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濤[大學教授]

雍濤,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他長期從事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了10餘部著作。在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研究中做出了全面而又獨特的貢獻。

簡介

雍濤,教授、博士生導師。1936年8月生於廣西桂林。1957年7月武漢大學經濟系提前畢業,1962年8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班畢業,後回武漢大學哲學系工作。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主任、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毛澤東思想研究》雜誌編委。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學和研究工作

雍濤教授長期從事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武漢大學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1項,教育部文科博士點基金項目2項,湖北省社科基金2項。

出版著作

出版著作10餘部,主要有:《毛澤東哲學思想大綱》(合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第七卷(參編),《毛澤東哲學的歷史發展》,《毛澤東的探索——中國的1956—1976》,《毛澤東哲學分支學科研究》,《鄧小平哲學研究》,《人民內部矛盾學說的歷史反思》,《毛澤東哲學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發表論文百餘篇,代表作有《毛澤東思想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貢獻》等。

所獲榮譽

其著作與論文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培養碩士研究生24名,博士研究生11名。2000年9月赴美國參加第四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在會上做了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的專題發言,並對哈佛大學燕京書院、哈佛大學哲學系、紐約大學文理學院等單位進行了學術訪問。

獨特的思路和成就

在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研究中,雍濤教授有其全面而又獨特的思路和成就:

一是把毛澤東哲學思想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大背景中進行科學的實事求是的研究,注意同中國社會歷史實際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從文化的層面來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的“雙重文化性格”,尋找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深層機制。

二是認為毛澤東思想包括其哲學思想是一個科學的體系,應當從體系上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基本觀點及其內在聯繫,同時也要研究不屬於科學體系的毛澤東早期和晚年的思想觀點。

三是認為毛澤東哲學和鄧小平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但重點在方法論上。因此在研究毛澤東、鄧小平在哲學理論觀點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的同時,更要著重研究他們的方法論原則,即開展毛澤東哲學分支學科和工作方法、領導方法的研究。

四是認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兩個階段,但就哲學而言,鄧小平哲學不構成與毛澤東哲學思想並列的一個新階段,而屬於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範圍,是它發展的一個階段;鄧小平哲學主要不是以純哲學形態出現的理論哲學,而是以方法論出現的“套用哲學”和關於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如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哲學”。這可以說是他研究鄧小平哲學的獨特視角。

雍 濤 1936年8月生,廣西桂林市人。1962年7月中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班。歷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室主任、哲學系副主任、主任等職。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湖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理事、湖北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毛澤東哲學思想大綱》(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1989年5月修訂再版;《毛澤東哲學的歷史發展》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毛澤東哲學分支學科研究》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鄧小平哲學研究》,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發表論文80餘篇,主要有:《、<矛盾論)研究述評》、《毛澤東思想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貢獻》等。獨著、主編、參編的論著曾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國圖書獎、“金鑰匙”獎、“五個一工程獎”。1978年以來合招、獨招碩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8名,1994年被評為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曾入編《湖北省社會科學界名人》、《中國當代社會科學人物》、《中國當代知名學者辭典》等多種辭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