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修寺

原在今縣醫院住院部內,屬典型的黔北民居式建築。 1940年浙大西遷來湄潭後,將理學院物理系設於雙修寺,並在此修建一幢物理實驗大樓。 1946年浙大返杭後,此住房繼續由原雙修寺尼姑居住。

地理位置及概況

位於湄潭縣城西縣醫院住院部南側,背靠公路,呈三角形,占地面積250平方米。現有兩幢,坐西朝東一幢,為磚混結構,一樓一底;坐北朝南一幢,坐北朝南為全木結構。有尼姑居住,從事佛事活動。始建年代不詳。原在今縣醫院住院部內,屬典型的黔北民居式建築。

浙大物理系系址

1940年浙大西遷來湄潭後,將理學院物理系設於雙修寺,並在此修建一幢物理實驗大樓。1946年浙大返杭後,此住房繼續由原雙修寺尼姑居住。後於20世紀50年代將其遷出原地,落戶現地。
王淦昌、束星北盧鶴紱三位教授曾在此從事物理教學和研究,王淦昌教授完成《關於探測中微子建議》論文在美國發表;盧鶴紱教授完成《重原子核內之潛能及利用》論文,引起國際物理學術界震動。王淦昌教授和盧鶴紱教授被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先生稱為“世界第一流的理論核物理學家”。束星北教授為世界科學巨匠愛因斯坦“最喜歡和賞識”的助手,在此完成《加速系統相對論轉換公式》論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李政道 博士也曾在此就讀物理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