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斑青步甲

雙斑青步甲

雙斑青步甲,鞘翅目步甲科節肢動物,在我國廣泛分布,國外主要分布在日本、斯里蘭卡、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

基本信息

分布

國內分布: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四川、貴州、雲南、湖北、湖南、河北、台灣。

國外分布:日本、斯里蘭卡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形態特徵

雙斑青步甲雙斑青步甲

成蟲體長14—15mm,寬5mm。頭和前胸背板有藍綠色金屬光澤,頭微突,具細稀刻點,額陷淺,較寬。唇基、上唇、上顎及觸角(第四至第七節除外)紅褐色或褐色。觸角向後超過體長2/3,須細長,末節端部鉤。鞘翅黑色,無光澤,近卵圓形,最寬處在中部稍後,肩甲圓,外端角窄圓略扭曲,條溝稍深,行距刻點密,被細黃毛,近端部3/4處有1對黃斑,黃斑由4—8行距的縱斑組成,中間一條較長,縱斑長約1—1.5mm。足黃褐色,腿節端都,附節及後基節褐色。雄蟲前跑節第一至第三節膨大。前胸背板近方形,比頭略寬,最寬處在中部稍前,側線弧形,前角較鉤,后角稍向前突,背板具刻點及橫皺紋,基部刻點較大而粗中央及瑞部刻點較稀,中線細,明顯,不達基緣,基凹深而寬。卵乳白色,長橢圓形,兩端鉤圓,一端稍大,表面光滑;長約1.8-2.0mm,寬0.9—1.0mm。幼蟲共3齡。末齡體長14.7—17.5mm,頭寬1.6—1.8mm,尾須長1.5mm。頭紅褐色,有光澤;背面黑褐色;足褐色,附節及爪色較淡。頭扁平,中央稍隆起,最寬處在單眼區稍後,寬大於長,鼻突有4個幾乎相等的小齒。觸角稍短於上顎;前胸背板稍比頭寬,有較多的毛;足腹面有許多刺剛毛,爪尖銳。腹部背片給一至第八節有長剛毛及一些短剛毛。第九背片有一對尾須,尾須有長剛毛。裸蛹,淡黃色,長8-10mm,寬4—5mm。腹部可見8節,第二至第五節側緣各有l對癌狀突起。鞘翅伸至腹部第四節,後足伸出腹端。

生物學特性

在福州地區1年發生1一4代,世代重疊。以成蟲在田埂邊的土塊中、石下及堆積物內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開始交尾。以16—17時交尾最多,交尾時間可達數小時。4月下旬開始產卵,5月中旬至6且上旬為盛期。越冬成蟲產卵最遲可延至11月上旬。越冬代成蟲多數乾6—7月間死亡,少數可活至第三年春天。成蟲一般在日平均溫度20℃以上才產卵,25℃左右為產卵盛期。卵多為散生,也有3—4粒成堆,卵產在較潮濕的土塊上或植株底葉。卵表有粘液易粘附在土表或葉片上。室內每雌日產卵最多8粒,平均2.2粒;每雌累計產卵最多為劉粒,平均為38.6粒。初孵幼蟲經1個小時爬行後,即行捕食,能捕食比它體大數倍的鱗翅目幼蟲。並有群集捕食大型幼蟲的特性。幼蟲白天活動十分活躍,喜鑽進被害卷葉內捕食。捕食量隨蟲齡增大而增多,以3齡幼蟲初或捕食量最大。老熟幼蟲在土中3.0—3.5cm處築室化婉,頭部稍向上斜。成蟲壽命較長,室內平均達74.1天,有的可活1年以上。雌蟲產卵前期平均為25.5天,短者僅8天。雌成蟲耐飢力為14-22天,雄蟲為8—13天。成蟲有趨光性,體上有特殊氣味。

防治方法

1.合理施用化學農藥。農藥的施用對黃寬顎步甲幼蟲影響最大。在5月中、下旬及7月這兩段時期內,停止噴施化學農藥,使幼蟲能安全化蛹,可收到較好的保護效果。

2.適當放寬害蟲防治指標。在不造成經濟損失的前提下,噴施農藥不必強調將害蟲乾淨、徹底的消滅。有意識地保留少部分害蟲,從而保證天敵昆蟲種群的生存與繁殖。

3.隨著人工飼料的普及,大量釋放步甲將具有更為廣闊的前景。

鞘翅目(一)

鞘翅目通稱甲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具如下特點:體型大小差異甚大,體壁堅硬;口器咀嚼式;觸角形狀多樣,10-11節;前胸發達,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為角質硬化的鞘翅,後翅膜質;幼蟲為寡足型,少數為無足型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