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硬座客車

雙層硬座客車

雙層空調硬座客車是為濟南局提供的雙層空調旅客列車。車體鋼結構為高強耐候鋼製造的整體承載筒形焊接結構,客車使用壽命可達30年

產品說明

列車走行裝置採用PK209型轉向架,裝有迷宮式軸箱,轉臂式無磨耗軸箱定位裝置。二系彈簧為空氣彈簧。

採用整體組合式鋁合金車窗。車內設施齊全。裝有單元式匹季空調機組,自動電荼爐、洗面室、廁所等系統。客室內部布置新穎,色調柔和,為廣大旅客提供乘座舒適的旅行環境。

雙層硬座客車 雙層硬座客車

該車大量採用經運用考驗的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增強了防腐、隔熱、阻燃、密封、隔音、減震性能,提高了雙層客車的綜合技術指標。

性能參數

軌距:1435 mm

自重:52.6 噸

定員:174 / 170

構造速度:140 公里/小時

車體長度:25500 mm

車體寬度:3104 mm

車體高度:4750 mm

車底距軌面高度最低點:250 mm

車鉤中心線距軌面高度:880 mm

轉向架:209PK 型

制動裝置:104型制動機(電控)

空氣調節裝置:車頂單元式空調機組

給水裝置:上水箱1000 L

電氣裝置:發電車集中供電

研製單位

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專利

2013年2月,重慶師範大學一名大二女學生簡雪蓮把列車硬座車廂創新設計成雙層,合理利用空間,使車廂增加臥鋪,可站、可坐還可睡覺,獲得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

“其實,硬座車廂最大、也最閒置的空間是在過道上方。”簡雪蓮介紹,她從小喜歡動腦筋,每當看到擁擠不堪的車廂時,心裡總有些難過,就開始想著能不能改變現有的硬座車廂結構,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空間。

設計原理: 利用空間增加臥鋪位

幾經修改,簡雪蓮拿出了自己的創新設計———將硬座車廂內左右兩邊的行李架移至過道正上方,座位上方原本放行李的地方則可以當臥鋪睡下來。以前過道上方照亮的燈,則可以安放在車廂兩側。去年12月,她的這個“一種雙層旅客列車”設計獲得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

“春運後,火車不再擁擠了,也可以拆除恢復原狀。”小簡稱,通過改良,硬座車廂平常閒置未曾利用的空間,就能夠充分利用起來,座位不變,又增加了臥鋪,所以總體上既能緩解春運等壓力,鐵路部門也能增加收入。

小簡坦言,設計主要針對硬座車廂,有座、無座、臥鋪同時進行,無論是從旅客的舒適度還是鐵路部門的經濟效益來看,都是有益無害的。“當然,硬座車廂的臥鋪價格不能完全按照臥鋪車廂來參考,價位應當便宜點,又比硬座票貴一點,這樣才合理。”

實用推廣: 同一車廂三類定價難

這個設計有沒有實用價值,能不能推廣?

“過道是旅客來回的必經場所,上空確實有大量閒置空間。”成都鐵路局相關部門萬姓負責人坦言,從設計來看,如果把原本在兩端的行李架移到中間過道上方,或許有部分人會有睡覺躺下的地方,相比以前會舒服些。但對來回走動的旅客來說,頭頂空間比以前有所減少,特別是春運高峰期,有一部分人沒有坐票,相比未改造前,站立後的空間小很多,會感到更加壓抑。

該負責人還表示,如果推行,收費也比較麻煩,也容易引來爭議,站著的,坐著的,睡下的,三類旅客如何制定合適票價也需要進一步論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