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逝去的日子

基本信息

《隨風逝去的日子》 是由太原科技大學電影愛好者協會拍攝的首部校園微電影。該片由武文斌導演,付靚雯、楊舒雨、賀琦偉、顧偉、劉毅等演出。該片講述了大學裡四個要好的同學一起生活、學習,最終不得不分別,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故事。已於2012年5月12日優酷網上線。

電影劇情

微電影《隨風逝去的日子》講述了大學裡四個要好的同學:司徒雅、蔚藍、黎杏、歐文,一起生活、學習,最終不得不分別,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故事。該片是獻給2012年畢業的大四學子們的一部微電影。
《隨風逝去的日子》橫版海拔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備註
司徒雅 付靚雯 付靚雯 ----
蔚藍 賀琦偉 趙海勇 ----
黎杏 楊舒雨 楊舒雨 ----
歐文 顧偉 顧偉 ----
藍老師 劉毅 劉毅 ----

職員表

幕後故事

《隨風逝去的日子》開拍於2011年11月26日,是太原科技大學電影愛好者協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拍攝的第一部作品,由武文斌同學全程負責導演/劇本/編劇。
《隨風逝去的日子》雙人海報

武文斌同學對這個劇本的想法起源於2011年,不過當時缺乏後備力量,暫時擱置了。後來影協創建,他入社時就說想拍攝一部微電影,但當時剛剛成立,社團還沒有設備可以支持拍攝,於是,只是先作為一個計畫,同時也完善一下這個劇本,先暫緩了一陣。後來暢思琦同學加入,他曾經拍的一部定格動畫:《我們的白日夢》,引起的同學們的很大反響,還得到了張偉學長關於攝影技術方面好多專業的指導,以及演員之一的楊舒雨提供的拍攝設備。
《隨風逝去的日子》雙人海報

人員及演員方面確定好之後,就開始準備拍攝了,提前采景,向學校電子學院以及圖書館、體育館以及校外酷巴客冰激凌店方面確定場地上的支持。各種基本的準備充分之後,我們只有著簡單的一架單眼和一個腳架,沒有現場采音和其他好多設備,有著四位演員,兩位攝影師,一位導演,就這樣子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的早上開始了第一幕場景的拍攝。平時都是抽大家空餘時間來拍攝,所以時間跨度比較長,中間又放了一次寒假,一直持續到了今年的4月末才結束了最後一個鏡頭。
關於片尾曲,為原世紀大坑吧吧主最神秘以及不可超越的採薇姐原創的歌曲《我們畢業了》,主題曲是根據曾經火極一時的歌曲《北京東路的日子》改編;後期的配音和聲音的處理得到了學校廣播站陽光有聲工作室的支持;前期及上映宣傳,感謝百度太原科技大學吧(原世紀大坑吧)以及太原科技大學論壇。
作為我們的第一部作品,有令大家滿意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第一次的嘗試,獲取的更多的是怎樣能拍出更好的電影的寶貴經驗。

原聲音樂

主題曲《隨風逝去的日子》

作詞:汪源
作曲:汪源
演唱:付靚雯,楊舒雨,顧偉,趙海勇
歌詞:
開始的開始 我們都是孩子  
最後的最後 渴望變成天使  
歌謠的歌謠 藏著童話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 該要飛往哪去  
當某天 你若聽見  有人在說,那些奇怪的語言  
當某天 你若看見  滿街的本子還是學樂先  
當某天 再唱著   這首歌會是在哪一個角落  
表示從陰天到晴天的時間 早已走過一千  
表示宿舍到教室的距離 早記在心間 
各種微分積分都搞不懂 還有新視野  
各種曾經狂熱的海報照片 賣幾塊幾毛錢  
我們穿上西裝假裝成長 膠片揮霍習慣的笑臉  
悲傷一發 寂寞唏噓 痛的初體驗  
離別和成年的字眼 格外扣人心弦  
各種莫名的感傷 只說句 珍惜一些
十年後 你若聽見  有人在說 這些奇怪的語言  
十年後 你若看見  滿街的本子 還是學樂先  
表示從陰天到晴天的時間 已經走過一千  
表示從宿舍到教室的距離 早記在心間  
各種微分積分都搞不懂 還有新視野  
各種曾經狂熱的海報照片 賣幾塊幾毛錢  
我們即將分別 獨自浪在 中國外國不同地點  
我們即將啟程 也難忘記 你是我的眼 
期待明天我們大喊一句 且行且珍惜  
也或許誰會忘記誰的名字 但記得  
隨風逝去的日子
開始的開始 我們都是孩子  
最後的最後 渴望變成天使  
歌謠的歌謠 藏著童話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 該要飛往哪去

片尾曲《我們畢業了》

演唱:採薇
作詞:採薇
作曲:樂珖珺
編曲:樂珖珺
歌詞:
你還記得那年夏天的事么
當年你只是個毛頭的小子
懷著心中五彩斑斕的夢
對著入學通知書微微笑著
當年我也還是個丫頭片子
不懂這不懂那無比單純的
沒有高跟鞋也不敢穿裙子
抱著幾本書 默默憧憬著
好像是在一個濃夏的雨夜
第一次彼此正式認識了
運動會時候開始深深交談
上課坐在一起聊 不聽老師說了
一年 一年 夏天總是很長
逃課 逃課 時間變得少了
讀書的日子逐漸的短了
每次見面只剩,嗨,好久不見了
(好久不見 你還好嗎)
有一天你說你就要戀愛了
她可愛到讓你忍不住心動著
我笑了笑送句祝你快樂
不知道我的男孩在哪裡飄著
暗戀的懵懂總是那么甜的
忽然有一天我覺得我變了
不再喜歡T恤和帆布鞋了
擦了口紅 好像懂得愛了
接著我就遇到了一個男孩
他的笑他的溫柔讓我沉醉了
於是我有了自己的小日子
你是你我是我各自營生著
沒有愛情我們變成了好朋友
偶爾見面只會說句簡單的問候
我看到 看到 各自的幸福
不經意想起你只是微微笑了
時間總是飛快的過著
一轉眼我們都長大了
你放下運動衣穿起了襯衫
我也塗了指甲留長了頭髮
不再喜歡噼里啪啦發簡訊了
有什麼事情一個電話就說定了
說出去玩覺得沒處可去了
能讓我們安慰的事變得少了
記起那個時候背過的詩詞
開始低聲傻傻吟唱著
柳巷的夜晚燈火通明著
這樣的時候誰還依舊醒著
你看 我們 我們 尋覓的未來
快樂和感動 誰記得 誰忘了
那些年 那些事 那些瘋狂熱烈
都忽然變得 恍如隔世了
我們一起開心過 一起痛苦過
如今的我們 就要離開了
四年的日子就這樣過去
一轉眼一個夏天又到了
這個夏天仿佛比之前都炙熱
最後的畢業設計讓人頭痛了
班長說真的再沒時間了
趁著沒有課我們去旅行吧
想來想去不知道該去哪
還是在學校吃一頓就算了
算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
畢業答辯後就沒有空了
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的未來
陌生的城市 想想 有點怕了
每次見面之後說的再見
回頭想想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工作以後各自時間就少了
連回憶都變得有點奢侈了
我們一起愛過 一起哭過
如今的我們 真的離開了
那些飛揚的 懵懂的 熱情的 害羞的
關於愛了 傷了 痛了 再見了
誰愛誰 誰恨誰 全都過去了
剩下的 是我們成長了的歷程
午夜的狂歡和開心的鏇律
圍在一起三國殺是最後的記憶
穿著學士服照最後的合影
然後才發現我們已經畢業了
我們一起懂了 一起說再見了
今天就到這 我們畢業了

老師評價

董增壽老師:像電影愛好者協會一樣辦社團

周六參加了我院電影愛好者協會拍攝的首部微電影《隨風逝去的日子》首映式,感慨如下:
1、尋找到了真正的社團,我認為有共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做大家喜歡的事本來就應該是社團的本意。但近幾年來出現了很多嚴重脫離學生需求的社團,甚或其中有很多還是“官辦”,由於不接地氣,名存實亡。
2、我院電影愛好者協會成立以來,可以說從學院從未爭取過任何方面的支持,但靠著協會領導及成員的共同努力,從無到有,茁壯成長,由於接地氣所以有人氣,他們默默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踏踏實實,只注重內涵不在意形式,只注重質量,不在乎規模。我相信協會會秉承這種作風,走的更好,走的更遠。
3、詢問後得知,拍攝經費基本沒有,包括平時的開銷,還有首映式活動印製的精美海報、卡片等紀念品,一概都由協會自己籌集,可以說白手起家。其實縱觀世界哪個壯大了的企業又不是白手起家呢,只有這樣才會發展的更好,更加珍惜自己的成果。
期待越來越多的優秀社團脫穎而出,期待我院電影愛好者協會戒驕戒躁,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趙月高老師

惴惴的看完了這部片子,照例該說優缺點。
優點簡略:1、學校風景比較有認同感;2、學校同學比較有認同感;3、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個二本的工科院校的人文作品,可以說是文化沙漠的一朵綠色奇葩。
缺點比較多:1、主題似乎是要說明一種介乎同學和愛情的一個朦朧的感情,然而雙方缺乏任何形式的交流,即便說眼神兒的交流也得要雙方才行,但是我們看不到男方的眼睛,只能說是女方的暗戀了。2、演員其實很拘謹的,尤其是男主角拘謹到了我們看到他的表演痕跡,有幾處甚至能看到他急於等背自己的台詞。3、劇情很短,短到看不到任何的有實質意義的劇情,沒有故事,沒有矛盾衝突,在認識過程中的老師的出現,很多餘。然而的然而,不管怎么說,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微電影,是科技大學新的驕傲,是以為評。

媒體報導

來源: 山西青年報 本報記者 韓國華
兩天前,太原科技大學大學生自編自導的微電影《隨風逝去的日子》公映。
當日,電影吸引了千餘名學生駐足觀看,不少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在觀看後流下了眼淚。
“有一天,我們也會畢業。我們只是想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紀念校園生活,並將這份禮物送給即將畢業的大四學長們。”太原科技大學電影協會會長劉陽說,微電影《隨風逝去的日子》從去年11月26日開始拍攝,於今年4月初拍攝完成,是學弟學妹們送給即將畢業的大四學長們的禮物。

為畢業留念拍攝校園電影
“去年十月,我們成立電影協會。當時只想著要做個東西出來,以特別的方式紀念校園生活。”劉陽說,協會成立後,大家想了很久,最後決定拍一部微電影。
武文斌是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的大二學生。他負責這部電影的編劇、導演以及後期製作。除他之外,包括民眾演員在內,共有20餘人參與了電影拍攝。
“在所有的情緒中,離別,應該算是一種悽美絕侖的感受!如果將校園中的一幕幕場景串連成一部電影,那將是對大學生活青春最好的紀念。”武文斌說,紀念校園青春的主題設定後,他便開始了劇本的創作。
微電影 《隨風逝去的日子》根據同名廣播劇改編而成,講述的是四位在校大學生司徒雅、黎杏、歐文、蔚藍,共同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演講與口才訓練班後,成為好朋友。在一個月後,他們為了各自的夢想而離別,去了不同的地方深造。多年後,四人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的故事。

整個電影時長28分09秒,演員全部是太原科技大學在校大學生。該片以大學裡四個要好的同學一起生活、學習,最終不得不分別,各自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故事來紀念大學這隨風逝去的日子。
劉陽說,這部電影是他們利用課餘時間拍攝的,拍攝期間,大家都很辛苦。去年冬天,他們去長風橋下取景,當時氣溫達到零下三四度。為了拍好鏡頭,大家硬是從下午五點拍攝到晚上八點多。
千餘名學生觀看流下眼淚
今年四月,電影拍攝結束。
“其實,在決定拍攝時,我們就已經想好了要將這部電影送給即將畢業的大四學長們。”劉陽說,總有一天,他們也會畢業,將這部紀念校園青春的電影送給學長將是最有特色的禮物。
5月12日,《隨風逝去的日子》微電影首次在太原科技大學公映。當日,電影吸引了千餘名學生駐足觀看,不少大四學生看完後流下眼淚。
“電影中的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都是我們熟悉的地方,看了後,感覺很感傷,馬上就要離開學校了,很捨不得。”大四學生吳倩倩說,平時,他們戲稱學校的圖書館為“白宮”,這座“白宮”就出現在電影的片頭。
此後,《隨風逝去的日子》在太原科技大學連續放映兩次。兩天前,在太原科技大學南校區第四次放映。
“我們將電影的海報信息以及視頻在網上公布後,學校的老師和學長們都紛紛留言。”劉陽說,如果有機會,他們還會將電影繼續在學校公映。

短評:
在即將畢業的最後時刻,有些高校大學生以“搞怪版”、“民工版”、“民國版”、“裝死版”、“婚紗版”畢業照的形式紀念最後的青春。
而太原科技大學學生卻自編自導一部校園電影,獻給母校、獻給即將畢業的學長。
也許,我們這輩子可能沒有機會再回到母校。但是,那些或美好、或酸楚的時光,都會成為我們心中最美好的記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