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鄉[四川崇州市集賢鄉]

集賢鄉[四川崇州市集賢鄉]

集賢鄉幅員面積1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810畝,其中:水田面積11985畝,人口13598人,總戶數3882戶,其中:藏族12人、白族1人;台屬8人、僑屬1人。轄華興、梁景、山泉3個行政村和文錦1個社區共72個村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地牛皮場,場鎮距崇州市城區4.5公里,集鎮面積0.6平方公里,轄文錦社區4個村民小組,共452戶,1300人。有集鎮過境路1條,街道4條。

基本信息

地理概況

集賢鄉集賢鄉
集賢鄉位於崇州市正南門外,西河岸邊,東與大劃、金雞隔河相望,西與龍鳳、董場自古接壤,西南榿泉、隆興和睦為鄰,西江、崇陽至今相接。2005年8月明珠大橋開通,集賢鄉與崇州市西遊廣場、下南街一橋相連。集賢鄉屬河西平壩地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物產豐富,品質優良。農田主要由千功一支渠、千功二支渠和石頭堰支渠灌溉,水利資源豐富,灌溉十分便利,土壤以黃泥大土和類沙泥土為主,主產水稻、小麥和油菜

經濟狀況

集賢鄉集賢鄉
2006年集賢鄉國民生產總值10956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5703萬元,肉類總產值2432元,農村人均純收入4120元,工商稅收達112萬元,其中:國稅84萬元、地稅28萬元。全鄉共有民營企業25家,其中: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主要以生產白酒、汽車配件鑄造、建材為主。特色經濟主要由“一壺一塘”,即:以年代久遠的姚林大曲為代表的傳統釀酒業和以“、鯽、、鯉”為主產的魚類養殖業。集賢鄉素有“釀酒之鄉”的美譽,現有“崇州市姚泉老窖酒廠”、“崇州市聲譽酒廠”、“崇州市蜀州酒廠”等規模化釀酒企業,主要有“姚池”、“官樓”、“衛世”、“一壺春”、“姚林”等產品品牌,遠銷中國各地。
按照“一鄉一品”產業發展定位,2006年集賢鄉發展名、優、特魚類的養殖面積達320畝。為了做大做強奶牛產業,建立奶牛養殖協會,以“光明、菊樂”為龍頭企業,組織協會走“公司+基地+協會”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生產模式。還建立有銀柳花卉基地、麻竹基地、水稻制種基地。
澳洲bellwether農業投資基金商務考察團,在執行董事克瑞斯托福•羅伯特•戴維德森先生的率領下,於2008年10月20日-21日蒞臨崇州考察生物能源投資合作開發項目。
克瑞斯托福•羅伯特•戴維德森執行董事在農村發展局局長陳鑫的陪同下,實地考察了崇州市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都豐豐食品有限公司的豐豐鴨業產業園、成都泰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標準化養豬場、四川宏濤養殖公司的蛋雞養殖基地。
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鄭明鵬、市政府副市長劉榮華等分管領導和市農發局、商務局等部門負責人,同澳洲BELLWETHER農業投資基金考察團在崇州大酒店會議室進行了座談交流,雙方就項目合作、項目投資區域等方面達成共識,並簽訂了框架協定書。
澳洲BELLWETHER農業投資基金將擬在崇州總投資3億美元,前期投資3千萬美元,從事畜禽糞便回收、處理、利用、新能源合作開發。

基礎設施

集賢鄉集賢鄉
加強集鎮整容鎮貌集中整治和管理,建立清掃保潔隊伍,聘請專職街道清掃清運保潔人員6人,修砌垃圾池13個,取締亂搭亂建亂牽亂掛建築,嚴禁亂倒亂扔亂貼亂擺等違規現象發生,確保場鎮整潔衛生,從根本上扭轉集鎮“”狀況。積極協調並圓滿完成市政工程110kv“隆東線路”拆遷賠償工作,拆遷農戶17戶、漁棚5戶、建塔基18個,確保市政工程順利進行。經多方籌資,2006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西集路修補工作,深受廣大黨員民眾讚揚和好評。集賢鄉廣大民眾硬化道路情緒高昂,2006年自籌資金42萬元硬化長3000米、寬3.5米梁景村村道和山泉村組道。鄉供電所全面完成西部農網改造,新增80千伏安變壓器1台,新增加380伏線路2.2km、10千伏線路5.6km,解決電壓低、電量不足的難題。

黨政建設

集賢鄉集賢鄉
集賢鄉2008年工作思路
為深入貫徹“兩大產業、兩大走廊、三支點、七大區域”發展戰略,確保“一年有突破、三年有新成就、五年上台階”和“富民強市、振興崇州”的發展目標的實現,結合集賢實際,鄉黨委、政府經過研究決定製定出全鄉2008年工作思路:依託崇州城區和“女鞋之都”輻射,抓住集賢已納入崇州整體規劃契機,以工業強鄉,農業富鄉、集鎮繁鄉、和諧穩鄉為目標,著力做大做強傳統白酒產業,積極引進女鞋附屬產品加工業,實現工業帶動其他產業的新突破;著力打造特色農業,大幅度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著力發展集鎮建設,繁榮集鎮經濟;著力抓好惠民、富民工程和穩定、安全工作,構建和諧集賢。
按照以上思路,集賢鄉將在2008年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集聚發展動力實現工業強鄉
工業發展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2008年集賢鄉要死死扭住工業不放鬆,實現“工業強鄉”。為此重點抓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大做強傳統白酒產業。集賢曾是崇州酒業的發源地,清代以來以“姚林”酒為代表的白酒業曾經一度繁榮,但由於沒有注重挖掘和提煉其內涵,生產方式仍然以家庭作坊為主,傳統的釀造工業無法進一步提升白酒品質,始終有形成叫得響的品牌。明年集賢鄉決定,做大做強“姚林”酒品牌,打造集賢“精品店”。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徐家渡渡改大橋工程的建成通車使集賢鄉和工業區僅一橋之隔,“女鞋園區”強大輻射,為集賢鄉發展帶來了機遇,為此集賢鄉將充分利用毗鄰工業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是引進一批無污染、實力強的女鞋配套產品加工和包裝企業,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產業工人轉化,最終實現農民向市民轉變。

二、抓住特色實現農業富鄉

按照“2237”發展布局,集賢鄉屬於以榿泉鎮為中心的農業產業化特色區域,為此集賢鄉決定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展特色農業:一是利用緊鄰榿泉、董場種植大田蘑菇的輻射,在梁景村、山泉村大力發展大田蘑菇等食用菌種植,形成榿泉—集賢—董場菌類種植產業帶;二是利用集賢鄉納入崇州總體規劃這一契機,從明珠大橋到集賢場鎮沿線約4000畝土地上,引進花卉、苗木種植大戶和相關餐飲、娛樂商家,對該區域進行綜合開發,打造成集觀光、休閒、餐飲為一體的“崇州的後花園”;三是抓住集賢鄉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做好“水”文章。依託四川省水產高科技園區入駐和全鄉擁有大規模成片魚塘的優勢,養殖特優經濟觀賞魚,打造集觀賞、垂釣、餐飲休閒於一體的特色水產養殖區。

三、加強集鎮建設實現集鎮繁鄉
利用渡改橋開通、“女鞋之都”外來務工人員多、人口流量大等優勢,高標準、高起點、高要求大力打造低密場鎮建設。明年投資2600萬元啟動文錦社區聚居點建設,改善老百姓居住條件,同時也讓老百姓出租住房給外來務工人員,增加場鎮人氣活力,繁榮場鎮經濟,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四、關注民生維護穩定實現和諧穩鄉

一是抓好惠民工程,重點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沼汽池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二是以人為本,加大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切實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重點是利用“女鞋之都”大量需要製鞋工,大力開展皮鞋技能培訓。三是做好貧困人口的幫扶工作。切實發揮鄉勞動社會保障所的作用,及時發放最低生活保障費、救濟款物等。四是緊抓計畫生育不放鬆,重點加強外出人口計生管理,不斷提高集賢鄉計生水平。五是抓好穩定和安全工作。穩定和安工作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要牢固樹立穩定壓到一切、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落實,狠抓食品安全、企業安全等工作,實現集賢和諧發展。

社會事業

集賢鄉集賢鄉
2006年鄉中心國小修建教學綜合樓一棟,功能室20間,修建師生標準化食堂1個,面積185平方米,解決師生午餐衛生安全,圓滿完成農村國小標準化建設任務;各村國小合併到鄉中心國小,除楞嚴國小出售外,其他5所村校校舍已出租。2006年11月集賢鄉標準化衛生院建設工程已正式啟動,耗資約100多萬元;村民住宅改造率達90%,電話、手機等通訊工具家庭普及率達80%以上,冰櫃、空調、汽車進入普通農家;漁家樂1家;購物超市5家;購物放心商店5家;購藥超市2家;移動通訊代銷店1家;綜合集貿市場1個;有供電所、衛生院、信用社、初級中學、初級國小、公立幼稚園各一所;郵電所移動機站、聯通機站等通訊設施齊全。
2006年11月—12月新一屆黨委政府人大班子換屆選舉成功,黨委班子有黨委委員9人;政府班子有鄉長1人、副鄉長2人;人大班子:人大主席由黨委書記兼任。年底,有21名機關幹部登記為國家公務員,其中:提前離崗幹部1人。
市計生服務站的醫務人員在集賢鄉衛生院進行了集賢鄉2007年第二次婦女“三查一治”工作。經過鄉村兩級幹部的事前巧妙安排和事中精心組織,從早上八點半開始,全鄉2000餘名已婚育齡婦女就秩序井然地排隊等候在衛生院門前接受免費服務。民眾的積極性非常高,截至下午檢查時間結束時,仍有許多民眾趕來,但由於時間有限,全鄉共有2530人接受了免費檢查,並有部分被檢查出身體或帶環有異常的婦女及時的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和補救。既履行了公民的義務也享受了公民的權利。這次“三查一治”的效果非常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