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枇杷

雙流枇杷

雙流枇杷,四川省雙流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雙流枇杷果實不僅味道好,其營養豐富,主要成分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纖維素、果膠、胡蘿蔔素、鞣質、蘋果酸、檸檬酸、鉀、磷、鐵、鈣以及維生素A、B、C等。其中,特別是胡蘿蔔素的含量豐富,在水果中高居第3位。 雙流縣種植枇杷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種植面積達15.9萬畝,是中 國最大的枇杷生產基地。2007年,該縣枇杷產業實現總產量10萬噸,同比增長25%,實現銷售收入6 億元,純收入4.4 億元,輻射帶動項目區農戶1.6082 萬戶,實現農民人均增收257 元。 2007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雙流枇杷”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信息

產品特色

特徵特性

雙流枇杷個大、色艷、味濃、易剝皮、果肉厚、耐運輸。可溶性固形物≥10%,總酸≤0.62%,固酸比≥16:1。質量等級達2級以上。

質量特徵

雙流枇杷品種:大五星、早鍾六號

⒈感官特色

項目 基本特徵 果形 果皮 顏色 果肉 顏色 果實大小
大五星 果實萼孔開張,呈大五角星形,果實個大,果形圓形或卵圓形。 整齊端正、具有本品種特徵,無畸形 橙紅色 橙紅色 特大型果≥60克/個,大型果50~60克/個,中型果40~50克/個,小型果30~40克/個。
早鍾六號 果實萼孔閉合,果實個大,果形倒卵圓形或者紡錘形。 整齊端正、具有本品種特徵,無畸形 橙紅色 橙紅色 特大型果≥60克/個,大型果50~60克/個,中型果40~50克/個,小型果30~40克/個

⒉理化指標

項目 可溶性固形物(%) 總酸(%) 固酸比 可食率(%)
大五星 ≥10.5 ≤0.62 ≥17:1 ≥70
早鍾六號 ≥10.0 ≤0.62 ≥16:1 ≥70

產地環境

雙流枇杷 雙流枇杷

四川省雙流地處成都近郊,雙流土地資源豐富,地形地貌多樣,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2℃,降雨921毫米,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2011年大力推行以有機農業為重點的標準化生產,重點建設有機枇杷等生產基地。

種植區域屬於東山丘陵紫色土區,礦物質營養較為豐富,土壤有機物含量高,自然環境優越,是枇杷生長的適宜區。

歷史溯源

漢代(202年~220年),雙流即有枇杷種植的歷史,雙流太平鎮是遠近聞名的“枇杷之鄉”,作為雙流枇杷節的發源地,被譽為“天府枇杷第一鎮”。

生產情況

雙流枇杷 雙流枇杷

2007年,種植面積達15.9萬畝,是中國最大的枇杷生產基地。枇杷產業實現總產量10萬噸,同比增長25%,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純收入4.4億元。

2011年,該縣建成枇杷規模化生產13000畝,枇杷標準化生產基地1000畝。全面推行有機枇杷生產種植技術。

產品榮譽

雙流枇杷 雙流枇杷

2004年“欣康”、“三峨”、“綠喜和”等品牌分別被認證為“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

由四川省農科院和雙流縣共同完成的《枇杷生態適應性與栽培技術研究》項目2004年獲四川省人民政府三等獎。

雙流縣主持完成的《枇杷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2005年獲得成都市人民政府第四屆“金橋工程”(2002-2004年)優秀項目一等獎和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優秀獎。

2007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雙流枇杷”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0年,中國枇杷首席專家蔡禮鴻在雙流太平考察時,曾贊雙流太平枇杷“味道一流”

2011年,獲國家授予的“中國枇杷之鄉”稱號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雙流枇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政府《關於雙流枇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區域圖的報告》(雙府函[2007]110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合江鎮、永興鎮、興隆鎮、三星鎮、太平鎮、白沙鎮、新興鎮、萬安鎮、正興鎮、煎茶鎮、籍田鎮、大林鎮、永安鎮、黃龍溪鎮等14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大五星、早鍾六號。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紫色砂壤土,pH值6.5至7.5,有機質含量≥1.0%。

雙流枇杷 雙流枇杷

三、栽培管理⒈生產基地選擇:選擇遠離集鎮、公路幹線等無污染的區域。

⒉建園改良土壤:擬建果園,不論田、地都必須先進行土壤改良後,才能定植苗木。

⒊栽培規格:每公頃栽植密度≤825株。

⒋育苗:砧木採用枇杷實生苗,嫁接繁殖,一年生苗木高度≥40cm,嫁接口上1cm粗度≥0.8cm。

⒌幼樹生產管理技術:含定植、定植後管理。合理間作物、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等。

⒍結果樹生產管理技術:

⑴土肥水管理:根據園地土壤大、中、微量元素含量豐缺和大五星及早鍾六號枇杷的營養特點,推行平衡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合理使用化肥,化肥的總養分量低於施肥總量的50%。每公頃成年掛果樹施肥量:有機肥施肥量大五星不得低於16500千克,早鍾六號不得低於20625千克,N≤20,PO≤16,KO≤16。採收前1個月內禁止施用肥料。

雙流枇杷 雙流枇杷

⑵整形修剪:採用主幹分層形和開心形樹形,採用疏剪、短剪、縮煎、抹梢、拉枝等修剪技術,使樹冠枝梢分布均勻,以改善樹冠光照條件,協調生長和結果、產量和品質之間的平衡。

⑶花果管理:大五星營養枝與花枝比為1:1或1:2,早鍾六號營養枝與花枝比為1:2或1:3。大五星每穗留1個至3個果,早鍾六號每穗留2個至4個果。果實套袋,大五星每公頃產量不得高於22500千克,早鍾六號每公頃產量不得高於30000千克。

⑷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加強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把病蟲害控制在容許範圍之內。

四、果實採收

早鍾六號採收期4月上旬至下旬,大五星採收期5月上旬至下旬,鮮食果必須達到成熟標準時採收。

專用標誌使用

雙流枇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雙流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