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腎小球性腎炎

隱匿性腎小球腎炎(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亦稱為無症狀性蛋白尿和(或)血尿。一般是指症狀隱匿,病情綿長,有持續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或發作性肉眼血尿的一組腎小球疾病。患者常在體檢或偶然情況下尿常規檢查發現異常,而無症狀,體檢及腎功能正常。它的臨床表現可是無症狀性血尿、無症狀性蛋白尿或二者勻有,但可以是一種表現更為突出。

簡介

隱匿性腎小球腎炎(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亦稱為無症狀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其定義各家看法不一。一般是指症狀隱匿,病情綿長,有持續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或發作性肉眼血尿的一組腎小球疾病。患者常在體檢或偶然情況下尿常規檢查發現異常,而無症狀,體檢及腎功能正常。它的臨床表現可是無症狀性血尿、無症狀性蛋白尿或二者勻有,但可以是一種表現更為突出。鑒於本病大部他病情穩定,進展緩慢,患者可長期保持良好的腎功能,故總的預後良好。本病發病率迄今各家報導不一,發病年齡 、以20~30歲為多,男性多於女性。

病因

本病的病因大多數尚不清楚,部分患者可能與鏈球感染有關。腎穿刺活檢病理證實大多數為局灶增殖型,基膜病變不明顯,相當一部分患者腎小球中有廣泛的IgA沉積,另一部分則IgM和C3沉積,表明它們都是由免疫複合物沉積所引起的腎小球疾病。本病是一種臨床名稱,只能根據上述表現做出診斷,而準確的病理表現,只有通過腎活檢。本組疾病由多種病理類型的原發性腎小球病所致,但病理改變較輕。如可見輕微病變性腎小球腎炎(腎小球中僅有節段性系膜細胞及基質增生)、輕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及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腎炎(局業性腎小球病,病變腎小球內節段性內皮及系膜細胞增生)等病理類型。根據免疫道不同是表現,又可將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分為IgA腎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上球腎炎。
診斷:以無症狀的鏡檢血尿及少量蛋白尿,管型尿為特點,持續性或反覆發作。多數是在珍視其他疾病或體格檢查時,偶然發現尿的異常,才被重視和確診。

症狀及體徵

單純性血尿: 以血尿為突出表現,而無其他異常,血壓正常、腎功能正常的原發笥上球疾病,故稱之為“單純性血尿”或“無症狀性血尿”或“隱匿性腎炎血尿型”。多見於青少年。患者無明顯的臨床症狀、體徵,偶於體檢時發現鏡下腎小球源性血尿,可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部分患者可伴有間發性肉眼血尿,常在劇烈運動或上呼吸道感染後出。
無症狀性蛋白尿:多見於青年,尿蛋白<1g/24h,尿沉渣基本正常,無水腫、高血壓等臨床太,腎功能正常。引起無症狀性蛋白的腎小球病變的病理類型主要有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炎、輕微病變、局灶性腎炎,膜性腎病和局灶節段笥腎小球硬化的早期作輕型有時可呈無症狀性蛋白尿。
無症狀性蛋白和血尿: 血尿伴蛋白尿常常是腎小球疾病的典型表現,病情及預後一般較單純性血尿為稍重。無症狀性血尿和蛋白尿見於多種病類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病、輕微病變、局灶性腎炎、輕型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炎、輕型毛細血管增殖性腎炎和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這種無症狀的血尿和蛋白尿可能是疾病某一階的表現,特別是疾病的早期。當疾病惡化或發展時,可逐步出現腎小腎炎的其分臨床表現。
尿檢:間斷或持續性微量蛋折尿或血尿,甚至可有反覆發作性肉眼血尿。尿蛋折定性(+~++),呈持續性蛋白尿表現。尿蛋白定量通常在2g/d以下,以白蛋白為主,一般尿沉渣正常。而無症狀性血尿者,尿中紅細胞數量多少不一,為多形性,亦有偶發肉眼血尿,血尿為腎性。腎小球源性血尿紅細甩形態的改變主要有二個特點:(1)於相差顯微鏡下呈多種多樣變形紅細胞(草莓狀、荷葉狀等)大於85%且變形的多樣性與腎小病變的嚴重性呈正相關;(2)近年來用自動血球計數器測定尿中紅細胞容積中及分布曲線來鑑別血尿的來源,紅細胞平均體積為55±6.0fl,我國報告≤60 fl。如伴有紅細胞管型則更能明確為腎小球源性血尿。

其他檢查

腎功能正常。同位素腎圖、腎臟B超檢查、膀胱鏡、靜脈腎盂造影、腎動脈造影、CT掃描等泌尿系有關檢查均正常。血常規、血沉、血小板、出凝血時間無異常。尿細菌培養陰性,悄細胞學檢查及尿結核菌檢查均為陰性。血抗鏈“O”、類風濕因子、抗核杭體、冷球蛋白陰性,補體正常。
腎活檢:本病一般不需要亦不一定立即行腎活檢,但對以確診為原發性小球疾病呈血尿伴蛋白尿表現者,如尿蛋白超過1g/d應考慮進行腎活檢。對隨依觀察中出現腎功能惡化,尿異常加重或出現水腫、高血壓時應及時行腎活檢以助診斷,明確病理類型。
隱匿性腎炎是慢性腎小球腎炎的一種表現形式。其突出特點是患者沒有任何臨床自覺症狀,只是尿常規檢驗不正常,如尿蛋白試驗陽性,尿潛血試驗陽性,持續或反覆出現的鏡下血尿,顯微鏡檢查可見大量畸形紅細胞等。若進行腎臟穿刺檢查,可發現腎臟組織結構上的病理改變。本病多見於青少年,發病年齡大多在10~30歲,40歲以上少見,男性多於女性。起病隱匿,往往缺乏水腫及高血壓等腎小球腎炎特徵,雙側無特異性的腰部酸痛可能是病史中惟一的症狀。主要是尿檢異常,不少病人是在體格檢查時才發現,或偶然因感冒、發熱作尿常規檢查而首次證實。
由於隱匿性腎炎的發生髮展十分隱蔽,所以不易被早期發現,大多數隱匿性腎炎患者因此而喪失了及時治療的最佳時機。一部分患者在經過若干年(也可能是十幾年或幾十年)的隱性發展後演變成為腎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臨床上常常見到很多患者一經發現,就進入了慢性腎功能衰竭階段。追問其病史,患者往往矢口否認曾患腎炎。在這些突患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人中,相當多的人是隱匿性腎炎的罹患者。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腎功能衰竭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怎樣才能及時發現自己是否罹患隱匿性腎炎呢?定期作尿常規檢查當為簡便易行之法。很多單位每年都對職工進行例行體檢,也確實有患者是在體檢中查出有蛋白尿或鏡下血尿,繼而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腎炎。然而,有不少單位的例行體檢並不做尿常規檢查,或有的人自認為健康而忽略作尿常規檢查。這是不對的。
隱匿性腎炎在少兒及青少年中的發病率較高。家長應對自己的孩子給予密切的關注。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如果小便後濺起泡沫很多,且泡沫經久不散,就有可能是蛋白尿的信號;如果小便的顏色有如洗肉水或者茶水色,那就是肉眼血尿。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做腎穿刺以便確診。特別是家族中已有腎病患者的,更應提高警覺。
隱匿性腎炎目前尚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平時應積極控制和預防誘發因素,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感染,去除感染灶以減少使腎炎惡化的誘因。避免過度勞累,以儘量減少病情的復發。儘量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損害的各種藥物,對於那些經過長期隨訪、尿液檢查有少量蛋白尿、鏡下血尿、腎功能正常的患者,試用激素加免疫抑制劑治療,可取得一定效果。其他藥如潘生丁以及中醫中藥,亦可根據病情選擇套用。一些僅表現為顯微鏡下血尿的病例,無需藥物治療,可繼續觀察,有不少人可自愈。
本病的變化雖與病因、病理改變、機體反應、醫療監護等條件有密切關係,但總的來說,不論是持續性蛋白尿或是反覆性血尿者,病情都可在數年甚至20~30年內處於穩定狀態且保持較好的腎功能。但有少數病例在較長病程中,或者在某一次誘發因素(如感染、過度勞累、寒冷刺激等)影響下,甚至無明顯誘因,病情突然加重,遷延不愈而進入腎功能不全期或者尿毒症,其他腎炎症狀(如高血壓、水腫、大量蛋白尿等)亦顯示出來。對此種類型的患者應加強隨診觀察,以便隨時了解病情,積極治療。
隱匿性腎小球腎炎簡稱匿性腎炎,大多預後較好。本病好發於20-30歲男性。

臨床表現

隱匿性腎炎病程很長,可長達20-30年,部分經治療後痊癒,部分可自愈,少數因感染惡化為腎功能不全,也可轉變為其他類型。其表現主要有:①無明顯的臨床症狀;②尿蛋白超過0.2克/24小時,一般不超過1.5克/24小時(定性微量到期+ + +);③反覆發作和持續性鏡下血尿,偶爾出現肉眼血尿;④腎功能良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