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氯芬酸鉀栓

雙氯芬酸鉀栓

雙氯芬酸鉀栓,適應症為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術後的鎮痛、消炎,解熱。

基本信息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為雙氯芬酸鉀,其化學名為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鉀。
其結構式為:

雙氯芬酸鉀栓 雙氯芬酸鉀栓

分子式:CHClNKO
分子量:334.25

性狀

本品為脂肪性基質製成的乳白色栓。

適應症

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術後的鎮痛、消炎,解熱。

規格

12.5mg

用法用量

直腸給藥。
兒童:2歲以上兒童視病情輕重給藥量為每公斤體重每天0.5~2mg,分2~3次給予,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可提高至最大每公斤體重每天3mg,分2~3次給予。或遵醫囑。
成人:建議起始劑量為每日100~150mg,病情較輕或長期治療時,每日給予75~100 mg。每日總劑量應分為2~3次使用。

不良反應

1、偶見上腹部疼痛以及噁心、嘔吐、腹瀉、腹部痙攣、消化不良、腹部脹氣、厭食。
罕見胃腸道出血、嘔血、黑便、胃腸道潰瘍、穿孔、出血性腹瀉。
2、偶見頭痛、頭暈、眩暈。罕見困睡。
3、偶見皮疹。罕見蕁麻疹。
4、偶見血清轉氨酶GOT,SGPT升高,罕見肝炎。
5、罕見過敏反應,如哮喘等。
6、罕見水腫。
7、偶有輕度黏膜刺激作用。

禁忌

1、消化道潰瘍者禁用。
2、對本品以及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禁用。
3、有服用乙醯水楊酸或其它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引起哮喘、蕁麻疹或過敏性鼻炎史的患者禁用。
4、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禁用。
5、嚴重血液系統疾病者禁用。
6、直腸炎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有胃腸道疾病,胃腸道潰瘍史以及輕、中度肝功能損害者慎用。
2、有心臟和輕、中度腎功能損害的症狀/病史,老年人,服用利尿劑以及由於任何原因導致細胞外液丟失的患者慎用。
3、個別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應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血象,發生肝功能損害時應停用本品。
4、有眩暈史或其它中樞神經疾病史的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間,應禁止駕車或操縱機器。
5、應注意本品與鋰製劑、地高辛製劑、保鉀利尿劑、抗凝血劑、降糖藥和氨甲喋呤等配合使用的劑量及不良反應。
6、在使用本品時,可能會掩蓋感染的症狀,當有感染存在時,應給予合理的抗感染治療。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孕婦禁用,哺乳期婦女慎用。
目前尚無充分的和嚴格對照的孕婦臨床研究資料,因為動物生殖研究並不總能預測藥物對人的影響,所以只有當確實需要時,才可在懷孕期間使用該藥。由於該藥對胎兒的危害會導致動脈導管提前關閉,所以在懷孕後期不應使用雙氯芬酸。
雙氯芬酸對孕婦分娩的影響尚不清楚,鑒於已知前列腺素抑制劑對胎兒的心血管系統有影響(動脈導管關閉),應避免在懷孕後期使用雙氯芬酸。象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一樣,雙氯芬酸可能會抑制子宮收縮並延遲分娩。
由於受乳嬰兒可能因雙氯芬酸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應根據該藥對母親的重要性決定停止哺乳或停藥。

兒童用藥

參見用法用量。

老年用藥

年老體弱及體重較低者應降低本品用量。

藥物相互作用

1、當與鉀製劑、地高辛類藥物聯合使用時,雙氯芬酸血漿濃度可能升高。
2、各種非甾體抗炎藥易抑制利尿藥的活性,當與含鉀的利尿藥合併治療時,可能提高血清中K水平,所以在該種治療過程中應進行K水平監測。
3、與不同的非甾體抗炎藥或糖皮質激素合併用藥時都可能增加副作用發生率。
4、雖然臨床研究結果未顯示雙氯芬酸與抗凝血藥有相互影響,但在個別報告中表明當雙氯芬酸與抗凝藥合用時有出血的危險。在進行上述治療時應對病人進行嚴格的檢查,與其它非甾體抗炎藥一樣,雙氯芬酸在高劑量用藥(200mg)時可能出現短暫的(暫時)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5、臨床研究表明當雙氯芬酸與抗糖尿病藥合用不影響其臨床效果,但有個例報告顯示, 在抗糖尿病藥的劑量有變化時,病人會相應產生低血糖或高血糖反應。
6、在氨甲喋呤給藥前及給藥後的24小時內聯合套用非甾體抗炎藥,必須注意,因為此時氨甲喋呤的血藥濃度可能上升,同時氨甲喋呤的毒性會增加。
7、非甾體抗炎藥對腎前列腺素作用可能增加環孢菌素A的腎毒性。

藥物過量

非甾體抗炎藥急性中毒處理包括兩個方法,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還未見雙氯芬酸過量用藥中毒的典型臨床病例。

藥理毒理

本品為非甾體抗炎藥,起效較快,可能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產生鎮痛、抗炎、解熱作用。本品無明顯蓄積作用。

藥代動力學

本品為直腸給藥用栓劑,在健康成年男性一次使用本品100mg後,Tmax為2.84±1.51小時,t為1.63±0.25小時,Cmax為607.09±167.8ng/nl,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大約50%在肝臟代謝,40—65%從腎臟排出,35%從膽汁、糞便排出。

貯藏

密閉,在陰涼處保存。

包裝

6粒/盒,PE/PVC材料包裝。

有效期

暫定36個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