣、峨邊、雷波、馬邊、甘洛、冕寧等)、雲南(陳鳳山、巧家)、西藏(波密)。

生長環境

常生於草坡、懸崖、路邊及林緣,海拔900—32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

屬中文名:華蟹甲

屬拉丁名:Sinacalia

本屬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單葉,具柄,葉片卵形至近圓形,基部心形至近截形,具掌狀或羽狀葉脈;葉柄無翅,但多少擴大而近於抱基。頭狀花序單一頂生,或為頂生鬆散傘房花序,或為復聚傘圓錐花序,具花序梗;花梗具小苞片。總苞狹圓筒形至倒圓錐狀鐘形;總苞片4—5或8,線狀長圓形至線狀披針形,頂端被微毛,邊緣乾膜質。舌狀花2—8,舌片黃色,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具4—7條脈,先端具2—3小齒;管狀花2至多數,花冠黃色,檐部漏斗狀,5裂;花葯具短尾尖,花葯頸部倒圓錐形至圓柱形,基部較花絲寬;花柱分枝內彎,頂端鈍形,被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具肋,光滑;冠毛細,宿存。花期7—8月,果期8—12月。少種屬。

本屬花粉形態:S.Tangutica花粉近球形,極面觀為3裂圓形。大小為(28.7—)33.5(—35.7)×(30.5—)33(—35.7)微米。3孔溝,溝較短,呈菱形,界限有時不清楚;內孔較大,橢圓形,孔膜常突出。外壁厚度為3.5—4.4微米,外層厚於內層,小柱不明顯(LM),刺狀紋飾。刺較長,頂端尖,基部較寬或膨大,長度為4.4—6.1微米,基部寬度為3.514.4微米。在刺基部及外壁上具稀疏的小穿孔。外壁表面不平。圖58.2.

本屬生境:生於草坡、河邊、草甸、路邊、林緣、灌叢和崖岩上。海拔900—3450米。

本屬分布:湖北:宜昌、巴東、房縣、利川、建始、鶴峰、興山、神農架。四川:巫山、松潘、美姑、巫溪、灌縣、理縣、平武、峨眉、黑水、城口、馬爾康、瀘定、寶興、天全、康定、峨邊、雷波、小金、馬邊、甘洛、奉節、冕寧。西藏;波密。陝西:山陽、洋縣、乾縣、藍田、鳳縣、略陽、寶雞、戶縣、太白山。雲南:鹽津、江城、東川。寧夏:涇源。青海:循化。河北:阜平。山西:孝義、五台山。甘肅:文縣、夏河、華亭、榆中(興隆山)。地圖58.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本科概述

該科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約有1000屬,25000-3000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產溫帶地區。我國約有200餘屬,2000多種。產於全國各地.其中17屬為我國特有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