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基因

雙胞胎基因

雙胞胎基因指的是許多研究發現,雙胞胎們在同一個方面有重大天分是否和基因或者環境關係的研究科學。

基因療法

雙胞胎基因雙胞胎基因

上世紀80年代,日本電視連續劇《

如果不是可惡的疾病,英國肯特郡布羅姆利市的雙胞胎姐妹奧莉維亞·墨菲和伊莎貝拉·墨菲,將擁有同樣快樂的童年。但奧莉維亞在兩歲時突然患病,醫生為她所作的血液檢查表明,她患的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而伊莎貝拉一直很健康。白血病是英國最常見的兒童癌症,占所有兒童癌症病例的1/3,其中又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居多。由於姐妹倆屬同卵雙胞胎,先天基因和後天撫養都幾乎一致,本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但命運卻截然不同,冥冥之中好像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操縱著她們的命運。

到底是什麼因素在作怪呢?對姐妹倆進行基因檢測表明,她們剛出生時就發生了一次基因突變,而奧莉維亞後來又經歷了第二次基因突變,使白血病原形畢露,伊莎貝拉的基因卻沒有再經歷過突變。到底是什麼基因位點發生了變異?白血病細胞又來自何方?這些問題都等待著科學家們解答。

科學家們對提取出的姐妹倆血液進行分析,結果有了驚人發現。他們首次發現了一群異常的早期“前白血病幹細胞”,該細胞在姐妹倆的體內都存在,而研究證明,白血病幹細胞正是從“前白血病幹細胞”發展而來。科學家們對提取出來的該細胞進行分析,終於弄清了整個突變過程。

他們發現,兩名女孩的血液中均含有白血病前期細胞,其中少量是幹細胞,裡面一種分化程度最低的細胞被命名為“前白血病幹細胞”,這種變異細胞由兩個基因經過易位融合而成。這個變異過程發生在其中一名女孩的一個細胞里。當時她們還在母體中,無法確定變異究竟發生在誰身上。但由於姐妹倆共有一個胎盤,變異細胞得以散布到兩人血液內。由於伊莎貝拉並未患病,研究人員判斷,基因易位顯然不能自行導致白血病。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每一百名兒童裡面會有一人存在基因易位現象,但在基因易位的兒童中,又有約1%會罹患癌症。

很多人都知道,幹細胞是“生命之母”,它可以分化成有特定功能的細胞,人體的所有組織細胞都由此而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白血病幹細胞就是“白血病之母”。然而此次發現就顛復了傳統觀點,即“前白血病幹細胞”才是血癌細胞的真正源頭,它可以稱得上是白血病的“祖母”。目前用於治療白血病的藥物只能殺死大部分血癌細胞,但不能清除白血病幹細胞,更不能殺死前白血病幹細胞,這就是白血病容易復發的原因。

誰動了癌細胞的“反骨”?

對生物學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基因突變發生的幾率非常小,而像奧莉維亞這樣連續兩次在相同基因位點發生突變的例子更是少之又少。這對雙胞胎姐妹在2月份就滿5歲了,令人欣慰的是小奧莉維亞已經成功挺過了放療和化療,正在康復之中。但化療也嚴重損害了她的免疫力,她的一隻眼睛因受感染而失明了,她的發育情況也明顯慢於伊莎貝拉。

由中國科學家洪登禮、英國薩頓癌症研究所教授梅爾·格里弗斯及牛津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下屬的分子醫學研究所的塔里奇·恩佛教授組成的專家小組經過認真分析,終於弄清了血癌“祖母”的分布位置並確定了治療方案。洪登禮是湖北黃石市人,曾在武漢同濟醫院從事轉基因調控和治療工作,2003年到牛津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工作,專門研究兒童白血病致病基因TEL-AML1在造血幹細胞中所起的作用。洪登禮是這個研究小組的首席研究人員,參與研究的還有來自英國、日本和義大利的11位科學家。目前他們採用多種療法相結合,殺死了奧莉維亞體內的大部分前白血病幹細胞。至於伊莎貝拉,據研究人員估計,她罹患癌症的幾率不到1/10,到14歲時她體內的所有的白細胞幹細胞應該會自然死亡。

這對雙胞胎姐妹的母親薩莎目前最關注的是,究竟什麼因素讓奧莉維亞體內的癌症“祖母”開始做惡?因為這對防止在伊莎貝拉身上發生同樣的悲劇非常重要。目前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次變異可能始於單個細胞,原因應該是感染。自發生第一次基因突變後,前白血病幹細胞的“反骨”就已形成。只不過沒有形成“揭竿而起”的條件,“祖母”一直不敢妄動。但發生在奧莉維亞身上的事實表明,某種特殊的擾動會解開阻止癌細胞發威的枷鎖。那么,究竟是誰惹怒了“祖母”呢?

科學家們仔細詢問了她們的母親薩莎,結果找出了一些可能的致癌因素。由於薩莎及其丈夫都沒有發生類似的基因突變,這對雙胞胎姐妹的成長環境及生活習慣有可能是致癌因素。例如,薩莎在孕期仍偶爾吸菸並在輻射量大的電腦前工作,兩姐妹出生後伊莎貝拉比較安靜,而好動的奧莉維亞則經常接觸一些揮發性較大的塗料,這些因素都可能觸動“祖母”憤怒的神經。

相關詞條

遺傳學 顯性基因 人類基因組
基因突變 基因插入 基因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