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眸愛爾蘭

雙眸愛爾蘭

《雙眸愛爾蘭》是一部音樂紀錄片,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公路電影”。樂團在尋夢途中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群,與之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趣事。其中在電影節放映時觀眾反應最強烈的部分是“愛爾蘭邂逅‘鮑勃・迪倫’”的段落。在愛爾蘭某小鎮的旅館裡,樂團吉他手貞煥從浴室走出來,身上只穿了一條短褲。在被問及是否知道鮑勃迪倫後即興彈唱了一曲《All Along The Watch Tower》。他邊唱便開始不緊不慢地穿衣服,從牛仔褲、襯衫到最後的襪子,穿畢歌曲也剛好唱完。這一段落既詼諧精彩,又自然地水到渠成,引來觀眾讚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雙眸愛爾蘭英文名:Two-Eyed Ireland
發行日期:2008年
導演:林鎮平 Jin-pyeong Lim
主演:朴慧利 Hae-ri Park
金賢寶 Hyun-bo Kim
白善烈 Seon-yeol Baek
地區:韓國
語言:朝鮮語

影片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愛爾蘭音樂的紀錄片。
2006年,人氣劇《愛爾蘭》播出,劇中插曲《西邊的天空》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大家從而記住了一個名為“第二月”的Ethnic FUSION樂團。所謂Ethnic Fusion音樂是指綜合了爵士和世界音樂特色的一種新生音樂類型。《雙眸愛爾蘭》一片講述了樂團成員來到樂團首張專輯的特邀嘉賓琳達・柯林女士的故鄉愛爾蘭,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之旅。樂團成員懷著輕鬆的心情踏上異國的土地,驚嘆於愛爾蘭這個音樂之邦的神奇魅力。
成員們來到琳達的故鄉Gorey。在這裡這個年輕的樂團和當地的音樂一起合奏,並來到愛爾蘭音樂片《曾經》的拍攝地――都柏林的街道即興表演,不僅展現自己的才華,還籌集了進一步旅行需要的經費,和當地許多熱愛音樂的人成了好朋友。
此外,成員們還參加了各式各樣的民間音樂節和即興演出。這裡的人們熱愛音樂,從來沒有台上台下之分,人人都可以是音樂的主角。樂團成員在這裡找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音樂之魂……
幕後製作
2007年春天,林鎮平導演從合作過的音樂人,即“第二月”樂團團長金賢寶那裡聽到了一個有關實現愛爾蘭音樂夢想的計畫。當時,金賢寶為了宣傳發言愛爾蘭音樂精神籌組了一個樂隊,並計畫完成一次愛爾蘭之旅。他建議林鎮平導演同行,協助他完成這個夢想。
加入這次奇妙的旅行後,林鎮平親眼目睹了樂團在都柏林街道上的即興表演、傳統的愛爾蘭民間音樂節、酒吧里本地音樂人熱心投入地和樂團成員切磋合作等場面無時不刻不感動著他。於是,《雙眸愛爾蘭》的拍攝就這樣開始了。
從忠武路慣例來看,一般一個劇組最少也要由四、五十人的團隊構成,但紀錄片《雙眸愛爾蘭》的劇組成員只有三名,即導演林鎮平本人、製作人金由煥和剪輯師金慶勛。他們三個人包辦了策劃、拍攝、剪輯以及宣傳海報和預告片製作在內的全部工作。
影片拍竣後收到堤川國際音樂電影節的邀請,參與國際競賽單元的評選。在第四屆堤川國際音樂電影節的閉幕式上,《雙眸愛爾蘭》獲得評審委員會頒發的“Special Mention”榮譽大獎。
本屆電影節競賽單元的評審委員長是來自摩洛哥的電影導演Ahmed El Maanouni在頒發該獎項時宣稱:本屆候選影片實力都非常強勁,而且充滿個性,因此評選過程變得十分艱難。然而,林鎮平導演的《雙眸愛爾蘭》以獨具匠心的視角,講述了一個樂團在美麗的異國尋找音樂之魂的故事,令人眼前一亮,百感交集。因此,評審委員會最終授予該片最高榮譽。

花絮

愛爾蘭邂逅“鮑勃・迪倫”
《雙眸愛爾蘭》是一部音樂紀錄片,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公路電影”。樂團在尋夢途中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群,與之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趣事。其中在電影節放映時觀眾反應最強烈的部分是“愛爾蘭邂逅‘鮑勃・迪倫’”的段落。在愛爾蘭某小鎮的旅館裡,樂團吉他手貞煥從浴室走出來,身上只穿了一條短褲。在被問及是否知道鮑勃迪倫後即興彈唱了一曲《All Along The Watch Tower》。他邊唱便開始不緊不慢地穿衣服,從牛仔褲、襯衫到最後的襪子,穿畢歌曲也剛好唱完。這一段落既詼諧精彩,又自然地水到渠成,引來觀眾讚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