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透視孤獨

《隱士:透視孤獨》是2001年03月01日立緒出版的圖書,作者是PETER FRANCE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隱士:透視孤獨》內容簡介:隱士,顧名思義:隱者,藏也:士者,知識人也。可是,知識人為什麼要藏起來呢?作者法朗士通過梳理隱士的傳統,為我們呈現了歷史的鏡框中封存的一幅幅隱士的精神畫像。這種精神的實質就是:人本質上是充滿欲望的,且慾壑難填:當人試圖擺脫這種與生俱來的欲望時,就必然要面對孤獨。隱士就是一種承受孤獨的方式:在孤獨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尋找真我,尋找原初。在與孤獨結伴的途中,隱士們各自踏上了不同的朝聖之路:他們有的躲到杳無人跡的沙漠,有的走進修道院。有的步入苦修會,也有的跑到瓦爾登湖(梭羅)。
更有意思的是。他們的隱士生活似乎並非總如他們期望的那般安靜,他們中有人在經歷了一段隱士生活後又重回塵世,有人則時而隱修。時而回到塵世.也有人因隱修生活總被來訪的客人打擾而不得不一再更換地點。
《隱士:透視孤獨》為我們細緻地描述了那既令人神往、又讓人難以想像的隱士生活。無論何種隱士,他們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賦予了他們深刻的洞察力。他們留下的遺產,無論是智慧的言辭、無聲的沉默、斐然的修為,正經過歲月的百般的錘鍊後,終成了時間裡的金,深夜裡的光。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法朗士(Peter France) 譯者:梁永安

圖書目錄

序:綻放於中國的黎明
導言
第一章 個體的出現
最早向西方人指出群體生活的重要性的,是古希臘人,但最早嘗試為孤獨生活尋找哲學理據的,也是古希臘人
第二章 沙漠聖父
在同時代的人眼中,他們的聖者標記是在他們的謙卑、和藹有禮和讓人感動的殷勤,而非禁慾、法術和神跡。
第三章 黑森林中的遁隱者:俄羅斯的“靈性導師”
我們每個人都會為自己創造一個假我,用它泉面向社會,久而久之,我們會忘記它只是個面具,反而把它當成真的我。
插曲:裝飾性的隱士
第四章 瓦爾登湖畔:亨利·梭羅
我住在森林的這段時間,比我有生以來其他時期的訪客都多……
第五章 來自東方的光:羅摩克里希納
一個求道者可以生活在世界裡,但他卻不可以讓世界生活在他心裡。
第六章 撒哈拉沙漠中的隱士:夏爾·富科爾
我發現沙漠裡的生活極為甜美。
能夠讓自己置身孤獨中,與永恆的事物面對面,是何等愉快而健康。
第七章 矛盾之水:托馬斯·莫頓
我的旅程結束了,我的流浪結束了。
生平第一次,我確確實實感到自己回到了家,感到我的浪蕩和尋覓終於告一段落。
第八章 我們時代的隱士:羅伯特·拉克斯
如果經驗是一顆種子,那它必然是一顆智慧的種子……
參考書目
隱士:透視孤獨隱士:透視孤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