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的壽司

“請坐,麗莎。 “愛爾蘭,都柏林。 “想去,但是不能。

圖書信息

原作名: Sushi for Beginners
作 者: [愛爾蘭]瑪麗安・凱斯
譯 者: 朱建迅 / 潘稚萍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0
頁 數: 452
定 價: 39.00元
分 類:小說>愛情小說;
小說>現當代小說

內容簡介

倫敦某時尚雜誌主編麗莎是個作風強勢、年輕漂亮的“時尚女魔頭”,為工作不惜犧牲私生活,不料卻被總部發配到愛爾蘭去創立全新女性雜誌《妙齡女郎》。她立志要將事業低谷變成新的高峰,順便也把帥氣的新上司傑克當做了感情生活的下一個獵物。
麗莎的新下屬艾什林則是個相貌平平的大齡剩女,在《妙齡女郎》當助理編輯是她夢寐以求的機會。她的外號是“全能修理小姐”,工作時喜歡照顧人,戀愛時也總對男友百依百順,但這兩方面似乎都得不到什麼回報。
艾什林的好朋友克洛達赫嬌艷動人,老公是“高富帥”,一雙兒女也活潑可愛,但這個看似完美的家庭主婦卻覺得生活越來越無聊。
陌生的生活、陌生的工作、陌生的誘惑??就像壽司的味道一樣,充滿了新鮮與刺激。

作者簡介

瑪麗安・凱斯(Marian Keyes,1963~)生於愛爾蘭,她是對世界文學有巨大影響的都市情愛小說女王,雞仔文學教母。從處女作開始,她的每本小說都能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全球銷量超過2200萬冊;並曾獲得大英圖書獎年度“大眾小說獎”、愛爾蘭布克獎等獎項。2011年,凱斯入選“全球書業影響力100人”榜單,是排名最高的情感作家。
凱斯的作品往往以酗酒、離異、抑鬱症等黑色生活作為背景,但是筆調卻充滿了悲憫、幽默和無限的希望;故事情節扣人心弦,溫馨感人,有趣生動且不乏深度,極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章節試讀

《佳人》雜誌社。這裡連續數周一直籠罩著異常的氣氛,一股大勢不妙的情緒正在悄悄蔓延。有人瞧見美方總經理凱爾文・卡特在辦公樓頂層慢悠悠地尋找洗手間。訊息一經證實,懷疑終成燎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顯然,他剛從紐約總部來到倫敦。
來了。麗莎激動地攥緊拳頭。的的確確,終於來了。
當天晚些時候,有人打來電話,問麗莎是否願意上樓拜見凱爾文・卡特和英方總經理巴里・霍林思華斯。
麗莎砰的一聲摔下話筒。“我當然願意!”她大聲嚷道。
幾個同事連頭也懶得抬一下。乾雜誌編輯這行,摔話筒,大聲嚷嚷,全都不足為怪。再說,眼下交稿期限迫在眉睫,他們正為此忙得不可開交。倘若時至傍晚本月期刊仍不能如期付梓,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嘉人》(Marie-Claire)便會再度搶先。可這關我啥事呢,麗莎一邊想著,一邊步履蹣跚地走進電梯。今天過後,她就不在這裡幹了。她將去別處另有高就。
麗莎被擋在會議室門外,等了足有二十五分鐘。巴里和凱爾文畢竟都是大人物。
“要不讓她進來?”巴里問道,他覺得時間已經消磨夠了。
“從我們叫她開始,才過去了二十分鐘。”凱爾文傲慢地說道。顯然巴里・霍林思華斯並沒意識到他凱爾文・卡特是何等重要的人物。
“不好意思,我還以為過了很久了。沒準你還能再教我幾個揮桿擊球的訣竅呢!”
“沒問題。好,低頭,別動。別動!站穩了,左臂伸直,揮桿!”
麗莎最終獲準進來時,只見巴里和凱爾文坐在那張仿佛長約一千米的胡桃木桌後面。他倆皺著眉頭,一副大權在握的派頭。
“請坐,麗莎。”凱爾文氣度高雅,朝她頷首致意,他那覆滿銀髮的碩大腦袋很是醒目。
麗莎坐了下來,往後攏了攏她的深褐色頭髮,恰到好處地露出其中幾綹免費染的蜜黃色秀髮。之所以免費,是因為她在專欄“時尚排行榜”中對某某美發廳不吝溢美之詞的緣故。
她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雙腳優雅地交疊著,腳上是一雙派屈克・考克斯①皮鞋。這雙鞋的尺碼小了一號――多少回她囑咐派屈克・考克斯公司公關辦公室給她寄六號的鞋,可他們偏偏寄來五號的。不過免費的派屈克・考克斯鞋畢竟是饋贈之物,腳趾夾得生疼這種無關宏旨的細節又有何礙呢?
“謝謝你的到來。”凱爾文笑著說道。麗莎決定最好還是報以一笑。同其他交易一樣,微笑也是一種商品,僅僅用以交換有用之物。不過她認為自己眼下這么做很值得。再怎么說,一個姑娘被派駐紐約出任《曼哈頓》副主編一職,這樣的好事可不是天天都有的。她因而咧開嘴,露出一口珍珠般細密潔白的牙齒。(她的牙齒保護得這么好,得益於本年度供應的倫勃朗②牌牙膏,這種牙膏曾經用於贊助一次讀者競賽,不過當時麗莎覺得,這些牙膏若是擱在自家的盥洗間,準會令她倍加珍惜。)
“你在《佳人》工作了多久?”凱爾文翻看著面前裝訂好的幾頁紙,“四年?”
“到下個月滿四年。”麗莎低語道,透出慣於審時度勢的老手不卑不亢的語氣。
“你任編輯差不多有兩年了?”
“兩年的美好時光。”麗莎語氣肯定地說,強忍著沒將手指戳進喉嚨嘔出來。
“你才二十九歲,”凱爾文驚嘆道,“喔,你知道,在我們倫道夫傳媒,辛勤工作的員工終將得到豐厚的回報。”
聽到這個不加掩飾的謊話,麗莎漂亮的雙眸倏地一亮。與西方世界的眾多公司一樣,倫道夫傳媒給辛苦工作的員工的回報是:低得可憐的薪水,不斷增加的工作量,降級,出人意料的裁員通知單。
可是麗莎卻不一樣。一天的工作大多始於早晨七點半鐘,白天一乾就是十二 三四個小時,等她最終關閉電腦,已是晚間新聞的時間。她經常在周六、周日甚至銀行休業的周一趕來上班。看門人都討厭她,因為她無論何時打算來辦公室,都得專門有人過來為她開門,同時被迫放棄觀賞周六足球賽或周一全家週遊布倫特十字區①的度假計畫。
“倫道夫傳媒有一個空缺,”凱爾文鄭重其事地說,“這是一次很好的挑戰,麗莎。”
知道了,她的心情有些急躁。有話直說好了。
“擔任此職需要移居海外,這對當事人的配偶有時可能會帶來不便。”
“我單身一人。”麗莎不耐煩地說。
巴里驚訝地蹙起額頭,想起幾年前他不得不如數奉送的那張十英鎊大鈔,作為不知何人的結婚禮金。他那時也許可以斷定此人必是麗莎無疑,當然也許不會,因為當時他大概已經不像以前一度那么有見識了……
“我們正在為一家新的雜誌物色一位編輯。”凱爾文繼續說。
一家新的雜誌?麗莎不由得心頭一驚。《曼哈頓》可是七十年來一直都在發行呵。就在她凝神思索對方的話到底有什麼言外之意時,凱爾文給了她沉重的一擊:“這需要你遷居都柏林。”
這一打擊震得她腦袋嗡嗡作響,耳鼓似要爆裂。茫然恍惚間,唯一真實可感的只是受到擠壓的腳趾一陣鑽心的疼痛。
“都柏林?”她依稀聽見自己喑啞的嗓音問道。興許……興許……興許他們說的是紐約的都柏林。
“愛爾蘭,都柏林。”凱爾文・卡特的聲音仿佛透過長長的、盪著回聲的隧道,摧毀了她的最後一線希望。
我無法相信此事居然發生在我身上。
“愛爾蘭?”
“愛爾蘭海對岸那片狹小而又潮濕的地方。”巴里出於好心在一旁提醒道。
“那兒的人好喝酒。”麗莎有氣無力地說。
“對,還總愛嘮叨個沒完。就是那兒。經濟繁榮,年輕人居多。市場調查顯示,在那裡創辦一家新潮的女性雜誌的條件已經成熟。所以我們想請你出任此職。麗莎。”
他倆滿含期待地瞅著她。她知道,照理她得眼含熱淚、結結巴巴、懷著難以遏抑的激情大聲表白一番,說她多么感激二位對自己的信任,多么希望她能不辜負這種信任。
“呃,好的……謝謝。”
“我們在愛爾蘭的投資業務十分可觀,”凱爾文誇誇其談地說,“我們有《愛爾蘭新娘》、《凱爾特健康指南》、《蓋爾室內藝術》、《愛爾蘭園藝》、《天主判官》。
“不,《天主判官》就要停刊了,”巴里打斷他說,“銷售量直線下滑。”
“《蓋爾編織藝術》。”凱爾文對壞訊息一概沒興趣,“《凱爾特車市》、《私房菜》――這是我們出版的愛爾蘭美食雜誌、《愛爾蘭風格DIY》,還有《愛爾蘭美男》。”
“《愛爾蘭美蘭》?”麗莎費力地吐出這兩個詞。眼下明智的做法是繼續對方引出的話題。
“《愛爾蘭美男》,”巴里糾正道,“小伙子們看的雜誌。吸收了《百科概覽》和《競技場》兩家之長。接下來要由你創辦它的女性版本。”
“名字呢?”
“我們考慮用《妙齡女郎》。年輕,活潑,時尚,性感。這就是我們的定位。尤其是性感,麗莎。越巧妙越好。不談女性割禮那些消極方面或是沒有人身自由的阿富汗婦女。那不是我們所關注的讀者群。”
“你們要的是一本對重大話題堅決保持沉默的雜誌?”
“正是!”凱爾文面露喜色。
“不過,我從沒去過愛爾蘭,對這個地方我一無所知。”
“正是!”凱爾文附和道,“這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沒有先入為主的印象,只有一次新鮮而認真的接觸。薪水照舊,調派福利優厚。兩個星期後周一上任。”
“兩個星期?那幾乎就沒有什麼時間讓我……”
“聽說你有超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凱爾文兩眼炯炯有神,“我對此印象深刻。還有什麼問題嗎?”
麗莎不能控制自己。換作平時,即便是心如刀絞,她也照樣面帶微笑,因為她能看清形勢。可她眼下卻慌了神。
“那么《曼哈頓》副主編一職呢?”
巴里和凱爾文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
“《紐約人》的提亞・西沃洛是合格的人選。”凱爾文傲慢地道出實情。
麗莎點點頭,心裡陡然生出末日來臨的感覺。她僵硬地站起身準備離去。“我什麼時候必須做出決定?”她問。
巴里和凱爾文再度交換了一下眼色。
最終還是凱爾文開了口:“我們已經讓人頂了你的現任職務。”
世界在她眼前慢慢消失,麗莎知道這是既成事實。此事她別無選擇。一聲尖叫憋在心裡,她怔住了,停了好幾秒,方才緩過神來明白這兒沒她什麼事了,她只有搖搖晃晃走出這個房間的份。
“想去打局高爾夫嗎?”麗莎剛走,巴里便問凱爾文。
“想去,但是不能。馬上得去一趟都柏林,還有其他幾個職位要面試呢。”
“現在誰是愛爾蘭地區的總經理啊?”巴里問。
凱爾文皺了皺眉頭。巴里應該知道此事。“一個叫傑克・迪瓦恩的傢伙。”
“噢,他呀。挺有主見的一個人。”
“我可不這么認為。”凱爾文非常討厭自行其是的人。“至少他最好別那樣有主見。”
麗莎試圖對此解釋一番。她從來不肯坦承自己的失望。尤其是在作出這許多犧牲之後。
可是劣材難成器啊。都柏林畢竟不是紐約,任你使盡渾身解數。享受“優厚”的調派津貼還有可能因違反《貿易說明條例》而遭到起訴。更糟糕的是,她必須放棄自己的汽車。她的車!這真像是被截去一條腿啊!
沒有哪個同事對她的離開真正感到惋惜。她從來不準任何人說派屈克・考克斯鞋的不是,即便是那些穿五號鞋的姑娘們。加上她慣於不吝言辭發表對別人刻薄而不負責任的議論,因而贏得了“多嘴婆”的雅號。儘管如此,在麗莎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佳人》的員工們還是被召集起來,老大不情願地到會議室參加例行的送行晚會。塑膠杯里盛著可以兼作脫漆劑的溫吞的葡萄酒,托盤上零亂擺放著甜甜圈和跳跳糖,還有一則(無望成為現實的)傳言――雞尾酒香腸就要新鮮出爐了。
就在大伙兒紛紛舉起第三杯酒,全都喝得酒酣耳熱之際,有人喊道“靜一靜”,隨後巴里・霍林思華斯開始照本宣科地致辭:感謝麗莎所做的一切,祝她一切順利。大家認為他的發言很精彩,尤其是他說對了麗莎的名字。在上次的送行會上,巴里作了一段催人淚下,長達二十五分鐘的演講,盛讚某位名叫海瑟的人才華驕人、業績出眾,讓這位名叫菲奧納的即將離職的人窘迫地站在一旁。
接下來有人送給麗莎幾張面值總計共達二十英鎊的瑪莎百貨商店①代金券,還有一張上面印有色彩鮮艷的河馬圖案和“捨不得你走”字樣的大卡片。麗莎的前任助理愛麗・本恩可是費盡心思才選定這份送行的禮物。她冥思苦想,用心琢磨什麼東西最讓莉莎反感,最後才得出瑪莎百貨商店代金券將令她難堪至極的結論(愛麗・本恩正好是五號的腳)。
“為麗莎乾杯!”巴里結束了發言。此時,在場的人全部興奮得直嚷嚷,他們乘興舉起白色塑膠杯,任酒汁和軟木塞碎屑濺到衣裳上,一邊暗自竊笑,互相捅捅胳膊肘,大聲喊道:“為麗莎乾杯!”
麗莎被迫一直待到她能夠體面退場的時候。她對這次離任期待已久,但她一直盼望著能像衝浪般榮耀體面,嗖的一下往前衝去,很快離紐約僅剩一半路程。孰料她卻被打發到一個閉塞落後的地方去辦雜誌。這不啻一場噩夢。
“我該走了,”她對十幾位過去兩年在她手下供職的女人說。“我還得收拾行李呢。”
“那是,那是,”她們附和道,然後醉醺醺、鬧嚷嚷地表達自己的美好祝願。“好吧,祝你好運,願你喜歡愛爾蘭,願你開心,保重,工作悠著點……”
麗莎走到門口時,愛麗尖叫道,“我們會想你的。”
麗莎機械地點點頭,關上門。
“像是腦子有毛病。”愛麗沒有片刻猶豫。“還有酒剩下嗎?”
他們遲遲不散,直到喝乾最後一滴酒,用剛被吮淨湯汁的手指拈起托盤上甜甜圈的最後一粒碎屑。接著,他們一個個興致高到了危險的地步,互相對視片刻,大聲問道,“下面乾什麼?!”
這群突然造訪索霍②的客人,在星期五晚上出入於一個個酒吧,暢飲墨西哥龍舌蘭酒。身材矮小的謝里夫・夢塔姬(特寫助理)不慎跟其他人走散,在一個好心男士的護送下回到家裡,九個月後成了他的妻子。珍妮・傑弗里(時裝專欄助理編輯)接受了一位男士掏錢為她買下的一瓶香檳,此人尊稱她為“女神”。加比・亨德森(健康和美容專欄)的手提包給人偷了。愛麗・本恩(最近剛被擢升為編輯)在奧德杜爾街一家氣氛最熱烈的酒吧費力地爬上一張桌子,瘋狂地跳起搖擺舞,直到摔倒在地,右足多處骨折。
換句話說,一個美妙的夜晚。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