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水河

雋水河

雋水河又稱桃溪。是通城,崇陽縣人民母親河、生命河。系長江中游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湘鄂贛三省交界的通城縣幕阜山北麓,源頭在通城縣馬港鎮高峰村境內,橫穿鄂南的通城、崇陽、赤壁,在嘉魚西北角隅注入長江,全長三百六十五里。位於赤壁、嘉魚的雋水河中下游段據說是因三國東吳名將陸遜駐軍屯田於此,故改名陸水。今雋水河定義是通城崇陽境內的上中游段,幹流長約兩百餘里。

基本概況

雋水河發源於湘鄂贛三省交界的通城縣幕阜山北麓,源頭在通城縣馬港鎮高峰村境內。幹流全長187公里,流域面積3947平方公里。由南向北縱貫通城、崇陽、赤壁,經嘉魚縣陸溪鎮注入長江。雋水河流入蒲圻(今赤壁)境內改名陸水河,據說是因三國東吳名將陸遜駐軍屯田於此而得名。今雋水河定義是從通城高峰村源頭,流經兩縣七鄉,至崇陽洪下壺頭峽,幹流全長110公里。
自通城縣馬港鎮高峰村雋水源頭至通城縣的雋水鎮鐵柱村,為雋水河通城段。雋水河通城縣內長43公里,年徑流量2.44億立方米。
崇陽縣肖嶺鄉柏樹村到崇陽縣天城鎮壺頭峽,為雋水河崇陽縣段。崇陽縣境內約境內約67公里,年徑流量15.7億立方米。
雋水為通城,崇陽縣母親河,生命河,沿雋水兩岸為肥田沃土,雋崇人民世代在雋水兩岸繁衍生息。

地理位置

雋水河發源於湘鄂贛三省交界的通城縣幕阜山北麓,源頭在通城縣馬港鎮,海拔731米高的高峰村,高峰村六組的一眼古井系雋水河的源頭所在,四季泉水奔涌,泉邊古樹合抱,綠蔭掩映。

相關資料

雋水河是通城、崇陽兩縣人民的母親河,因水質清亮、甘甜而得名。雋水源——百丈潭水庫,位於通城縣南部,馬港鎮潭下村。雋水河經通城北部菖蒲港後一分為二,東段幹流在馬港鎮至九嶺村之間已漸趨山間小溪,彎過90度後進入百丈潭水庫。從GPS上看,百丈潭北部仍有上延的溪流,在潭下村向南延伸到鄂湘邊界——界頭村。
在界頭村的橋頭屋,我找到些雋水源的蛛絲馬跡。在橋頭屋下,幾株古樹環繞一個簡單的四角亭,背依土山,供奉著當地“城隍老爺”,在一塊鐫刻的石碑上,根據當地城隍廟的重修碑序記載,界頭的位置正是雋水正源的所在之地:城隍廟位於雋水河源頭橋頭屋門首,始建於清代末期。接著在碑記末尾刻著具體的行政村落:馬港鎮六家村界頭一組。大岔水庫的蓄水位已經貼近湖底,裸露的山體為鬆散的花崗岩質,很容易滲水,這也是雋水河源頭這么多泉眼的原因,通城、崇陽兩地的地下水非常豐富,在崇陽境內就有100餘處泉眼,在通城山間,這些泉眼幾乎俯拾即是。在界頭,人們不吃門前溪流的水,而吃從泉眼裡滲出的泉水。現在這種方井周圍被密封了,放上水泵,每家都可以喝到甘甜的泉水。
雋水河的源頭並未真正的停止在這個水庫中。因為除去枯水期,往常我很難下到壩底,順著那個古老的河床去尋找雋水的真正源頭。下了堤壩之後可以看到大岔水庫的東向山體上垂瀉而下的山泉,這裡以前是界頭村的梯田,趙老六說,水庫加高后,那些梯田可能要被淹沒了。
浪口溫泉——走讀崇陽雋水河的第一站,工程項目還沒有建成,延期的原因是今年6月雋水河少有的洪災。在浪口畈群山之上飽覽了雋水的湖光山色後,何祚歡老師一行驅車前往知青時代下放的石下村,而我則反向而行,朔流而上,打算沿雋水走到它的盡頭——通城百丈潭水庫。
流經通城、崇陽兩縣的雋水河,發源於通城縣馬港鎮界頭,鄂、贛、湘三省交界的幕阜山系北麓。由南向北,蜿蜒110多公里後,於壺頭峽進入赤壁市,改名陸水,拓展為57萬平方公里的湖面,北注長江。通城縣取“水道通,地勢順,直注武昌城”之意,在元代,通城、崇陽兩縣,乾脆就呼之為“上雋、下雋”。 雖說是“直注武昌城”,但在地圖上,雋水進入赤壁市後,於陸溪鎮注入長江,北上武昌城,還有蜿蜒140公里的長江水道。
通城縣雋水鎮因母親河--雋水穿鎮而過而得名,自唐憲元和二年(807)設鎮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歷代以來雋水鎮是通城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歌曲

創作背景

“雋水河”是通城和崇陽兩縣的母親河,雖然比沿海城市臭氣熏天的河流要乾淨得多,跟20年前的“雋水河”比可謂是天壤之別。近年來,隨著以工業化為主導產業的塊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部分民眾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不合理的河沙開採,給雋水河河床,水質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環境污染特別是水體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環境問題所引發的糾紛不斷增加。
在雋水河畔住了多載的老人說:“記得年輕的時候,雋水河的溪水非常清澈,魚兒成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發展了,雋水河的水卻不再那般清澈了,現在已經很難抓得到魚兒了”。
保護母親河,這不僅是政府部門的職責,同時也需要加強全體通城人民的保護意識和責任意識。在以“通城信息網”為交流平台的通城熱血青年們的共同努力下,創作了《親親雋水河》這首歌,目的是為了呼籲兩縣人民愛護母親河,切實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雋水河流域資源,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維護優美的自然風光,這對通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雋水河是通城、崇陽兩縣人民的母親河,因水質清亮、甘甜而得名。而近年來工業污染日益嚴重,為了呼籲兩縣人民愛護母親河,在以“逍遙子”為首的通城熱血青年們的鼓勵下,創作了《親親雋水河》這首歌。

《親親雋水河》

歌唱語言:通城方言
詞 曲:羅 傑
編 配:胡波濤
演 唱:劉秀球
1=G 4/4 72拍/每分鐘哎喲喂,依呀依呀咧
彎彎紐紐個雋水河叮吧清嘞
哎喲喂,依呀依呀咧
想死個人嗰雋水河分外親囉
草綠天藍金閃閃的沙灘野菜花兒黃
蟬鳴蛙唱唧喳喳的鳥兒潺潺流水響
摘一片荷葉捧一掬河水喝了個透心涼
赤腳踏上沙灘鳥語花香縈繞心情多舒暢
背上行囊依依難捨告別了爹和娘
為了心中的理想從此去流浪
黃河奔放,長江浩蕩
還是忘不了雋水河畔童年的時光
盼歸的遊子喲心裡裝著雋水河
蹓蹓清潔的河床看看護河的爹娘
哎喲喂,依呀依呀咧
彎彎扭扭個雋水河叮吧清嘞
哎喲喂,依呀依呀咧
想死個人嗰雋水河分外親囉
由逍遙子(盧祥華)出資並總策劃,羅傑擔任詞曲創作,曾參與“水木年華”專輯製作的通城籍音樂人胡波濤擔任音樂製作,特邀廣州軍區一線藝人通城籍歌手劉秀球傾情獻唱。 通城人打造通城第一首出版級地方音樂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